【战国名场面】桶狭间合战 织田信长如有神助
日本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大名之间纷争四起。有着“东海道第一弓取”之称的今川义元是当时东日本最强的大名。今川义元本文的另一位主人公,尾张国织田信长当时则是顶着“尾张大傻瓜”这样的称号。两家之间仇怨颇深,在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死后,今川义元还策动织田家臣反叛,引起内乱。织田信长继任家督平定内乱之后,逐步积蓄力量意图复仇。织田信长今川义元一直在寻求“上洛”(进入京都)的机会。看到隔壁的尾张织田
这么久没消息了,凉了嘛
【战国趣史】打败丰臣秀吉之后,德川家康为何俯首称臣?
日本战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本能寺之变之后,丰臣秀吉逐步掌控了原本织田信长的势力范围。这让织田信长的次子织田信雄很没有安全感,不仅如此,他还探查到有三位自己下属的大名都在暗中和丰臣秀吉勾连。织田信雄一气之下处死了三个图谋不轨的大名,并意图讨伐丰臣秀吉。得到消息之后的丰臣秀吉纠集了12万大军,向织田信雄进发。织田信雄势单力薄,于是就广泛召集各方势力要与丰臣秀吉对抗。德川家康在此时做出了响应,也率领着
【战国趣史】织田信长为何流放自己亲手拥立的将军?
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将军成为了实际掌权者,而天皇则只是名义上的元首,各地的大名都听从将军的号令。在室町幕府的末期,全日本掀起了一股“下克上”的风潮,连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都被其下的大名所杀害。足利义辉的弟弟,原本已经出家的足利义昭也被军队包围。足利义昭深感自己处境危险,朝不保夕,于是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并成功逃出了包围圈。足利义昭险境逢生的足利义昭一心想要复兴室町幕府,于是四处奔走寻求各地大名
【战国趣史】信长与家康二十年的羁绊:清州同盟
日本战国时期,全国掀起了一股“下克上”的风潮。“信义”二字成为了当时最不值钱的东西,撕毁盟约的事情更是如同家常便饭。然而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之间的“清州同盟”,却成为了当时最为牢固的同盟。同盟维持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一直到织田信长去世。织田和德川两家原本有着深厚的仇怨。德川家康小时候就曾被虏到织田家,在那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人质。这时信长和家康二人就已结下情谊。德川家原本从属于今川家,而在桶狭间之战中
《战国布武》传奇武将传:赤夜叉 井伊直政
德川家康能够建立幕府,离不开他手下的 “德川四天王”,他们分别是酒井忠次、本多忠胜、榊原康政和井伊直政。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德川四天王”之一的井伊直政。井伊直政不仅是四人中年龄最小的,而且能文能武,是才能最全面的。少年井伊直政井伊直政小的时候家道中落,家族面临巨大危机,因为男丁尽数死于非命,一度由直政的养母一一井伊直虎来担任城主和家督。(井伊直虎甚至并未真正嫁到井伊家,只是有婚约在身。)井伊直政
《战国布武》武将传:被误解的第一弓取——今川义元
但凡对日本战国历史有一些了解的人,对今川义元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桶狭间之战,今川义元25000人对阵织田信长4000人,结果惨被斩首。织田信长一战成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今川义元也就成为了自大轻敌、空有其名的代名词。然而事实上,在桶狭间兵败身死之前,今川义元有着主角一般的人生,“东海道第一弓取”绝非浪得虚名。17岁时,今川义元的父亲猝死。在母亲寿桂尼和师父太原雪斋的支持下,今川义元打败了哥哥
《战国布武》武将传:西国第一智将 毛利元就
日本战国时期群星璀璨,被称为“西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却有着格外不同的闪光之处。毛利元就的初阵很晚,直到20岁才第一次上战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毛利元就初阵就打了个以少胜多的漂亮仗,从此声名鹊起。但即使这样,庶出的毛利元就原本也没机会成为毛利家的家督。不曾想,毛利家的家督和嫡子在几年内接二连三地去世。最终,27岁的毛利元就在家臣的请求下继任家督。就任家督之后,毛利元就积极攻略。对外,他臣服于
日本第一坚城,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不敢强攻:小田原城
日本战国时期有两大军神,一个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另一个是“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两大军神战力惊人,却都在同一座城池上吃了苦头。那就是有着日本战国“第一坚城”之称的小田原城。后北条氏占领小田原城之后,一直对小田原城进行扩建。不仅将城下町(城郭周边的市集、民居)聚集到了城内,还安置了十分密集的箭楼。从海岸到八幡山长达九公里。并且有多个外堀,规模还比秀吉时代的大坂城还大。在北条氏康的统治下,小田原
《战国布武》武将传:织田信长麾下黑人武士 弥助
日本战国时代,东西方之间的往来已经比较频繁了。这种往来不仅有欧洲人到亚洲做生意,甚至有人将黑人从非洲带到了亚洲。织田信长曾经就购买过一个名叫弥助的黑人,并将其留在身边当侍卫。弥助最早被从非洲掳走后,先是被带到了印度,并在印度接受了军事训练,后来被传教士范礼安买来当作贴身侍从。于是,弥助跟随着传教士的脚步四处游历。据记载,弥助是织田信长麾下唯一一位外国人武士。那弥助又是怎样被纳入织田信长的麾下的呢
空空如也
也许宝藏只是换了个藏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