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湖北省襄州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五百年前,唐代诗人王维临眺汉江写下的动人诗篇,歌颂的正是我的家乡——襄阳。 这便是襄阳。一个山清水秀之城,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庞德公、庞统、徐庶、杜甫、孟浩然、张继、皮日休、米芾、宋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都“来自”襄阳。《三国演义》120回故事中,有30回发生在襄阳,马跃檀溪、三顾茅庐、千古隆中对、关公刮骨疗伤、水淹七军等等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
有趣的思路刘备怎么这么爱哭?
首先,为什么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如果阿斗不才,你可以取而代之~?野史说了,因为阿斗不是刘备的亲儿子啊~!那阿斗是谁的儿子?是曹操的。为什么?因为曹操好人妻啊!曹操攻打徐州,刘备逃跑。曹操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老婆甘夫人,正是此时种下了阿斗。所以我们就明白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曹操会放关羽去找刘备?你真以为他是看中关羽的义气?不是的,他是为了让甘夫人把还没出生的小阿斗带回去,作为自己的“超级秘密武器
曹魏小知识
1、“独眼龙”夏侯惇一生俭朴清贫,死后家无余财。你可能只知道夏侯惇作战勇猛,是一员猛将,但是他一生清贫的高尚品德你就未必知道了,据陈寿所言: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即夏侯惇得到赏赐都会分给部下,一生清清白白,人品一流。2、曹操抢了关羽喜欢的女人。这件事记载于《华阳国志》,说的是秦宜禄妻子、关羽、曹操三人的事情,秦宜禄为吕布部将,曹操破城后,秦宜禄妻子被擒,关羽禀明曹操
东吴小知识
1.孙策死后,东吴宗室孙暠夺权,孙辅暗通曹操。一代君王死后,总归会有人不满新任君王,从而欲叛乱夺权。刘备死后,雍闿孟获在南中造反,同样,孙策死后,千万不要以为孙权便可安心继位了,历史有记载,东吴宗室孙暠(孙坚弟弟孙静之子)屯守乌程,整顿兵甲,欲自立。孙辅(孙坚哥哥孙羌之子)担忧孙权无能,遣使暗中和曹操来往。2、孙权为报父仇,和黄祖交战数次。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十
夏侯惇碰瓷赚军功
夏侯惇碰瓷队主要成员为夏侯惇、陈宫、法正、孙坚(转枪兵,没有就大乔吧)主要优势是夏侯惇带兵,陈宫法正孙坚都不带兵(带1个兵),比较无脑撞人碰瓷,基本都能回本。装备如下:夏侯惇铁卫重铠、嗜血刀陈宫法正悲歌、连环秘策、胜败论、三才阵孙坚兵法廿四篇、龟纽金印。站位如下:孙坚 空 空法正 陈宫 空井阑 夏侯惇 空加点:夏侯惇全武力,陈宫法正全智力,孙坚随意。以后还有继续补充
太史慈阵容装备攻略
太史慈四骑主要成员为太史慈、曹操、曹丕、汉吕(赵云、孙策、曹彰亦可),主要优势是没有马超的童鞋也可以玩四骑。装备如下:太史慈虎头枪(还是得有马超,这个没有可以带日月双刀)、韩信剑(横江刀、国士双剑、绿沉枪);曹操丈八、锥形阵;曹丕孙子兵法、无中生有(针对马超也可以换为锦帆铃、龟纽金印);汉吕(赵云、孙策、曹彰亦可)关妹刀、关爷刀站位如下:曹操 空 空太史慈 战鼓 空汉吕
蜀将风云之马子哥
马超四骑主要成员为马子哥赵云曹操曹丕主要优势是三骑一线,可以必定触发曹丕的减伤技能,突破能力更强,同时可以带锥形阵60%概率免疫控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四个骑兵跑的快,缺点主要是练级不太容易。装备如下:马超虎头枪、韩信剑(内战亦可横江刀);赵云关妹刀、关爷刀(这游戏老关家好像都是人菜刀好,如果没有,那也只能有啥用啥);曹操青钢剑、丈八、魏官仪(带魏官仪、丈八必须加先攻250);
三国局势介绍—为什么《三国演义》偏向蜀国?魏国为何强大?为何说三国尽归司马懿呢?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
东吴在哪?前期那么强大为什么后期还会灭国呢?有现在又属于哪里呢?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 。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黄初三年(222年)十月,临江拒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 [191] ,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和曹魏、蜀汉三足鼎立。黄武八年(229年)四月丙申(5月23
魏国在哪,历史是怎样,有属于现在的哪里呢?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其子曹丕建立国家国号为“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