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小骑士

勇敢小骑士

电脑/主机
电脑/主机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玩家评分
暂无评分3个评价
5
4
3
2
1
玩家评分
暂无评分3个评价
5
4
3
2
1
媒体综合评分
55
2 家媒体
--
Metacritic
50
TapTap编辑
--
IGN
玩家评价
媒体评测
全部平台
长评3 好评运行稳定性1
Marcaron
玩过
推荐:可玩性/ 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The Plucky Squire 评测【90/100】
山姆这辈子都不会想到曾经有一只巨大的蝴蝶在他房里到处乱飞
我有点羡慕他,说真的
这篇测评又提到了我的一些经历,希望大家觉得好看。
又是一个玩了一半中途弃掉的游戏,并不是说游戏烂,而是这游戏当时活生生吞了我三次档,我怒而删游,后面觉得这毕竟是自己首发108r买的游戏,不玩有点对不起我的金钱,便捡起一口气通关了。
从我的电脑换成SteamDeck玩之后Bug就少了很多,在我全程游玩国产中我就只遇到了一次Bug,不知道这有没有心理作用因素(,亦或许是电脑端配置的种类多样化所导致的问题。
玩完后我开始体谅这个售价
如果你之前自己做过游戏或者是学过一点点游戏开发相关内容,你可能更能理解我下面说的话。作为一款独立游戏,本作的美术资源量可谓是“巨无霸”。一整本书+2D的动画+经常变换的游戏玩法让我对开发者感到由衷的敬佩,只有自己做过才知道2D美术是有多么费力。最让我感到赞叹的是开发者竟然还为3D坐了一整套动画,五次书外探索的美术资源量真是看着就吓人的,作为一个线性游戏,这里面我不敢说很多,但是应该有一半东西是只在一次“外出”中用过。
之前学过一点点Aseprite,弃了,我也许不适合做游戏,尤其是美术()
我发现自己好像就是“好这一口”
相较于其他人,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内心给本作的分数偏高。其实不止这一个,包括《潜水员戴夫》、《节奏医生》、《Humanity》等游戏都是。而这些游戏的相同特点是,线性、有创意,玩法变化多,有剧情。以上四点缺了哪一个都无法构成我对一个作品的高评价,尤其是剧情。自己偏好也许就是这一类,而本作又恰好把这四个点都踩中了。如果你的偏好与我差不多,我觉得你会喜欢本作的。
拳击圣体,音游圣体,泡泡龙圣体,也许都是我
作为一个混独游圈子里对“拳击游戏”执念较深的玩家(可能也是唯一一个,我说的“拳击”的范围仅仅是拳击,不包括格斗),当我看到本作加入拳击玩法的时候我是非常惊喜的。在pc平台有发售的拳击游戏基本上我都有过了解,而且蛮多看上去质量不太差的我都玩过。原因嘛,我想用游戏中的一句话来讲:“(我们一开始就决定加入拳击小游戏),这背后没什么逻辑,就是好玩。”
音游我从小开始玩,《跳舞的线》那个游戏我是从上线开始一直打到停止更新,初一的时候听到这游戏断更我还哭了一场(也许那时候脑子没长好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对吧),我妈和我外婆那天看我的眼神都变得奇怪了起来。
至于泡泡龙,小时候在手机上下盗版玩把外婆手机弄坏了一个,大抵是中了病毒而且还排查不出来的那种。小学二年级暑假的时候没人管,就自己拿着外婆的手机在妈的工作单位待客厅玩了一暑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就是在下载泡泡龙变体游戏的时候下到病毒的😂。
拳击玩法是《勇敢小骑士》第一次戳中我的童年。音游玩法是《勇敢小骑士》第二次戳中我的童年。泡泡龙玩法是《勇敢小骑士》第三次戳中我的童年。
乔特是第一个“我”,《Real Boxing》令我痴迷不渝。
鼓鼓是第二个“我”,《Dancing Line》令我爱不释手。
薇欧蕾是第三个“我“,《魔法泡泡龙》令我深陷其中。
看见这三个主角貌似看见我小时候的自己,那种对游戏的热情,是一去不复返的,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时光,也一去不复返了。
推荐:可玩性/ 运营服务/ 画面音乐
勇敢小骑士 给一百八十个月大宝宝的童话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童话书的感觉吗,厚实的书页里藏着一个个色彩鲜活的童话小人,每每看完一页后既不舍得翻页,却又期待着剧情的发展,看到激动处还要手舞足蹈的模仿一下主角的动作。那些即使是在今天看来有些幼稚的故事,对当时的我们吸引力也是十分巨大的,而《勇敢小骑士》虽然剧情表面上仍然是传统的童话故事打败坏人的王道剧情,但实际上手后却发现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一种更新奇的体验。
音画表现
《勇敢小骑士》的画面利用2d与3d的切换打破了次元壁,给一个传统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变化与可玩性,让原本普通的故事变得充满了惊喜。不论2d与3d的画面游戏内都十分的精致,2d时每个角色的动作都十分的流畅连贯,并且充满了各种小细节,而离开童话书来到3d的书桌上后,建模同样保持了优秀的水准,并且桌上不同的物品的材质十分的真实。而配音方面可以说是最用心的一条,游戏有全程的中配,所有的对话都有配音,虽然有些翻译腔,但这反而更像是小时候看的引进的动画片里翻译腔的配音,反而更增加了些代入感。
休闲一下也不错
游戏的玩法十分简单,虽然游戏的风格第一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任天堂的风格,不论是3d模式下Q版的人物还是2d时的画面与动作都像极了ns上的那些第一方游戏,但又不会像是任系游戏表面简单却越玩越发现游戏十分的硬核有难度。解密要素简单明了,在关卡或者不同的书页内找到合适的文字替换来揭开谜题,十分适合小朋友学认字时游玩。游戏的战斗方面也很简单,除了仅有的几个攻击动作与投掷武器外就别无他法,但动作的打击感做的十分到位,击中怪物时有明确的卡肉感配合手柄振动手感十分不错。
做一次自己故事的主角
故事中最让我触动的一点就是主角队友说的那句“我还是无法接受我就是一个配角”。是啊,曾经我们多么意气风发,小时候看着童话,梦想着当科学家、画家、作者,再不济也要当个富翁衣食无忧,可现实却一次次的教会了我从来不是故事的主角,后来想想当个配角也挺好。正因如此,我们热衷于在电子游戏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来演绎不同的故事,在这里我可以是一个西部的牛仔,可以是战国时代的忍者,可以是美国一名卡车司机。而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一次扮演了勇敢的小骑士去帮助小读者保护童话书,在这里我就是游戏的主角,决不允许有人破坏它。
来一场童年的冒险吧
小时候无数次的想扮演故事里的主角,这次一定要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在这里一切成人的烦恼都暂时忘记,唯一的目标就剩下保护我们的小小读者,而其实小骑士保护的何尝不是我们逝去的童年呢?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