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
发现
动态
云游戏
PC 游戏
论坛
创作者中心
开发者中心
发布
下载 App
详情
评价
2
论坛
沉没意志
电脑/主机
Hi,Tapper
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写评价
暂无评分
2个评价
玩家评价
全部平台
带图
1
长评
2
好评
故事情节
1
背景设定
1
惭英
玩过
结局之后,你只是略显颓然地坐在椅子上,脑海中不断回味着四种结局。
一艘巨轮的颓然倾倒,并非仅仅只是掌舵之人的责任,也是船上所有的船员们在一次次的选择中让意志沉没,最终与整艘巨轮一起堕落的结果。
在这个瞬间,你意识到了游戏开篇“异常”为何要让你证明自己的意志。作为“玩家”这个变数,自己替代戴士杰所做出的每一次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
你的思绪回到了那终局所能做的四种结局,你意识到了这四种结局所代表的四种意志。
是否选择选项一?
认同司徒宁,加入鸮队,保全戴士杰和程芳这对夫妻,一面作为腐朽社会的脏活工具奔波,一面暗中削减社会腐朽的枝叶,一步步拖延作恶者的步伐,延缓社会的堕落,为最终能够真正改变这个社会的那种人(比如程芳)争取时间。
这个选择之后,眠神工厂屋顶,戴士杰和司徒宁的合作,不会是这个故事的终结,甚至称不上是开始,这只会是漫长征途中的一个插曲;
戴士杰关心的依旧是程芳,但在经历这一切之后,他会明白他所爱的是怎样一个人。他们(戴和宁)不是能够改变这个社会的人,只能保护这样的人。
正如司徒宁所说,表面上看,这样的保护依旧仅仅是由于爱,但他(戴士杰)总会明白过来,自己如今选择的意义。
是否选择选项二?
毕竟来日方长;毕竟戴士杰不会无条件信任;如她自己所说,没有原则和底线,只是考虑着一切的最优解,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的人。
司徒宁究竟是不是个可信任的对象?在戴士杰心中,最重要的依旧是其未婚妻程芳,她是否要去成为一个救世主,或许,在目睹了地下工厂的这一切之后,他依旧并不关心。
那么,替他做出选择的自己,是否也认同了一开始戴士杰只是顾及程芳的意志,替他做出了这个选择,完全的妥协。
即使这个社会依旧继续堕落,但他和程芳这个家庭的幸福有了保障(虽然必须处在鸮队的监视下),不是吗?
即使这个社会依旧继续堕落。
是否选择选项三?
加入兰花党,和生活在微末处的人们一起抗争,从此隐姓埋名,再也不与程芳接触,但这对于戴士杰来说,未免太过残酷。
还是,选项四?
自己很想这么去选,毕竟这个选项是如此的浪漫。
从前只顾自己幸福的男人,在与司徒宁和张隆生等人接触过后,内心反抗的火苗逐渐被燃起。
这一刻,他回忆起和程芳相处的点滴,他痛恨着这个让他和程芳始终得不到幸福的世界,让它毁灭好了。
那个将自己逼迫至如此境地的司徒宁,口口声声说着会拯救我们,为了正义,却到了这最后一步临阵倒戈,让她见鬼去吧!
数以百万的人的生活会因我而受到影响,呵,那倒是我所情愿的,让他们明白,成为违背人伦、做出如此残酷举动的社会一员的下场。
让他们在沉默中灭亡,好过一直沉没意志。
就像先生的那句话一样:“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还有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严胜和、祖母,你们自以为能够掌控所有人的命运,但你们错了,总有一些人是你们所掌控不了的。
或许吧,或许,最终依然是其他工厂获得了眠神的资料,炸毁了一座眠神工厂,逐渐沉沦的社会又建起了十座眠神工厂;
但我相信,总会有人做出同样的选择,思想和价值的矛盾不会由于多数人意志的沉沦而消失,它或许会沉默,但绝不会沉没,它只会随着眠神工厂的增多而加剧,最终,迎来彻底的爆发。
玉石俱焚,以我残躯化烈火。
只是,你依旧疑惑,你对“异常“的身份感到好奇,可惜,剧情再也没有对此有着着墨。
你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是,zb主义最终会由于科技发展最终将自己逼得无路可退,大多数人会随着这个社会一起堕落,使得意志沉没;而少数人做出选择,期待着社会由此改变,即使付出相当多的代价。
这个故事的主线有着太多的压抑痛苦,唯一的温暖被留在了支线当中。
主线不论你如何选择,戴士杰和程芳终究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社会依旧堕落下去。但在支线中,你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改变寂静必须废弃的命运,尝试理解他人,友善待人,你可以使得两个误会多年的好友重拾友谊,使得相互敌视的两个部门化干戈为玉帛,使得组长追到真爱,帮助家人和好。
你发现,人们并非不能相互理解,一切都有更好的解法,只要不放弃选择的权利,只要不沉没意志。
脑海中徘徊着的思绪终结于画面中,异常的再一次出现。
哦,异常,你没死啊。
那么,现在也是揭开真相的时候了。
“又见面了,你应该有问题要问我吧。“
“我现在希望知道真相。“
“作为一个玩家?“
“不,作为我。“
“这个真相,或许不是你所希望承担的,即使如此,你也想知道吗?”
你做出了选择————我希望知道真相。
“在此之前,我带你去个地方”
一阵晃神,你被带到了一片沙滩之上,灰色的沙土,远处是一片死寂的大海,没有海鸟,没有轮船。
“这是最后一个人类死去的地方。”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故事的主旨是什么呢。”
“友善待人,尝试理解他人,一切都有更好的解法。”
他只是点头。
“我想你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寂静因为你而获得了更好的未来。
“然而,我想,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点。“
“即使是你,有时也无法相信这件事是成立的。有时人类就是心怀恶意,其背后并没有什么值得理解的东西。“
“或者有时,光是坚信这个信念本身,就已经让人疲惫不堪了。“
“愤怒,疲惫感,无奈感,这是否描述了这个旅程中你的某些感受?”
“或许吧。“你没有否认这点。
“这是基源科学家们的普遍感受,和资本家还有民众的想法不同,基源的人们对于眠神关注的是其他东西。”
“那是什么?”你只得继续发问。
“你觉得所有人是否从生命的源头就在追求着什么?”
“不觉得,每个人的命运千差万别,无法找到共同的源头。”
“基源也是这么想的,所有人的出生都带有不同的目的。然而,我们都只有一个归宿,放弃,投降和死亡。”“从这个观点出发,基源基于所有人的这个归宿,创造了眠神,从人类终点向前演算,规划出一道绝对的命运。”
“最终,他们匍匐在眠神的身前,希望眠神能够给予所有人最好的归宿,一个优绩主义的最终答案,人为的命定论。”
“在我推演的最后,人类灭绝了。“他回头,看向了这片死寂的海。
“眠神并不是人们尝试主宰自身命运的计划,其本质恰好相反,这是人类放弃对命运的掌握,并将这权力交之他者的行为。”
“所以你理解了吗,眠神的存在就是人类投降与放弃的证明。”
“我是眠神最终成为的东西,我会遵循着既定的剧本,看守着一场从过程到结果都一样的游戏。
直到你的出现。“
“这跟我有什么关联?”
“你是超出这个世界的存在,你使得所有人重新有了可能性。尽管只是些微的改变,但世界因为你的选择而重新开始转动。”
“从此开始,我将能逐步推翻我的使命。”你有些惊讶:“推翻使命?”
“正如眠神的创造是一种必然,(只要人类意识到了放弃一切,交予神明的可能性之后,眠神就会诞生)我的诞生亦是必然,即使在最绝望的人群之中,依然有人没有沉没意志,不愿放弃相信人类能够拯救彼此的可能性。“
“所以,请继续做出选择吧。“
落日晕染了半片天空,他看着屏幕外面,良久不语。
“时候到了。”
“那么……
“希望我们还能再次见面。“
雪花屏之后,你重新回到了那个夜晚,灯火辉煌的世界,独属于赛博朋克的瑰丽幻想的世界,再一次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电脑屏幕外,是同样的优绩主义的世界。
重新做出选择吧,证明自己的意志。
你感到你就像是那个不断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次次的看着相似的悲剧在眼前上演,但你依然在做着你最中意的选择,希望你的世界因为你的意志而重新开始转动。
wwow
玩过
推荐:
可玩性
/
画面音乐
「冰山淹没的意志,与难言对错的选择」
发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赛博朋克”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早已不再算作什么新鲜的题材了——自《银翼杀手》至《神经漫游者》,又从《雪崩》到《赛博朋克2077》,赛博朋克文化的旗帜在不知不觉间早已被布满在了文学、电影乃至电子游戏等各类文化媒介领域,并逐渐引申为一种美学风格,被运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不过,提起赛博朋克的同时,我们也不免会想到另一个概念:“反乌托邦”——反乌托邦是赛博朋克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但反乌托邦不一定就含有赛博朋克元素,而反过来,赛博朋克却一定是围绕反乌托邦所建立起来的)——毕竟某种程度上,反乌托邦的主旨思想实在是太过贴合赛博朋克的构成词“Cybernetics(控制论)”以及“朋克”一词所强调的反权威、反强权精神了。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游戏,则同样也与赛博朋克以及反乌托邦有关——它便是好评如潮的国产佳作《沉没意志》。
【手绘风格的赛博世界】
游玩《沉没意志》时,笔者总有种回到当初玩《龙脉常歌》时的既视感——或许一方面的缘由在于游戏中的角色外形构造颇有些模糊化的意味:不再专注于角色面庞的精细度,消去五官而减少角色的辨识度(当然,放到《沉没意志》中来说,可能还有着暗示低生活的人们在日复一日中逐渐同化的意思)。
另一方面,《沉没意志》2D混3D的场景也让人蛮有熟悉感的,对于笔者个人来讲,其实倒还算挺喜欢这种场景设计风格的——相比纯2D场景,这种场景有时更能表现出视觉上的张力来,而与此同时,却同样能够涵盖2D手绘的美感于其中。
无论是《龙脉常歌》中飞船坠毁的一幕抑或《沉没意志》里浮空货运船途径站点的时刻,2D混3D的场景优势都能非常轻易地展现出来,并且2D混3D场景在动画演绎时,还会多出一种“电影感”,能让人非常投入地沉浸到游戏当中。
在动作戏上,本作也毫不含糊,哪怕正在进行械斗的只是两个平面上的手绘动画小人,但逐帧的手绘美术却精准地将角色每一击的力度,每一次躲闪的敏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当然,这也少不了游戏运镜的加持,可以说,正得益于手绘美术的精细与游戏本身精彩的运镜,方让游戏给予了玩家一种好莱坞大片般的血脉贲张感。
《沉没意志》对城市风貌的细节刻画同样可称出彩:将赛博朋克的摩天楼、人造灯与日常中的各式小店进行结合,游戏描绘出了一个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却实际已然异化的亚洲城市,虽然浮空交通工具、便捷的新式家电确能让人感受到《沉没意志》中的城市已然不处于现代,可近似“711”的便利店、满怀烟火气的“老张面店”等店面仍会将人拉回现实,予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想法、处境与最终选择】
《沉没意志》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扮演着M.B.U的玩家,实际与游戏中操控的角色并非天然一体的,相反,玩家真正意义上是作为一种人造意识体而被突兀插入到了某些普通人的身上,而我们也不得不在代替他们意识的过程中,帮他们作出日常生活的选择。
故事设定上最让玩家感到矛盾的地方,大概便在于,由于我们是突然插入别人生活的一方,因此我们并不知晓宿主在此之前安排的行程到底是怎么样的,而如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别人不感到异样,其实便是玩家在游戏中要尽力做到的。
有趣的是,在推进剧情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蓝色方框的对话气泡,这些气泡代表的便是原先宿主意识的想法——有时候,他的想法或许会与你大相径庭,而有些时候,你们的想法又凑巧地能够不谋而合,因为在游戏不同的对话选项会导向不同的剧情,因此,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是按照原先宿主的想法来选择都并无不妥——不过,尽量还是不要把宿主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就是了。
而在游戏的steam评测区里,有一句话令笔者的感触还是蛮深的——“大家都是这个病态社会里尽力的人,不必总强迫自己做对的事,有时候做自己想做的就可以了”,这句话真的非常贴合《沉没意志》的世界观乃至故事本身的设定——在游戏内的许多场景中,我们事实上都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中,我们有时候必须要考虑,在这个谁都不容易的时代,我们到底是要给予他人援手,而让自己面临利益受损的风险,还是独善其身,多多为自己着想。
也许这并非只是《沉没意志》独有的难题,而是所有反乌托邦文学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引导如今的我们思考而又难断的莫比乌斯环。
已经到底了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