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g!

Shing!

电脑/主机
电脑/主机
Hi,Tapper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玩家评分
暂无评分3个评价
5
4
3
2
1
玩家评分
暂无评分3个评价
5
4
3
2
1
媒体综合评分
52
1 家媒体
52
Metacritic
--
TapTap编辑
--
IGN
玩家评价
媒体评测
全部平台
长评1 好评
【Shing!——快意劈砍,写意战斗】
极具身体美学的快节奏横版动作游戏,需要通过右摇杆控制攻击方向,比较有趣,需要一定的操作精度。游戏的视效出色,炫目的攻击效果搭配时时喷溅而出的血浆很有冲击力。虽然可以选择开关血腥场面但实际并没有多血腥(毕竟场景刷新速度还蛮快的)。
玩家可以操作的四名角色的建模虽然和角色选择界面的立绘与过场动画中长得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脸上),但单个场景战斗结束的最后一击慢放真的将肉体美感体现的淋漓尽致。(超爱Bichiko的大腿!)
游戏的剧情比较简单王道,就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拿到道具凯旋而归,个人感觉精华都在漫谈里。漫谈的剧情蛮好玩的,吃喝拉撒带洗澡,其中不乏下流梗。只能感慨一句不愧是习武之人,竟如此不拘小节。Bichiko想搞威廉但威廉就是不上钩却在和铁郎共处一箱的时候差点搞了个击剑(这是生理反应,对吧,威廉。);Aiko喜欢铁郎但铁郎就是看不到,还询问Bichiko要怎样才能找到女朋友。所以说《完美指南》在哪买的,我也想看看。
总的来说玩起来还是可以的,打起来很爽快,只是想要通关的话其实没多大难度,不过想要解锁全皮肤的话可能需要一定的技术。毕竟只有同时满足了通关,时间,风格点数与被击攻击量四个条件才能拿到一枚徽章,而单靠挑战与漫谈拿到的徽章也就只能解锁前几格皮肤。
【有趣的控制方式】
通过右摇杆进行攻击控制的机制很新鲜(如果左手是惯用手可以在设置中切换成左摇杆攻击),把敌人打出硬直之后用掌心转摇杆出技能超带感。四名角色的出招表相同,攻击力方面似乎也没什么差别,只是在攻击距离与攻击判定方面有一点点不同(用Aiko和Bichiko稍微试了下,似乎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影响并不大),在格挡反击动作方面有很大不同。
唯二的不足一是经常想砍头却判定成了上挑,想砍腿却判定成了防御(这点在出毒蘑菇的时候体现的尤为明显,威廉很难判定斜下攻击,杀镰鼬boss基本上连一半蘑菇都来不及砍光),导致最后只能砍头用下劈,砍腿用上挑;二是手柄的震动反馈总觉得有点轻飘飘。
游戏中有一些名字旁边有属性显示的敌人,击杀能够掉落能量球。其中绿色为回血,白色加攻速,黄色为炸弹,蓝色能为武器附加雷电属性(可进行远程攻击),红色为武器附加火焰属性(不可进行远程攻击),紫色为能量盾,能够抵挡攻击。通常来讲,有属性附加时更容易通过普攻打出敌人硬直(当然踢击也是好用的);除正常的远程反击外(不一定要面对敌人攻击方向,判定反击会自动转身),也可以利用黄色与蓝色球的特性进行破盾。
但就如同四个角色分别有血条,游戏中的能量球也是绑定角色的。因此可以选择将多出来的能量球放到其他角色身上,待遇到需要进行破盾或需要在短时间打出高伤害的情况下切换使用。如果担心能量球掉落的位置不适合拿来养其他角色,可以在最后一击时切换。
【不合理的万事开头难】
当我打通剧情时稍微看了下,完成故事解锁的“We Can Handle It”成就的完成比率居然只有5.4%。不过仔细想想倒也蛮有道理的,毕竟这游戏的难度曲线真的过分,就第一个boss很难,后面简直就如同泥石流一般来了个难度滑坡。
就在那只吞噬怪拉高了我对游戏整体难度的心理预期之后,第二第三个boss居然是之后会出现在图里的小怪的精英版…第四个boss打破甲(打断腿)之后对着星种猛撩就行,哪怕第一条腿打断的时候没找到攻击判定位置都不用担心伤害不够;第五个boss是杀掉挂在身上的小怪(看到绿色血条还纳闷了半天,最后费了半天劲把龙虫砍死了,谁知道砍完我就原地去世了);第六个boss是砍桅杆,不仅贴心的把属性贴图贴在了血条边上,而且只要打对了伤害还不低;最后的boss是套娃禁止套娃(成就名也是Matryoshka 俄罗斯套娃),基本上没什么难度,就是弹反破盾加平砍。真的就只有那只吞噬怪即便找到了击杀方式也是血巨厚,拿了闪电球都如同刮痧……
阿牛哥
期待
steinssai
期待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