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
发现
动态
云游戏
PC 游戏
论坛
创作者中心
开发者中心
发布
下载 App
详情
评价
544
攻略
论坛
Cube Escape: Arles
9.8
Hi,Tapper
为游戏体验打分吧~
写评价
近期趋势
9.8
544个评价
全部评价
全部平台
带图
3
长评
4
游戏时长 1h+
好评
中评
差评
有趣好玩
90
画面优秀
28
剧情跌宕
10
运行稳定性
14
故事情节
4
玩法设计
2
画面视觉
2
音效音乐
2
广告频率
1
zxy🌳
玩过
推荐:
运营服务
/
画面音乐
/
可玩性
画风非常喜欢
泉
玩过
锈湖系列的游戏一直都很不错
靈星
玩过
😈类型: 悬疑类解谜游戏
👿人群: 悬疑推理爱好者;解谜爱好者;
复古画风爱好者
👹所需: 逻辑判断能力;观察串连能力;
联想推理能力
………………………………....~૧(●´৺`●)૭
Cube Escape系列的第三部作品:阿尔勒。
以画家梵高的名作《向日葵》、《星空》为主要创作基调延展游戏主题,
因此画风极具浪漫主义的优雅与绚烂,
暗黑元素也在这一部减少,
与之前两部作品相比艺术感是最强的。
………………………………....~૧(●´৺`●)૭
情节上来看,
1888年“我”来到法国东南部城市阿尔勒的小屋试图唤醒从前的记忆。
这一阶段可以看出“我”的精神状态又有所好转并且基本没有出现过幻觉了。
当“我”顺着耳蜗从大脑深处寻回记忆,
少了一只耳朵的梵高画像变为黑影人,
将枪口举起瞄准自己头部,
一声枪响…
关于金发女人的推断一直暂停。
“我”的身份已确定:
一个失忆的精神疾病患者。
关于黑影人的身份有两个推测:
1. 给“我”留下阴影的第三人;
2. 黑影人就是“我”自己。
目前来看第二种推测的可能性比较大:
一是黑影人浮现时的场景就像“我”在照镜子;
二是黑影人出现在梵高的位置上,
而梵高就是自杀而死的。
所以极有可能是“我”受到什么打击想要自杀但没有成功却意外丧失了记忆。
希望可以在后面的作品中得到印证。
鬼才信飘飘
游戏时长 32 分钟
CE第三作get√
永远不要低估人心的黑暗,也永远不要低估制作组的脑洞。
之前的四季和锈湖都应该是原创的故事,直到阿尔勒根据梵高生平而改编,本来以为通关流程中的小细节已经足够惊艳,然而跟背后的全部布局比起来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首先是游戏的风格非常统一,与系列前几作一脉相承的暗黑,却有着本作独特的浓厚艺术氛围,房间变成了画室,而解密方面,核心线索是颜色,素描与油画画作则提示其他线索,还有向日葵的谜题和人物肖像画的动作,都可以称为梵高风格与锈湖氛围的完美结合。
然后,再整理一下时间线。
1888年2月,怀着建立“画家据地”的梦想,凡高租下了阿尔勒的黄房子,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画家朋友,梵高先画了四幅“向日葵”,而保罗·高更在1888年10月,注意,也就是游戏的时间点!搬来和凡高同住,当时在他的鼓动下,梵高用他带来的黄麻又画了第五副。
然而好景不长,两人对于艺术的见解大相径庭,因此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高更威胁说要离开阿尔勒,这逐渐激化了梵高的情绪和压力,直到1888年12月,梵高割下了自己左耳的一部分。高更在惊恐中离开了。
1889年1月,梵高在对高更的思念中,画了第六幅向日葵,一向固执的梵高为了挽回高更的友情,愿意在画风上做出妥协,然而,高更走后再也没与梵高见过面。
1889年的5月,梵高因为精神失控离开阿尔勒,被送到圣雷米去治疗,在那里待了一年,到1990年的5月,之后他回到巴黎地区,而70 天后,就在那里结束了生命。
游戏时间点的选择仿佛暗含针对高更的指责,向日葵也可能象征了两人友情的破裂,根据现有的线索,我们或许可以推测,高更对于梵高的精神错乱负有一定责任。
再联系CE前几作,似乎都是某个人犯下了无可挽回的罪行,游戏场景折射出了他内心不愿面对的过去和心结,那么高更是否也有感到负疚感呢?不得而知。
以上资料源自wiki,疏漏之处烦请指正,之后等有空我可能会整理本作中各种细节并进行查证。
皇后杀了皇后
玩过
第一次接触这个系列,玩的就是阿尔勒。当时觉得画面很有意思,游戏很精巧,唯一美中不足是太短了。没想到现在已经出成一个很长的系列。续作不仅没砸招牌,还能给人新的惊喜。
当时看梵高割耳朵还是被小吓了一下,当然游戏有这个情节肯定是情理之中。。然而没想到后面的作品里,人们简直是日常切器官啊。。。
青街晚客
玩过
还没开始玩所以不打分,但是看到图像,一股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这应该就是根据文森特的房间设计的吧,不知道内容是否配得上文森特呢?发现不打分发不出去?那根据这个系列的感受来先打四分,等我玩完再来改~( ̄▽ ̄~)~
我玩完了,也许会多玩几遍,但在此前还是决定保留这个分数,因为游戏里对于文森特元素的一些设计我不是很赞同,大概是理解不一样吧😄
七拾拾
玩过
感觉与主线剧情关系不大,是为了致敬梵高,讲了梵高一生的最后几年,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游戏里的家来源于梵高的一幅画——《Bedroom in Arles》,房间中还有很多关于梵高的细节——两幅梵高当时朋友的肖像画,梵高最爱的苦艾酒,以及屋里插着向日葵的花瓶,窗外的星空。在住在该房子期间,梵高与高更争执,在精神恍惚中割下了自己的右耳,最后开枪自杀。
看看
有趣好玩
的人是怎么评价的
qwqpwp
玩过
致敬梵高的第三作 因此比较偏爱这一个 虽然因此和其他几作的联系不强 但整个解谜过程很顺畅 没有rusty lake hotel中的不合理元素 比lake有挑战 但比seasons简单许多 是相对轻松的作品 因梵高主题也显得特别有整体性
下作是Cube Escape: Harvey's Box :)
随着每个游戏 世界观会一步步更完全地展露出来
首作的信息是:
黑方块使人跳脱时间(escape暂时想不到比跳脱更好的说法,差不多=不受束缚)
蓝方块使人跳脱记忆
借助方块,电话+燃料使人改变过去
黑方块的诞生基本都涉及见血或生命的消逝
名句"the past is not dead, it is not even past"在续作中再次出现,意指1过去亦有生命 2过去并未过去
上作:
再次强调改命的可能
尸体暗示湖底藏有秘密
此作:
暂时没注意到什么新的元素
年份:
1961春、1971夏秋、1981冬
1888
SH
玩过
逃出方块中的梵高外传,算是致敬了梵高吧。游戏挺短的,难度也不大,是我玩逃出方块系列中最简单的一个。耳朵旅行那里把我惊艳了,作者的脑洞真大,真的很厉害。我对梵高没什么了解,所以当一个普通的解谜游戏来玩,看到星空,割掉耳朵,看到向日葵还是觉得这游戏对梵高梗运用十分巧妙。而上taptap看到热评,充分感受到制作组将梵高和解密的神级结合。
Mario
玩过
逃离方块系列作品,但似乎和主线没什么关系。
游戏讲述的是梵高的故事,刚开局时以为只是参与者,直到切耳朵时才知道,玩家扮演的就是梵高。
游戏里埋了很多和梵高有关的梗,我是通关之后才查到的,如果知道的玩家可能会有若干会心一笑。
个人感觉本作场景虽小,流程虽短,却比锈湖系列难度略高一些,涉及的物品也稍多。
说到底也是一部免费的解谜小品,不到一小时的小游戏,值得一玩。
论坛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