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录」兵圣-尉缭
【名将传记】尉缭,名缭,又称尉缭子,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战国兵家人物,战国时秦国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古代兵家四圣之一。尉缭一生事迹,史籍载之不详,大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因称尉缭。古代多以官名作为姓名,如宗正此姓,源于汉朝刘德,官至宗正,为九卿之一,即主持皇家宫室事务的官员。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
「名将录」秦昭襄王-嬴稷
【名将传记】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别名“秦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秦昭襄王即位初期,由
「名将录」戍边护国-李牧
【名将传记】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军事家。与白起、廉颇、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
妇好。带什么特殊兵种好
「名将录」春申君-黄歇
【名将传记】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楚考烈王时期曾担任令尹,被封为春申君。黄歇年轻时,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黄歇深得楚顷襄王和楚考烈王的赏识,对穷兵黩武、军功显著,对内礼贤下士、招揽门客,高峰时有门客三千多人。春申君黄歇与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生前威重显赫。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前去本丧时,门客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
浅谈已知名将录人物绘画
以下是个人观点 不喜直接滑走 也希望老帝可以看见先吐槽一下,首先是鬼谷子一眼看去金毛狮王的感觉,变成了白毛,廉颇真的简直了像极了太史慈黑发版,以游戏来说其实画的仙气一点没啥,还没战法技能,传授兵法之人,怎会没有兵法,本就是一个传奇人物,还没有名将的背景墙也是没想到的,廉颇也是看起来有点别扭,反观邹衍,小细节真的惊艳到我了,头上五星连珠,金木水火土,昌国君给人一种远谋深虑,以战止战的感觉,白起给
「名将录」纵横捭阖-鬼谷子(王诩)
【名将传记】王诩,鬼谷子,王氏,名诩,别名禅。又称王诩,王蝉、王利,道号鬼谷子。战国时期楚国人。传奇人物,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创始人,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王诩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常入山静修,他被上天赐予通天彻地的智慧,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被后世尊为“四大谋圣”之一,另外三位分别是:姜子牙、范蠡、张良。在文化
「名将录」楚之屏障-项燕
【名将传记】项燕,周王族姬姓项国后代,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宿城区)人。战国末年楚国名将。世代为楚国将领,受封于项,后用为姓氏。公元前225年,与反叛秦国的昌平君前后夹击秦将李信,大败秦军,杀死秦军七个都尉。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倾国兵力,以王翦为将帅,率军六十万大举攻楚国,攻取楚国陈县以南至平舆县之间的地域。楚国危亡在即,倾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主将,准备决一死战。王翦因势利导,采取
「名将录」忧国忧民-屈原
【名将传记】屈平,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在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
「名将录」信陵君-魏无忌
【名将传记】魏无忌,号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魏昭王魏遫之子,魏安釐王魏圉之弟,战国四公子之一。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门下曾有三千食客。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公元前257年,秦国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省),赵向魏求救。魏遣将军晋鄙救赵,半途停留不进。他设法窃得兵符,带勇士朱亥至军中击杀晋鄙,夺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