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录」征西大将军之魏延
【名将传记】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镇守汉中十余年。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守葭萌关。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待大破刘璋军后,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
「名将录」锦帆贼甘兴霸
【名将传记】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
「名将录」东吴四英杰之陆逊
【名将传记】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陆逊成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
「名将录」洧阳亭侯之郭嘉
【名将传记】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出身颍川郭氏。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讨张绣新败,袁绍写信羞辱。曹操正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之时,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智能团中的核心地位。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建安十年(205年
希望多介绍一下大家不怎么熟悉的,但又可圈可点的一些将领。可按照魏蜀吴不同势力分别介绍啊♥例如:🎬黄巾军的(管亥…),🎬蜀国的(陈到,霍峻,王平,张嶷)🎬吴国的(徐盛,朱桓,陈武,凌统……)🎬魏国的(文聘,郭淮,郝昭,满宠……)🎵还可以介绍一些比较奇葩的武将🎨(司马昭,邢道荣,夏侯恩,夏侯杰,刘三刀等)🎵🎵奇葩事不知道的各位可自行百度🏂🏂🏂
名将录(伪)😜
「名将录」文武双全邓士载
【名将传记】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泰始九年(273年),邓艾被平反昭雪。《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一则
「名将录」老当益壮之黄忠
【名将传记】黄忠,字汉升,南阳人,蜀汉名将。《三国演义》中,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初平三年(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黄忠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随从其侄刘磐驻军长沙攸县。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曹操降下荆州后,以黄忠代理裨将军,仍然在长沙郡仕官,归长沙太守韩玄统属。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与孙权组成联军大败曹操军,曹操北归。刘备趁机
「名将录」天水麒麟儿之姜维
【名将传记】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投降蜀汉后得到诸葛亮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遗命姜维次于魏延断后,但魏延不愿意听从杨仪调遣,率军从别道率先撤退,姜维就率军击退了试图追击的司马懿。回到成都后,姜维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军
「名将录」鞠躬尽瘁之武侯诸葛孔明
【名将传记】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