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伽门农
阿伽门农(希腊文:Ἀγαμέμνων;拉丁字母转写:Agamemnon,意为“坚定不移”),中的国王,(ἄναξ,与用以称呼其他地位较低希腊国王的“巴塞勒斯”一词相对),之子,中的希腊联军统帅,领导联军攻克,取得胜利。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乡,然而他的妻子对于阿伽门农在出征时因得罪狩猎女神而以长女献祭之事怀恨在心,便与情人一起谋害了他。
三国演义
借鉴编年史的手法,将百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人物串联起来,叙述有条不紊,浑然一体,“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威震长坂
所罗门王
所罗门(Solomon),古代的国王。大卫和所生的儿子。约公元前 971 年——公元前 931年在位。中载有其事迹。所罗门的父亲大卫开创犹太王朝 ,并谋求建立一个从边界直至的帝国。所罗门继承王位以后消灭他的政敌,并将他的亲信安插在军队、政府和宗教机构。所罗门还通过联姻的办法加强自己的地位。他与各地国王的女儿和姐妹成亲,其中有一个是埃及的女儿,法老攻占并焚毁的迦萨城,把它送给所罗门。与所有帝国的开创
逍遥游
逍遥游》(庄子)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
人物传: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1],嬴姓,赵氏[2],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3][4],也有吕政一说(详见“人物争议-姓名之争”目录)。[129]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5]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十三岁时继承王位。[6]前238年,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史记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
资治通鉴
第六回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