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郑和
郑和(1371年?[1] - 1433年?[2]),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3][4][5](又作“三宝太监”[6]),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7][8])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
人物传:韩非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15]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16]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17]思想家和散文家,[15]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人物传:屋大维
盖维斯·屋大维·奥古斯都(拉丁语:Gaius Octavius Augustus,公元前63年9月23日—公元14年8月19日),原名盖乌斯·屋大维·图里努斯(Gaius Octavian Thurinus),后三头同盟之一,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Princeps),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人物传: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1519年5月2日)[2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自然科学家、工程师[41],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后三杰”[42](又称“美术三杰”
精忠报国是中国历史人物、南宋时期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的典故。岳飞少年时苦学武艺,之后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岳飞的母亲为鼓励儿子,就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战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了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现在精忠报国用来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桃园结义中国著名经典历史故事《桃园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也是大家脍炙人口的一个历史故事。它讲述了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在桃园举酒结义,焚香礼拜,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
《滥竽充数》这个经典历史故事,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讲述的是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当了国君,喜欢听人独奏,南郭先生一听立马就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该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没真本事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人物传:腓力二世
费利佩二世(西班牙语:Felipe II de España,英语:Philip of Spain,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又译菲利佩、菲利普、菲利波。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第二位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哈布斯堡王朝首位国王(称菲利佩一世,Filipe I,1580年-1598年在位)
人物传:麦哲伦
斐迪南·麦哲伦(全名费尔南多·德·麦哲伦,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语: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率领船队开始环球航行。1521年4月27日夜间,麦哲伦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船队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人物传:雨神查克
恰克(Chaac或Chac,古玛雅语:Chaahk),或译查克,是玛雅神话中的雨神和雷霆之神。他是个以闪电为斧头,砍击云雾,导致打雷和降雨。恰克对应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特拉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