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维亚历史追溯及原型猜测[一]

精华更新时间2021/5/24751 浏览综合
游戏中:勒维亚分为:信位勒维亚(信使级别),枢位勒维亚(枢纽位),超位级勒维亚(核心级别)
游戏中勒维亚全种族共享精神力,精神互通,没有欺骗与背叛。
历史原型:文艺复兴时期的勒维亚教团(Laveyan Satanism Mission)。
以下内容均节选自某位学者对十五世纪欧洲的研究《布鲁 格瑞笔记资料》
1408年,安东·勒维(Anton Szandor Lavey)出生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加利西亚。加利西亚的传统撒旦教氛围使勒维成为了忠实的撒旦教徒。他从小阅读撒旦经典,在都尔门下的祭祀活动中积极表现。勒维在二十岁前,总共参与了四十二次剥猫仪式。
1429年,勒维被选为撒旦使徒前往天主教势力最为强盛,也是最最危险的意大利地区传教。丰富的神学知识和优秀的口才,使极具个人魅力的勒维在意大利北部地区吸引了第一批忠实的教众。
传道期间,勒维积极阅读薄伽丘的《百日谈》和彼得拉克的“十三行诗”,并对但丁的《恶魔曲》(Devil's Comedy)两卷赞不绝口。受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勒维决定对加利西亚派撒旦教进行改良。
1432年,勒维创建了自己的撒旦教派,称勒维亚教团(Laveyan Satanism Mission)。
1435年,勒维编成了《撒旦圣经》,在米兰、威尼斯、罗 马等地区的地下广泛传播。勒维亚对上帝与撒旦的理解获得了当地文人与商人的高度认同。至1438年,勒维亚已经有五千名秘密信徒。信徒们在船上和森林、山脉中秘密集会,宣传勒维亚教义。
勒维亚的教义甚至说服了当地的天主教牧师,起码一百五十名牧师秘密加入勒维亚撒旦教团,并暗中传播勒维的思想。
当时的教皇尤金四世正专注于处理三教皇事件的遗留问题、教廷内部的信仰动摇问题以及自己与查理七世的矛盾,无力影响意大利北部正在成长的撒旦教势力。
1444年,基督教世界对抗奥斯曼的纳尔瓦之战中,弗拉迪斯拉夫三世冲入敌阵斩杀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使奥斯曼帝国陷入混乱。勒维亚教团继续发展壮大。
至1452年,勒维亚教团已经拥有祭祀2340名,信徒130521人。信徒遍布米兰、威尼斯、瑞士和萨伏伊。为勒维建立政权打下基础。
1453年,教廷爆发“血酒叛 变”,勒维趁机自立,先暗杀了米兰公爵弗朗切斯科I,后率领信徒与雇佣兵占领米兰公国的首都米兰,在威尼斯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占领克雷莫纳和诺瓦拉等地,并与威尼斯瓜分了曼图亚公国。
1454年,勒维亚撒旦国成立。
1457年,勒维亚攻占拜占庭首都,打通与加利西亚撒旦教团在地中海上的联系。
1475年,勒维亚撒旦国领袖,勒维亚教团大祭司,虔诚的撒旦使徒Anton Szandor Lavey去世,经过短暂的政治分裂后,1476年,撒旦教堂祭司彼得·吉尔摩(Peter Gilmore)继位为新任大祭司。
[以上内容真实性存疑,就当我氵字数吧]下面是正文
勒维亚坦(leviathan)又名利维坦
对于Leviathan这个名字而言,勒维亚坦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称呼。它更常见的译名叫做利维坦
TapTap
《希伯来圣经》里的利维坦,是一头能与撒但相提并论的强大恶魔,其形象亦与《以赛亚书》中的海怪“拉哈比”(Rahab)十分相似,类似形象的生物在圣经中尚有许多,相信都是利维坦的形象来源。
《约伯记》(第41章)中提到,利维坦是一头巨大的生物。它畅泳大海之时,波涛亦为之逆流。它口中喷着火焰,鼻子冒出烟雾,拥有锐利的牙齿,身体好像包裹着铠甲般坚固。性格冷酷无情,暴戾好杀,它在海洋之中寻找猎物,令四周生物闻之色变。
传说,上帝在创世的第六天创造了一雌一雄的两头怪物,雌性的就是盘踞大海的利维坦,而雄性则是威震沙漠的比蒙(Behemoth)。当世界末日到临之时,利维坦、比蒙和栖枝(Ziz)三头怪物,将会成为奉献给圣洁者的祭牲。
“利维坦”一词在希伯来语中有着“扭曲”、“漩涡”的含义,而在天主教则是与七宗罪中的“嫉妒”相对应的恶魔。《以赛亚书》第二十七章描述利维坦为“曲行的蛇”;乌加里特史诗则记载利维坦为利坦(Litan),并形容其为“缠绕之蛇”。后世每提到这个词语,都指来自海中的巨大怪兽,而且大多呈大海蛇形态。
来源:
《鬼泣3》中有一只围绕着通天塔飞行的巨型海怪,而它就是以利维坦为原型。
《暗黑破坏神》中也有一件经典装备,叫做海王利维亚桑—海妖的壳甲,而利维亚桑也就是利维坦了。
《星际争霸》中虫族的星际巨兽:利维坦
TapTap
科幻短片《利维坦》
[嗒啦啦2_哈哈]就是右边这货,宣传片被无良广告公司拿来做广告[嗒啦啦2_哈哈]
TapTap
大概来源是利维坦吧,制作组翻译成勒维亚
6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