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

2021/06/05114 浏览综合
望告知,为中国传统文化,打牌别忘了日子哟
芒种(别名:忙种,英文名:Grain in Ear)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时节是小麦等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日期是每年公历6月6日前后(5日-7日),在该日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民间有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风俗。
中文名
芒种
外文名
Grain in Ear
别名
忙种
代表寓意
农作物成熟,农民朋友散播播种
气候特点
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所属季节
夏季
时间
每年6月5日或6或7日
太阳位置
太阳到达黄经75°
前一节气
小满
后一节气
夏至
风俗活动
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
风俗食物
青梅等
农事活动
作物栽培
养生
饮食清淡、调养精神
三候
螳螂生;鹏始鸣;反舌无声
属性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五月节令
收起
相关集合
bg-img
二十四节气表
共24个词条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
查看全部
节气详解
节气由来
芒种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左河水的《芒种》诗称其气象和农忙的情况为“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典籍记载
芒种
芒种
芒种【上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去声】矣。
螳螂生。螳螂,草***,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随其地而称之。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螵蛸是也。
鵙【音局】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劳不能翱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
反舌无声。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后,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气候特征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1]
雨水充沛
芒种节气总雨量图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气温升高
芒种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年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芒种期间。
6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但一般不是持续性的高温。在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广等地,6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雨之前,空气湿度大,确实是又闷又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高温预报,提醒人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TapTap
TapTap
TapTap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