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些狼杀中的错误理念

2021/06/07348 浏览攻略专区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什么样的逻辑也都有,自然有一些每当提出来都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我们仅在这里收录其中的一部分,看起来有道理的,做一个较为深层的剖析;听起来就不对的,仅博君一笑耳。
1.好人总会聊开的,狼总会聊爆的。
这句过于理想化的命题看起来总是那么地让村民阵营的人舒心,就好像胜利已然是囊中之物一样,也会让狼人阵营的人倍感愉悦,因为相信这句话的村民阵营已经被虚幻的胜利迷惑得忘乎所以了。
个人推测,这个命题的推理过程如下:
∵凡事只要是真实的,必然能说得通。
∴凡事只要是编造的,必然说不通。
即:持有真相的村民之间必然能统一意见,而意图编造场景的狼必定会聊爆。
很明显,这段推理从第二步开始就错了。原命题“凡事只要是真实的,必然能说得通”和反命题“凡事只要是编造的,必然说不通”的真值没有必然联系,只能推出“凡是说不通的,必定不是真实的”这样一个逆否命题。事实上,凡事只要是真的,必然说得通,但是,未必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就如同千百年来人类探求真理的道路异常崎岖一样,一场版杀中,村民追随狼队思路来破解迷局也不是易事。有的时候,真的和假的都是说得通的,而假的却更合乎常识,让人更愿意去相信。
2.好人的思路总是前后一致的,而狼的思路总会变化,狼的狼坑永远是有问题的。
经验表示,一句过于绝对的话往往才是“有问题”的。这句话的推理过程可能如下:
∵身份表发放之时起,所有角色的身份均以固定。
∴狼人的身份是固定的,村民只需要向特定方向努力;而村民的能力是不固定的,狼人推坑的方向也是不固定的。
∵狼人通常会挑选那些最容易推坑的村民来推坑。
∴狼人推坑的对象一直是在变化的。①
∵最容易推坑的村民之间未必有共边关系。
∴狼人推坑的对象之间往往没有共边关系。②
即:由①、②得,狼人点的“狼坑”是有问题的。
把这一套逻辑梳理起来就很清晰了,推理过程中类似“通常”、“往往”一类的未确定的词比较多,这些颇具经验主义的词不能涵盖一切情况。而如果把这些词绝对化,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整套逻辑是漏洞百出的。事实上只有村民方普遍认为“狼都出在身份低的人里面”的环境下才会诞生“只会把身份低的人填狼坑”的狼队。如果村民不认为把身份最低的几个人出掉,狼就出干净了,那么狼也不会依样推坑。他们也会找寻一些身份不高,但可以聊成共边的来“绑定推坑”。至于一些带队狼,能够在第一天安排好以后的走向,并一直贯彻执行,那更是后话了。
3.潜水必出狼,所以村民阵营的要义就是排水。
揣测一下推理过程:
∵狼人心虚,所以说话容易聊爆。
∴为了避免聊爆,狼人会潜水。
∴把水排净了,狼出的就差不多了。
这个推理就更没水准了,从前提到结论就没有正确的。狼人心虚与否是看水平的,不是所有狼都心虚。狼队也几乎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安排成潜水,一味的排水只会空耗容错。潜水的人和活跃的人的区别就是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比后者小,提供的信息量小有很多种因素,身份特殊或者正在密谋等等。完全可以先不考虑潜水的人,把活跃的人聊透,回过头来再照顾他们。潜水的弊端就在于把主动权给了别人,如果你潜水,一旦活跃的人抢先占有了你的位子,你便会被挤出去,有可能就被推坑。而有些人很喜欢前期隐藏实力,到了有十足把握取胜的时候,站出来宣布结果,如果一味排水,多半是自损多于伤敌。
4.出局的角色遗言没什么用。
这句话为什么可笑想必不用赘述了。狼人为了胜利,在前期白天村民掌握票台的时候,晚上的刀法是唯一自由使用的取胜手段,那么每一刀都是有目的的。就算是掷骰子,那么也有着“扰乱村民试听”、“避免守卫守中”等目的。既然是有目的,那自然可分析。为什么死的人是A而不是B,聊点有很多。比如A可能是特权/民,狼队为了胜利选择刀;A说的话踩中了狼,狼队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刀;A的话踩保完全反了,狼队了为混淆视听而刀……不一而足。狼队出刀的理由有很多,刀法给出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投票可能做身份,刀法可是实打实的。如果因为分析不懂而不去分析,可就是贻笑大方了。
5.特权身份的作用比村民大。
很多人持有这种观点,那么特权身份的作用真的比民大吗?未必。正常规则下,阵营已经确定即不能更改。村民与特权身份同时构成了村民阵营,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没有哪一方的作用大、哪一方的作用小的说法。不过持有特权身份的人,在拿到特权身份时通常比没拿到特权身份时能起到的作用相对大一些,当然也并不绝对。不过横向比较,同一场中,特权身份,甚至推广到其他坐定身份,比村民或者未坐定身份作用大,那真的就是无稽之谈了。特权身份只是给玩家一个加成而已,技能或者信息量上面,比其他村民要多,但是玩家的水平是由自身决定的。比方说先知身份加成是10,如果玩家自身能力是5,那就相当于提升到三倍,作用是很大;但如果玩家自身能力是500呢?这个10的提升就不那么明显了。一个半团队竞技,输赢只去指望一部分人本来就是不妥当的。在人数少的时候,村民有协助特权藏身份的义务,特定情况下,一个能帮助特权挡刀的村民也能力挽狂澜;有时特权也可能要帮助即将发现真相的村民挡刀,为了胜利牺牲自己,也是无可厚非的。
6.一个**的身份往往符合如下特征,你符合这个特征,所以你是**。/**身份不是应该有铺垫吗?/**身份不是应该做到跳出来之前没人信吗?
前一个分句中的推理中的问题不赘述了,和上文中“狼的狼坑永远是有问题的”类似。后两个分局就让人啼笑皆非,颇有种“人嘴两层皮,咋说咋有理”的味道。事实上特权身份只要做到让大家相信自己是村民阵营的就够了,至于铺垫与否,完全是他自己的自由。
7.发言多且有实质的是深水狼,发言多且没实质的是陪聊狼,发言少的是潜水狼。
问题同上,所有人都是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本着这种态度抓到狼是“慧眼识人”,抓错了是对方“身份不好”,把自己的责任摘得一干二净。
8.走平衡是最稳妥的。
什么是走平衡?就是说二者必出一狼时把两个都出掉。那么是最稳妥的吗?是的,在平衡的规则下,总走平衡的村民阵营会稳稳妥妥地输掉。如果走平衡都能赢,说明村民阵营的容错量比狼人阵营的总人数都多,显然是不合理的。走平衡必出一狼,没错,但每走一次平衡也必定消耗掉一个容错。一场游戏中如果“走平衡”的次数超过了2,基本上就必输无疑了。
9.如果**,就一定**。
这也是个常见问题,很多人把推己及人当做是换位思考。“如果怎样怎样,就一定怎样怎样”的大前提,就是把对方的思维认定与自己一致,即自己能想到的最优解,也是对方能想到的最优解。显然,人与人之间的思路是有差异的,这种情况不总成立。
10.从结果倒推原因得到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
话不宜说得太满,有了“一定”就出问题了。每个角色的每个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根据自己的行为达成目的来获得胜利是每个正常游戏的角色都在做的事情。那么自然有人做得差,有人做得好。差的能每次行为都达不到目的,好的能一开始就制定好计划,考虑到各种结果,顺利地走下去,甚至算无遗策。显然,对于前者,他的能力不足以达到目的,那么他造成的结果未必反应初衷,所以倒推得出正确结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可是对于后者,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他得到的结果来反观他的初衷。
结语:狼人杀是一个多方位的较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越基础的理论的针对强度就越低,如果不根据瞬息万变的局势调整应对的态度,仅仅靠着生搬硬套一些理论,纸上谈兵,恐怕很难取胜。
5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