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期:团圆》携手非遗传承人,用剪纸艺术讲诉传统节日文化

更新时间2020/2/273870 浏览综合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传统节日中美好的民族文化与独特的民俗意境,似乎变得越来越淡了。
为了拉近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距离,游戏作为当代年轻人最喜爱的娱乐形式,也积极承接着发扬传统文化这一责任。
TapTap
春节前,恰逢游戏上线一周年,《佳期》推出了全新版本《佳期:团圆》。这一次,玩家在游戏里扮演“游子”游历了白雪皑皑的山川大河,不仅体验了妙趣的游戏玩法,更收获了诸多关于节日的古老传说和隽永典故。
自上线以来,《佳期》一直走在为传统节日文化增添活力的探索之路上。元宵节期间,《佳期:团圆》与海派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守白合作推出了《游子闹元宵》系列剪纸作品为传统佳节的创新传承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TapTap
以游戏为媒,剪纸艺术相遇“佳期”
剪纸是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外柔内刚、含蓄优雅独特的“海派剪纸”具有重要地位。
此次与《佳期》合作推出定制“元宵主题”系列剪纸的非遗传承人,是被媒体誉为“上海石库门先生”的李守白。40多年来,李守白老师创作和发表了1000多幅艺术作品,积极从事上海题材的作品创作,为当代海派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TapTap
李守白老师创作的《游子闹元宵》系列剪纸作品,其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游子”人物形象。“游子”是《佳期》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在一周年版《佳期:团圆》中,“游子”带领玩家四处游历、驱逐年兽,在妙趣的解谜关卡中追溯传统民俗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
基于“游子”的形象,李守白老师保留了《佳期》独特的炫彩水墨画风,并将其与海派剪纸韵味结合,创作了“放鞭炮”、“吃汤圆”、“踩高跷”和“写书法”等剪纸作品。
TapTap
这些剪纸作品均以新视觉、时尚化为理念,既有传统剪纸艺术语言又不失年轻而当代的时尚魅力,体现创作主题“闹元宵”的佳期味道。剪纸艺术对元宵佳节传统习俗的创新演绎,也让《佳期》游戏中蕴含的节日内涵,有了更加生动的表达。
游戏跨界携手“非遗剪纸”,走进年轻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佳节,都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记忆和文化瑰宝。而文化的传承,需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找到与年轻人对话和沟通的更多机会。
《佳期》与海派剪纸的这次合作,以年轻人喜爱的潮流文化形式游戏为基础,与剪纸进行跨界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更具创新的表达形式。李守白老师说道:“中华剪纸艺术与腾讯游戏《佳期》,将传统和时尚相碰撞,擦出年轻人所理解的“国潮”火花,让传统走进年轻人的心灵。”
TapTap
《佳期》对传统文化的传递早已不局限于游戏本身,它在不断探索游戏如何发挥社会价值的同时,也积极通过跨界寻找更多的可能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放眼当下,“跨界”正在助力构建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之间的桥梁。传统节日文化,它可以是《佳期》游戏中妙趣的解谜游戏,也可以是非遗传承人手中的剪纸。
正如李守白老师所说:“传承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相信在未来《佳期》将与多元领域展开创新的跨界合作,为传统文化增添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魅力与活力。
此次跨界合作的剪纸,承载了《佳期:团圆》元宵传统神话的传播,也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不知道大家期待《佳期》与什么跨界合作呢?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说不定就成真了呢~
59
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