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国产单机游戏的光辉与暗淡

精华修改于2016/12/16155 浏览综合
大家好,这里是省略号先生。
首先安利几首音乐。
务必听着它来阅读接下来即将占用你几分钟的生命的无聊的内容。
因为这是中国无数游戏开发者的心路历程。
众所周知,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电子游戏起源于西方,而作为一个产业体系的电子游戏则是在四十多年前开始发迹于西方。无法否认,这一点上中国确实是落后的。除去一些个人创作和少部分公司产品,中国的游戏以产业的形式出现的时候乃是1994年。在此之前的中国内地,存在电子游戏,但并没有被称之为产业的可能性。政治上说,二十世纪后期是中国经济、外交、军事全面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随着民众的温饱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人们的娱乐品味开始逐步提升,小型家用电脑在当时相对中产的家庭里也逐渐开始配备,电子游戏也开始逐步进入国人的视野中。然而,对于中国游戏产业而言,二十世纪后期乃是一个蓬勃发展却又使人看不到光明的时期。可以说,中国的游戏产业,本可以立足于世界巅峰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无论经历了多少次政权交替,无论黄沙下掩埋了多少尸骨,中国人从来都是不屈且顽强的。不仅如此,中国人还是独具创造力的。抛开古老的发明不说,即便是外来的新鲜事物,国人也一直有着将其吸收改造,不断提炼的能力。即便是在多数人认识中破败腐朽的清朝末期里也是如此。游戏似乎不应当是个例外。可以说即便是那个黑暗的年代,面对着极度缺乏的资源,中国的游戏开发者们依旧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然而可悲的是,即便我们有《血战上海滩》、《仙剑奇侠传》这种能够在当时的外地市场有所作为的作品,中国的游戏产业依旧是落后的,不被国人重视的。
为什么?为什么说国内游戏产业在这个中国国力空前强大的时代依旧是颓废的?
这似乎不应当是一个问题。也许是笔者太过绝对了罢。让我们换一个问法:
中国的游戏产业,什么时候才能像中国的GDP,双十一网购交易额度一样,站在世界的顶端?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
对于当时刚刚开始发展的游戏产业而言,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描述:游戏机、盗版和台湾游戏。
在1990年左右,提及游戏机,人们想到的莫过于风靡一时的红白机,也就是任天堂8位机。许多游戏玩家,包括后来的游戏开发者,都是从这台主机上开始自己的游戏生涯的。
那个时候国内并不存在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也不存在什么正版和盗版的区别,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二者甚至根本没有区别。不过必须要点明的一点是,即便是当时的盗版游戏,也是有着相对正规的包装,需要人们付费购买的。这一方面是互联网不够发达导致的,不过更多的是人们的付费意识其实是很强的。由于内地游戏产业尚未起步,这些市面上见到的游戏全部都是舶来品,或是来自海峡对面的台湾省,真正的中国内地原创游戏在当时仅仅只是玩家心中的幻影。
在这个内地游戏产业的起步阶段,较内地先起步的台湾省便撑起了中文原创游戏的天空。那个时候的国产游戏,只有台湾出品的中文游戏。
1983年12月25日,王俊博在台湾省高雄市创立智冠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全球第一家签订授权中文版产品代理销售合约的公司。1989年4月,智冠创刊发行了中文游戏专业杂志《软体世界》。1991年4月,智冠发行第一部国人研制的PC游戏《三国演义》,并第一次通过电视广告进行宣传,共售出十七万套,成为台湾电脑游戏史上最卖座的电脑游戏。1992年9月,智冠在广州成立分公司,成为首家进军内地市场的台湾游戏公司。该公司日后在王俊博带领下在内地游戏市场发展迅速,并在单机游戏时代和网络游戏时代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从此之后,中国的游戏产业便开始蓬勃发展。
1994年,之所以被成为中国内地游戏产业的开始,是因为在这一年里,内地第一本专业游戏杂志《电子游戏软件》正式创刊,同年六月,《家用电脑与游戏机》正式创刊。中国内地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游戏《神鹰突击》由北京金盘电子有限公司发布,拉开了国内原创游戏的序幕。
1994-1996年间,中国原创游戏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两年间国内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原创游戏开发、发行的公司和团队,也出现了一批在当时看来真正具备可玩性并被国内玩家认可的作品。他们无疑为整个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得不说,这个时期的中国国产游戏,又一次展现了中国人灵魂中的实力。这期间成立的公司,目标软件,制作的《傲世三国》在2000年得到国际著名游戏发行公司EIDOS的推荐下在美国E3展会上正式展出。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号称“电子娱乐奥斯卡”的盛会上。
然而,中国国产游戏兴盛的美梦,仅仅在两年后便开始蒙上灰尘。
1998年下半年,红红火火的内地原创游戏初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先是金盘公司整体被吞并,游戏开发部门被撤除,然后是腾图软件公司解体。同年6月25日,前导软件公司宣布暂时停止游戏开发,退出游戏市场,大陆游戏产业初期的一面大旗就此倒下。
1999年,整体上内地原创国产游戏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只剩下目标软件,金山公司等几家公司在原创游戏领域坚持。这几年间一部著名的失败游戏便是《血狮--保卫中国》。
它最终并没能保卫中国的游戏领域。社会的偏见,盗版,海外产品的冲击,资金的匮乏,人才的缺乏,技术的不成熟,不健全的产权保护(直至今日依旧存在),各方面的压力,中国游戏原创力量最终是寡不敌众。
在此之后,除了一些代理公司依靠引进国外著名作品而使单机游戏出现过短暂的回光返照外,中国内地游戏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向网络化转变。
这是无法挽回的血的事实。
是的,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国产单机游戏怎么就没落了?你真的有在注意国产单机游戏市场么?知道最近有一款《艾希》么?
我知道。而且我想说,国产单机游戏之所以这么没落,在当下看来,更多是因为网络上的无知群众。
《艾希》也许获得了过高的评价。其实抛开“国产单机游戏复兴”的帽子,抛开某UP的强势宣传,仅仅作为一个游戏玩家的话,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那些自以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所谓的“爱国”思想指责甚至胡乱辱骂稍微客观一点的评论者的网民,
彻底的封死了这款本可以做得更好的游戏的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
它不够硬核,一味强求高深的韵味,拿着西方的文化内核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中激起玩家的思考。这无疑是不正确的。《圣经》什么的是西方思想的精华,不能因为它看上去高大上就生搬硬套。
其次,所谓的META游戏。诚恳的说,做得确实不错,但是在新鲜感过后,不妨思考一下,这真的是一部好的,有深度的META游戏么?在这里不做论述。
《艾希》曾一度被笔者看做是中国单机游戏的曙光。然而这抹光线最终还是落寞了。不信你搜ICEY,满眼可见的破解版网盘下载,评论也是多数人不带脑子的互喷。
由此看来,路,也许还很漫长。
只是希望,能有一天,登上E3的中国游戏在国内找不到破解版,评论区也不再是喷子之间的战场,空留游戏本身被当做战争的牺牲品,
在风雨中哀道着,黎明的光辉。
-----------分割线----------
咳咳。收藏一下歌单,点个关注呗。
无耻的作者在这里先给喷子们道个歉了。
不过,我是真的希望,能够看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天。
12月16日追加
对不起,这篇文章中有部分引用网络资源的内容,之前有所疏忽,没有说明,在这里给原作者郑重道歉。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
话说,有谁私聊给教一下手机端怎么加链接呗_(:з」∠)_
9
5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