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制作会谈特别篇】“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 ——片冈智 特别访谈
解锁进度:【美术篇】---【音乐篇】---【特别篇】

距离《泡沫冬景》上线还剩最后一天!
本次的幕后制作会谈系列也来到了最后一章,本次带来的是本作编剧片冈智老师的特别访谈,似乎信息量巨大,一起来看看吧!
Q1:就本次《Christmas Tina ‐泡沫冬景‐》的企划来看,按照一般的日本创作者的习性来说会是比较难以接受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实操难度过高等等),而片冈先生又是出于何种想法决定参与到本次作品中来的呢?
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本次负责监督工作的古落先生的创作热情!
与抱持着明确印象跟大量想法的人一起展开制作,非常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而另一个原因,也是缘于古落先生所构想的“泡沫经济时代的东京”这一要素。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剧本作家在现如今的整个业界也为数甚少,因此由我来负责执笔的话,更能为这部作品带来一些“独具魅力”的可能性——便是出于这样的判断所做的企划。
Q2:实际经历过本次执笔后,感觉与最开始的预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片:当初原本有考虑过“作品中角色的台词,全都以各自的本国语言来标记(像是主人公用中文、女主角们用日文)”,也即让玩家同主人公们一道去沉浸体会“无法理解他国语言”的隔阂共感。
而要在这个基础上使得整个故事能够成立、并被理解接受,真的是非常要命啊><
最终还是用回了通常的语言显示(中文版全中文&日文版全日文),这才安心下来。
Q3:以中国人作为主人公、且又是面向中国市场,本次创作可以预见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实际过程中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片:有关女主角以及作品舞台塑造等等并没有什么困难,而有关主人公的背景则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因此也向古落先生事先提了许多疑问。
而有关于中国过去&现在的日常生活感方面,可说是学习颇多、受益匪浅!
今后也想多加活用这份知识和经验。

Q4:作品内容是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交流”为核心主题,而实际创作模式来说也对此有着相当程度的反映(“中日合作”)。片冈先生有感觉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共通之处吗?
片:在《120日元之夏》这部作品中,核心要点即为“邂逅便是奇迹(出会いとは奇跡)”。
互不相识的彼此,是会就此形同陌路?还是成为天涯与共的密友?
而如将这份邂逅视作60亿分之1的奇迹的话,相比之下国籍的差异则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Q5:有关本作角色创作方面,因为是相当现实主义的题材,片冈先生在实际创作中有着什么考虑或者技巧吗?
片:有关作品角色是跟古落先生两个人一起考虑的!
因为我们都很喜欢田口(宏子)小姐,栞奈这个角色的印象便是最开始就基本确定好了。
而像是后藤(邑子)小姐负责的诗织一角,因为已经有了栞奈这样一个偏弱气的角色,便有意识地控制了她天然的一面。
像这样进行各个角色之间特征的互补,整体实现了全作现有的角色构成。
Q6:就实际的故事剧情展开来看,个人感觉多少能使人联想到《120日元之春》、《水仙(narcissu)》等作品,就此片冈先生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片:就个人来说,原本是更想凸出“娱乐性”这一要素的,但考虑到本作是“重视氛围”的方向,便有意识控制了这部分的表现。
比起像《水仙》的超·严肃向风格,本次作品某种意义上更接近“现实向的《120日元之春》”吧。
如果20来岁到30来岁的玩家能够在游玩时获得一些共鸣之处,则再好不过。

Q7:有关本次故事的看点,能否为我们分享一些片冈先生推荐的情节呢?
片:围绕着故事后半段的栞奈的部分我都很喜欢。
而尤其是其中受邀参加富家公子哥小姐宴会的情节中,栞奈发火的部分尤其喜爱。
Q8:本次作中角色分作了中日两国人,同时负责的各配音演员们也是来自中日两国,这种特别的形式会不会给实际收录过程带来一些别样趣味呢?
片: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语言的差异”了吧?
至今为止我所撰写的台本,都是请配音员们依照原文文本来演绎的,而本次有相当一部分是依循翻译后的文本来进行的(中国收录相关),真是非常新鲜的体验。
有关主人公萧然的声音,比起预想更显得帅气许多,我相当喜欢。
Q9:本次作品中片冈先生并没有负责“监督(director)”一职,那对于作中实际会采用的演出手法您又抱有何种想法或者期待呢?
片:应该就是“实现的方法论”了吧。
我自己平时所做的东西,基本都是所谓的“纸芝居小说类”作品,背景图和画面等等都是静止的方式来呈现><
也因此,有关于“关键场景”做演出的时候,会结合图绘的出现方式、音效、背景乐等要素出现的时机等等,采取自动模式预览大概100遍左右,一边观看一边进行调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而本作虽然不是动画,却实现了“一边运动图绘一边显示文本”的手法,真的是相当期待实际成品的效果!

Q10:通过这次作品,您有什么想要向玩家传达的想法或者主题思想呢?
片:在作中,诗织有着这样一句台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像是在清晨的电车邻座上未曾谋面的大叔、超市打工的女孩子、职场里喋喋不休的上司,甚至是阅读着这篇访谈的你,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故事。
而在自己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是主人公。
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论调,但确实是非常棒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