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与游戏:真实世界中的“枪口”(下)
精华修改于2018/07/272.3 万浏览综合
在《军武与游戏:真实世界中的“枪口”》上篇中,资深枪迷沛青为我们科普了消音器、助推器、制退器,今天我们接着说一说防跳器、消焰器和多功能膛口装置,无论是在现代战争还是在《绝地求生》中,他们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防跳器
——AKM的好搭档
防跳器是用来减少射击时枪口跳动的装置,和制退器的思路基本一样,制退器用以“抵消”一部分的后坐,而防跳器则是抵消一部分的枪口上跳。因此,无论是减小上跳或是减小后坐,对枪械的精度,尤其是连发精度,都有很大的好处。

(AKM步枪。它的防跳器位于枪口,但并非所有AKM步枪都有防跳器)

防跳原理
正因为防跳器和制退器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防跳器和制退器大多组合成防跳制退器使用。《绝地求生》中的防跳器正是如此,其步枪、冲锋枪、狙击步枪的防跳/制退器被称为枪口补偿器。其中,步枪用补偿器是一个标准的制退器,形状很“正规”,而冲锋枪和狙击步枪的比较“迷”,老王也看不出到底是个啥。

(《吃鸡》中的补偿器,步枪的还算比较正规,而另两个长得比较随心所欲)

(早期巴雷特M82反器材步枪的制退器,是不是和《吃鸡》中的步枪补偿器有几分相似呢?)
防跳器的布置方式同样多种多样,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在枪口上方打洞,让一部分的燃气上喷,燃气上喷产生的向下的反力就会迫使枪管“低头”,进而减小枪械的枪口上跳。

(GLOCK18手枪顶部共有4个开槽(被遮住了2个),利用气体上喷抑制枪口上跳)
防跳器与AKM
如今,最广为人知的防跳器,莫过于苏联AKM步枪的防跳器了。这个防跳器是一个歪头娃娃,其切口斜向右上方。射击时,火药燃气向右上方喷出,产生一个反向力,迫使枪口向左下方修正。但这种“歪头”防跳器几乎是AKM的特色,更多国家的防跳器,往往是垂直向上方开孔/槽,或者对称布置,而不像AKM这样斜置。

(非常独特的AKM防跳器,蓝色位置为正上方固定卡笋,可见制退器确实是偏置的)

(BERETTA 93R冲锋手枪的防跳器位于枪口,左右对称)
消焰器
——消焰效果不如消声器?
在吃鸡中,消焰器是一个不太受人欢迎的枪口。一般玩家只要捡到了其他枪口,都会立马扔了消焰器。此外,虽然名为消焰器,但它的消焰效果居然还不如消声器,这大大降低了它的存在感,让消焰器变得十分尴尬。

关于消焰器的误解
实际上,消焰器是现代枪械的标配,而不是“货比货得扔”的可怜部件。同时,它也是被“误会”得最深的一种膛口装置。许多人把枪口焰想当然地理解为“枪械射击,尤其是连发射击时,枪口不完全燃烧的火药燃气,遇到空气时剧烈燃烧,所发出明亮的火光”。实际上,这种观点真的“小瞧”了枪口焰。
对于枪口焰的成因,一般而言有三个方面。
1.在设计枪械内弹道时,火药燃气燃烧终点在膛口外。简单说来就是,弹丸飞出枪口时,火药还没有燃烧完(即燃烧终点在膛口外),在膛外继续燃烧,形成火焰。这个现象是由设计造成的,一般在短枪管步枪上出现。
2.负氧平衡。火药在膛内的燃烧生成物,有大量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氧化不完全的气体,占到膛口总气体量的60%左右。这些高温高压气体喷出枪管后,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混合后的气体达到点火温度后,就会立刻燃烧形成火焰。
3.高温的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分子产生热辐射,形成光亮。这其中的粒子,部分是火药残渣,部分是枪弹和枪管摩擦产生的金属微粒,这些微粒降温很慢,向外喷射时,就会形成明亮的火星。
此外,我国还将枪口焰划分为前期焰、一次焰、枪口辉光、中间焰、二次焰五部分,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短枪管武器,尤其是手枪,枪口焰通常非常明显。大家不妨猜猜这华丽的枪口焰是哪个手枪的杰作)
消焰的原理
枪口焰会暴露射手的目标,这在吃鸡的雨天和雾天中都体现地十分明显。在黑夜条件下,枪口焰甚至会造成射手的短暂性失明。显而易见,枪口焰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劳什子。想要减小枪口焰,我们就得借助“膨胀、遮蔽”的手段,具体而言,有三种方法:
第一,屏蔽前期焰和一次焰。这种做法大家可以理解为,消焰器通过自身体积,“遮”住了一部分枪口焰。
第二,降低膛口或压燃气温度。降低温度,多用膨胀的方法来解决。燃气出膛口前,先经过一段膨胀室,和较冷的空气充分混合、降温,就可以降低燃气温度,失去了产生火焰的条件,起到降低枪口焰的作用,
第三,降低出口处火药燃气压力。降低压力的做法,同样也可以通过膨胀来解决的。气体进入膨胀室后,体积增大,压力自然减小,就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

消焰器的多种形态
除了膨胀室外,枪管最前方的“喇叭口”也是一种降压降温手段。气流流经喇叭口后,会被进一步扩散、分离,起到降温降压作用。笔者小时候曾经将纸片卷成一个喇叭,如果我们用嘴对准喇叭的小口吹气,那么喇叭大口的气流就会被分散到微乎其微,甚至无法吹灭蜡烛。这样的实验相信不少读者都做过,应该印象深刻,对于的原理也就不难解释。
此外,长枪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膨胀室和遮光罩,是良好的消焰手段。二战时日本的三八式步枪枪口焰极小,就是拜超长枪管所赐。因此,消焰器虽是现代枪械的标配,但并非都是“刚需”。而短枪管枪械,由于枪管短,膛口(枪口)膛压较高,气体扩散地比较厉害,甚至火药根本来不及耗完(即燃烧终点在膛口外),短枪管枪械的枪口焰通常让人难以忍受。因此,对于短枪管枪械来说,消焰器才是“刚需”。


(三八式步枪)
消焰器中,较为著名的就是AKS-74U的这种带膨胀室的“喇叭口”消焰器了。当然,这个膨胀室的功能很多,远不止消焰功能。气体进入消焰器后,先在圆柱形膨胀室内膨胀,完成减压、降温的目的,再进入喇叭口中,气流进一步分散、喷出。同时,膨胀室串联喷口(喇叭口)后长度较大,也能较好的遮蔽一部分的枪口焰。

(AKS-74U并非只有“喇叭口”,还有一段圆柱形膨胀)
但由于体积大、长度长,AKS-74U风格的消焰器外观比较不讨喜,但消焰效果着实不错,因此在一些枪械,比如我国95式短步枪上得到了部分应用。但是,由于枪管实在太短,即使加装了这种消焰器,AKS-74U的枪口焰还是较为明显的。

(95式短步枪的消焰器,虽然丑了点,但效果还是不错的)
游戏的还原和改编
在吃鸡中,消焰器的消焰效果还没有消音器好,这个游戏设置也得到了众多玩家的一直吐槽。但这一点并不能“怨”制作方,现实中的消音器在消焰效果上,确实要力压消焰器。毕竟,消声器的结构更为复杂,体积、重量也比消焰器大得多,虽然消音效果不敢保证,消焰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游戏制作方的这个锅,背得实在有点冤。
那么消焰器能不能像吃鸡中那样减轻后坐和枪口上跳呢?一般而言,纯粹的消焰器是不会具备这样的效果的,但现代的膛口装置,往往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因此游戏中消焰器可以减少上跳和后坐的游戏设置也就不足为奇了。
(装备了消焰器的MP5)
顺便说一句,吃鸡中的消焰器,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而不是像“补偿”器一样,长得比较魔幻主义。其中,步枪用的消焰器和AK步枪用的一款消焰器很像。当然,这款消焰器肯定不可能通用SCAR HK416 M16A4 AKM这么多枪械,这也算是游戏中的简化。而冲锋枪用消焰器则是三叉消焰器,吃鸡图中貌似还可以快拆?而狙击步枪的消焰器则比较烂大街,M14、SVD上都和其高度“神似”。

(AK步枪的消焰器,和吃鸡中的是不是有相似呢?)

(冲锋枪的消焰器和FN SCAR的有点相似)

(狙击步枪的消焰器和SVD、M14的神似)
多功能膛口装置
枪口的集大成者
前文介绍MG34的助退器时,细心的读者就就发现了,燃气除了推动枪管向后运动,还冲击了助退器前壁,能起到缓冲后坐的作用。事实就是如此,MG34的膛口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助退、制退、消焰器,是一个典型的多功能膛口装置。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膛口装置,都不止有一个功能,都是多功能的膛口装置。文中是为了讲解,把许多膛口装置的功能剥开了。
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
但所谓的多功能膛口装置,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一个膛口装置,可能有消焰、防跳、制退等多个功能,但实际上,能完成一个功能就颇为不易。比如前文出现的AKS-74U的消焰器,气流冲击膨胀室前壁,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制退作用,但由于没有侧壁开孔,制退效果微乎其微,因此仍认为AKS-74U的膛口装置只是一个消焰器。

M4 Carbine配备了非常典型的多功能膛口装置:内壁是喇叭口,可以消焰;侧壁有六根开槽,小股气流可以由此排出,进一步降温降压,有利于消焰;气流冲击六根槽前端,理论上有部分制退效果。
膛口的辅助功能
此外,近些年国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膛口装置,比如非常流行的“攻击头”,可以用来打破窗,应急时还可以进行格斗,一些枪械的膛口还加装了一圈“太阳环”,用来配合安装消声器,但这些显然只是辅助功能,并不能从5种膛口装置中再独创一个类别来。

(头部为锯齿形的消焰器可以当做破窗器使用)

(SCAR-H膛口装置尾端的太阳环在安装消声器时,充当消声器固定装置,防止消声器旋转,实现快拆快装)
至此,枪械的膛口装置至此就全部介绍完毕了。首先感谢能看到这里的各位小伙伴,膛口装置比较枯燥,能看到这里的算是骨灰级枪迷了。最后祝各位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本文原载于知乎专栏:钢木情怀的烧火棍,作者: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