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三国鼎力,为何最终瓦解?
嗨,各位少年们好!

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三国形成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对峙局面,期间的相互鼎立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短暂的经济发展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汉夷之间的文化与经济的交流,诸如诸葛亮与西南夷之间的关系。

三国鼎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地方经济。例如,曹操的屯田政策。孙氏家族对江南的开发,直接为以后南北经济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蜀国,在四川的割据,加速了对四川盆地以及整个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接着西晋替魏,最后西晋灭吴。263年,司马昭派出钟会、邓艾两员大将,讨伐蜀汉,邓艾偷渡阴平,逼迫刘禅投降,蜀国灭亡,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炎积极整治军队,公元279年,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西晋司马炎成功统一天下。

各位少年们知道原本的“三国鼎立”局面为何最终被西晋瓦解了呢?
欢迎在评论区为小零解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