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病毒式传播,爆发式扩散——浅析微信小游戏
精华修改于2023/05/29817 浏览综合
提到微信小游戏,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
就在前段日子,小游戏如同病毒一般席卷了微信群聊。许多微信用户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微信小游戏的轰炸。
微信小游戏是在微信小程序上开发的功能,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就可以使用的应用。基于HTML5技术制作开发,之后发布在微信内流畅运行。
听起来与网页游戏似乎有点类似,实际上,微信小游戏就是一种可以在微信中体验的HTML5网页小游戏。

作为依附于微信的游戏,小游戏有它不可磨灭的优势。
1. 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
2. 入口便捷,即开即玩。
3. 操作简单,上手轻松。
4. 转发群聊续命的扩散力。
5. 排行榜产生的攀比心理。
这五点优势,包括一直以来令人诟病的排行榜,构成了微信小游戏爆发式的传播力和用户黏着性,再加上小游戏本身魔性有趣的玩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闲暇时间,不少用户还为了微信小游戏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
甚至多家媒体由此发言道,“H5小游戏将迎来春天”。

然而,在自家软件内置HTML5小游戏的可不止腾讯一家,阿里同样也涉足了这个领域。
前段日子开放测试的国服《旅行青蛙》,就是以HTML的形式移植到了手机淘宝当中,未来也可能会形成如微信小游戏一般的轻游戏入口。
但比起微信客户端,淘宝在小游戏上的优势微乎其微。
除了流畅度的差别,两者平时使用的频率完全不同。

微信基本是我日常必备的聊天应用,同时还兼具移动钱包的功能。
然而淘宝。
平时我会时不时打开淘宝吗?
不会。
为什么?
穷。
但话说回来,《旅行青蛙》没有选择做成独立APP也有他的考虑。再火的独立APP迟早会过气,更别说养蛙热潮早已褪去,不如就内置在淘宝客户端,持续享用淘宝的用户资源,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不可避免,微信小游戏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未来诸多游戏的风向。

随着前段时间小游戏接入第三方企业,越来越多的小游戏出现在大众面前。
目前,已有多款小游戏月流水超千万。面对如此高回报的市场环境,许多厂商选择了低成本,成效快的方式——“致敬”。
简单的复制粘贴,将原创独立游戏厂商的努力,一键移植到了微信小游戏平台上。
《跳一跳》与《欢乐跳瓶》,腾讯官方发行,碍于口碑,至少上了车还会在事后补个票。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腾讯再次买下了《物理弹球》的正版授权,也就是赝品《最强弹一弹》的原型。
而某些第三方企业,抄了就是抄了,以圈钱为第一目的的他们,不会在意口碑,也没人记得他们绕口的公司名。

《萌犬变变变》致敬《萌犬进化》
《最强弹一弹》致敬《物理弹球》
《最强飞刀手》致敬《见缝插针》
…
微信小游戏仿佛陷入了“致敬”的怪圈,而这怪圈,永远逃不开人为市场的操控。
补票是什么,有钞票就够了。
用户乐意用小游戏打发碎片时间,厂商又能达到圈钱的目的。
有人为了梦想奋斗,为了中国游戏行业努力,有人却在为了盈利不择手段。
从各大ip到小游戏,投机商人如饿狼一般,敏锐地嗅到挣钱的风口,扑向他们的利益。
微信小游戏的初衷是好的,丰富了用户的碎片时间,也方便了用户不必经常穿梭于各大商店。
但小游戏审核制度的宽松和不完善,最终受到打击的,还是那些怀揣梦想游戏人的积极性。
既然开放了这么一个平台,希望腾讯可以对这个平台担起责任,保护与鼓励原创,真正成为一个可以让开发者施展创意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