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爆料Vol.4] 爱好美少女的硬核研究生——浩阳

精华修改于2019/10/183.9 万浏览版务与活动
TapTap
企划:“星贴奖”团队
嘉宾(A):浩阳
本期采访干员(Q):啼书
封面设计:木木兽
欢迎大家收看“星贴奖”的全“星”栏目——「星爆料」!
「星爆料」作为新生的访谈类栏目,将对焦于我们身边的社区用户,力求带来最接地气的讨论与思考,并以此为基础——活跃社区氛围,探求多元观点。
咳咳......导语念完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缓缓拉开帷幕,迎接我们今天的“星嘉宾”吧!
游戏文化,对于玩家而言,这可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汇。
赛博朋克,决定论,Meta,FTP……随着游玩的深入,总有些玄而又玄的名词困扰着你我——电子游戏作为集大成者的交互形式,其充斥着交集的独特文化越发茁壮。
而今天的“星嘉宾”,便是在“游戏杂谈”耕耘已久的硬核Dr.浩阳!
Q:依循惯例,先用三个身份介绍一下自己吧!
A:爱思考的手游玩家,影视爱好者,认真搬砖的研究生。
Q:同为手游玩家,我相当钦佩你产出的杂谈向帖子,我很想知道:是什么推动着你不断产出杂谈向帖子呢?
A:直接原因是编辑的建议,恰好这又在我兴趣和能力范围之内,就走上这条路了。同时,我自己的表达欲也能在编辑帖子中得到满足。
Q:原来是编辑的建议啊!
A:对呀,大概就是去年发现页大更新的那个时候吧......
Q:看你写了那么多主题的帖子,我们也发现啊......你在游戏类型与题材方面相当随性。什么游戏题材与类型才是你最为钟意的呢?
A:我是一个画面控和颜控。所以,就单机而言,我喜欢画风清新而唯美的解谜游戏。
而对于网游而言,我喜欢有好康小姐姐的二次元养成游戏!(馋身子.jpg)
Q: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也谗!那说到好康的小姐姐了,就不得不提你的另一个身份了......
TapTap
Q:作为一位资深刀客塔,你怎样看待明日方舟的突然爆火呢?
A: 当然是因为好康小姐姐啦(bushi)!
明日方舟火,从大环境来看有很多原因:同行衬托,四五月竞品乏力,大力的宣发与造势......在这些条件下,明日方舟的爆火可以说是一种时势使然。
而从鹰角自己的视角来看,小作坊、没想火、预判不足已经是公认的定论了,那肯定是偶然咯!
Q:嗯嗯,我也关注过相关访谈,海猫对于明日方舟的爆火似乎也是始料未及的。
Q:那你认为时势使然的明日方舟能成为如今二次元市场一股成势的清流吗?
比如说明日方舟最常被夸赞的不卖肉且注重设计感与质感的独特风格,你认为这能否成为一种行业新风向呢?
A:鬼才不卖......(划掉)
腾讯游戏学院有一篇文章专门分析明日方舟在UI方面的设计元素:蒙版搭配、元素分布、纹理设计等等。从美术与风格设计来看,明日方舟的确有其独到之处,相当值得同行参考。
我觉得吧,,,,,,哪些信息是你想让玩家获取的,哪些信息是玩家想获取的,你能够降低哪些信息的获取成本——每一个开发者在设计UI的时候都应该思考这些问题。在这点上,明日方舟做得非常不错。
如果鹰角能起到标杆作用,引导友商提高审美,那自然再好不过。
TapTap
Q:我很好奇,那又是什么使你产生了探索“游戏文化”的好奇心?
A:当然是游戏好玩的缘故啊!(笑)
其实,这和我的专业学习有一定关系,“跨学科”是我在人文社科领域学到的一种问题研究视角。将这个应用到游戏上,也可以说是我学以致用的一种本能吧!
以一种比较“正经”的眼光来审视游戏,也确实能发现挺多意思的。
Q:哦,所以说你的专业学科是社科类的?大家对此一直很感兴趣呢......
A:学的是经济,经管类的课程也多少接触过。
Q:原来如此,所以说你的专业学习其实在某种方面促成了你在游戏文化中的探索。
A:嗯,可以这么说。
Q:那你在游戏中积累的知识体系与文化认知,是否会影响你平日的专业学习甚至于现实生活呢
A:写游戏的过程中会学到新东西,比如通过纪念碑谷了解不可能图形的设计,接触科幻作品也可以了解到赛博朋克与其后的朋克文化。
A:这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TapTap
Q:由于你的帖子常涉及一些哲学或是社科理论,所以路人看来,你是一位遥不可及的大佬。冒昧一问,你认为现实中的自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A:比较随性吧,该吃吃,该玩玩,该搬砖搬砖。
平时隔三差五喜欢跟基友们聚餐,但一个人也能享受独处时光,听听女毒。
Q:所以说你算是一个在生活与社交方面都比较随性的人对吧?
A:嗯,是这样的。
TapTap
Q:除此之外,你生活中还有什么不可或缺的部分吗?
A:除此之外......我还是一个影视爱好者,尤其喜爱电影和影视剧。
Q:哦,你开头也提到自己是一位影视爱好者了......我注意到:历年奥斯卡你都有关注并发帖记录,近些年有特别欣赏的个人向奥斯卡吗?
A:有很多。导演力荐丹尼斯维伦纽瓦,我觉得他绝对是近年来最值得期待的导演!论演员,山姆洛克威尔、马赫沙拉阿里是这两年我关注到大放异彩的两位。
作品的话,我推荐《银翼杀手2049》,《三块广告牌》,《绿皮书》这三部,这些都在我的必看list上。
TapTap
Q:作为一玩家兼影视爱好者,你有什么特别喜爱的影视作品改编的游戏或是游戏改编的影视作品呢?
A:游戏改编电影,生化危机12、魔兽、07版杀手47,这些作品可圈可点吧......
电影改编游戏的话,我觉得与超凡蜘蛛侠2上映同期出的那款RPG还挺好玩的。
Q:你如何看待近年来游戏影视化与交互式游戏的趋向呢?
A:我觉得电影式交互游戏虽然以影视化为卖点,但不应该只有影视化。影视化的出发点是强调剧情和沉浸感,让你来“玩”一个故事,这很切合当下的技术发展趋势,比如说VR或是AR。
但是,电影式交互游戏,归根到底必须是游戏。如果一款游戏只有故事可玩,那么它天然地就会面临比较严重的受众问题。毕竟,玩家对一款游戏的基本要求只会是“能玩的游戏”,而不是“可看的电影”。所以,加入一些类型游戏有的常见玩法是必要的,应该做“加法”:解谜元素的底特律变人,动作设计要素的量子破碎。我觉得,这也会是今后的趋向。
Q:嗯嗯,量子破碎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尝试。
TapTap
Q:既然谈到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了,我就想起老生常谈的“艺术”之争了。你也曾就“游戏是否为艺术”为题发表过杂谈贴,如今你对这一问题或是游戏文化有所改观呢?
A:简单地说,游戏是艺术,但不是每一款游戏都称得上艺术。
我认为游戏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载体已经能和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比肩了,但正如电影中也有不以艺术追求为目标的商业片和追求艺术高度的艺术片。游戏其也是如此,同样二者兼有。所以有些游戏强吹艺术,还挺滑稽的......
Q:那你心目中有真正能称之为艺术的游戏吗?
A:画中世界、纪念碑谷这些画风唯美的解谜游戏吧......
有网友说一部《机器人总动员》足以让无观影经历的路人感受到动画的美好,我认为一部《画中世界》也足以让无游戏经历的路人感受到游戏的美好。
TapTap
以上就是本期的采访内容,观众老爷如果喜欢的话,一定要点赞加关注哦!未来我们也将尝试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增添更为丰富的采访内容,也请各位敬请期待~
在接下来的栏目中,我们还开放了问答环节——我们将选出五人送出神秘礼品哦,想要Tap周边的小伙伴可以火速赶往二楼参与活动啦!如果你对本期嘉宾有话说,或是对下期栏目有什么期待或是疑问的话,尽管点进来回复!嘉宾有可能会空降回复哦~
58
3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