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你甚至能比直播平台上的“换头怪们”更快的“换头”
2018/09/041689 浏览综合

面码酱丨文
常年混迹直播平台的老哥们,应该对“换头怪”这个词汇非常熟悉。
“换头怪”常指那些曾经长得很一般,但当了主播发了家后,变得光鲜靓丽的女孩,前后对比起来,那差距简直就像是“换了头”一般。
作为观众的我们,一边惊诧于她们在前后短短几年内的变化,另一边又好奇她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在现实中,要达到“换头”效果,并没有那么简单,必须要经过很多步骤。
从花钱整容,到化妆进阶培训,再到仪态养成,缺一不可,甚至在面对美颜摄像头的时候,摆什么样的造型都非常讲究。

老实说,这么做确实太麻烦了,要是真的能直接“换个头”,那该多方便。
虽然看起来很滑稽,但在想象力丰富的游戏世界中,实现这个想法确实并不难。

今天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可以“换头”的经营策略游戏:
「双点医院」

上架Steam半周就冲上Steam销量周榜第二,Metacritic上毫不吝啬的给它86分的评价。

《双点医院》仅仅用了几天时间,就证明了它是这段时间里,最值得尝试的策略经营类游戏。

更重要的是,在上架之前,《双点医院》就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头——《主题医院》的精神续作。

说到这,我就先为年轻一点的朋友们,介绍下这款20年前的经典游戏,《主题医院》。
“请患者不要死在走廊上”,“医院的负责人是个骗子!”...
如果你的游戏年龄足够大,那么20年前《主题医院》中的这两句话,对于你来说绝对是记忆犹新的。

当病人死亡时,仿佛是医院广播的游戏旁白,就会不带感情地喊着“请患者不要死在走廊上”。
而当你面对如海一样的病人潮,不得不用官方作弊码时,这个声音又会响起,“医院的负责人是个骗子!”。

至于是在说你欺骗了这些患者,还是在嘲讽你用作弊码欺骗自己,那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虽然《主题医院》在其核心玩法“经营策略”方面非常出色,但让玩家们记住它的绝对不是这个,而是游戏中那些奇葩的治疗方法。
头肿成气球了?

没事,来我们的医院,扎一针先把气放了,再充到正常大小就行。
感觉舌头有点松弛?
小问题~我们帮你切了就行。

想当猫王的病人
不小心碰到放射性物质了?
当然能治呀,来来来,用我们专门治疗放射病的淋浴...哦不,冲洗装置,洗一下就好啦!
正是这些看起来非常扯淡治疗方式,让《主题医院》充满了乐趣。

更搞笑的是,这款显得有些搞笑的游戏,还引起了英国官方的注意。
据悉,当年正值英国执政党与在野党关于医疗系统私有化的争吵,英国国民卫生局认为,《主题医院》是在批评、嘲笑私有医院的管理。
《主题医院》的设计师,则不得不在宣传的时候澄清,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并没有任何影射。

冷幽默的语音,再加上那些非常惊悚但又十分有趣的治疗手段,让《主题医院》成了经营策略类游戏中的一大经典。
然而,经常在故事中扮演反派的EA又一次出现了。
早在《主题医院》发布前就收购了“牛蛙工作室”的EA,并没有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发展。

牛蛙的另一款经典游戏,《地下城守护者》
而是在新世纪前后,数次干涉牛蛙工作室的开发计划,从而导致了牛蛙工作室的大量核心员工离职。
到2001年,牛蛙工作室被EA解散。
尽管已经过去十多年,但玩家们并没有忘记《主题医院》,提及医院题材的游戏时,《主题医院》也必然会占有很大的篇幅。

玩家们期望着,有一款继承《主题医院》乐趣的游戏出现。
也许是为了满足玩家的愿望,也许是想延续曾经的辉煌,总之,当年牛蛙工作室的那些人又走到了一起,并且成立了新的工作室Two Point Studios。

而他们重聚后制作的第一款游戏,就是以自己工作室名字命名的《Two Point Hospital》(双点医院),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与其说《双点医院》是《主题医院》的精神续作,不如说,这就是正统续作。
那么作为续作的《双点医院》,到底好玩么?

在我玩了10多个小时后,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能再次玩到回忆中的游戏,太踏马开心了。
非要写一句评价的话,那就是:
除了没有“请患者不要死在走廊上”的中文语音,其他一切关于《主题医院》的东西,都能在《双点医院》中感受到。

当然,游戏并非一尘不改,至少在治疗手段方面,就几乎全部换了新的。

头长得像灯泡,亮得也像灯泡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就是拧下作为“头”的灯泡,换上一个正常的头。

特意上游戏截的灯泡哥
要是现实中真有这样效率的医院,那绝对可以吸引一大批女主播前去“朝圣”。
我连广告词都想好了,“还在怕整容整废了?来这里!只需五秒钟,你就可以完成‘换头’!”

好吧,换完就死了...
同样味道的不止是这些治疗手段的恶搞,还有游戏本身的经营策划玩法。
规划医院空间,招募适合的医生护士,接收病人赚钱,升级医院设备和人员,应对突发情况,最后达到要求过关。

游戏中时刻都在强调着规划的重要性,房间该建多大,房间里面、外面该怎样摆东西,走廊该留多宽都需要玩家们研究。

强迫症的我一定要建成堆成的...
而涉及到医院员工部分,游戏又在强调员工技术在综合和专一方面的平衡,哪些只适合暂时招来顶一段时间,哪些员工可以重点培养,都很有说法。

这是一款需要边思考边玩的游戏,在经营医院的同时,玩家也是在培养自己的逻辑运营思维。
总的来说,如果你玩过《主题医院》,那么你将在这里寻回当年的回忆,如果你没玩过,那么你将开启一段全新的、值得铭记的游戏历程。

最后,又到了大家喜欢的“不提缺点就是广告”时间。
《双点医院》并不是完美的,目前它也有一些缺点。
游戏外的主要缺点是,它太贵了。
即便刚上架就打了9折,但它依然需要142元。

从游戏的各方面来考量的话,这款游戏卖98元应该都顶天了,更适合的价格是类似独立游戏的68元。
但考虑到发行《双点医院》的公司是日本的世嘉,价格贵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而在游戏内,也有不少缺点。
比如AI的逻辑就有点问题。
每一关几乎玩到后面,不管是患者还是医院工作人员,都在饿着肚子、没水喝,然后还憋着尿。

AI要么不想办法解决这些,要么就跑去很远的地方解决这些问题,医院的经营效率也因为AI的弱智行为变得很低。

最骚的是,患者排队的时候,前面一个兄弟跑买东西,后面的患者就一直等着,哪怕前面的兄弟半天没回来,哪怕自己都踏马快死了,也不敲门进去找医生...
这要在现实里,颁个文明先进奖不过分吧?

当然,我相信游戏内的这些问题双点工作室会解决,而游戏价格的问题,也可以等打折。

就像Metacritic给出的86分一样,《双点医院》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游戏,它能让老玩家们找回曾经的感觉,也能让新玩家乐此不疲,但它绝对可以被做得更好。
-END-
喜欢我们可以点一下关注~
我们还有很多不可描述可以看喔(ฅ´ω`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