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升空!——MBT-70/Kpz.70主战坦克
本周带来的卫星是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合作产物——MBT-70/Kpz.70主战坦克主战坦克 。


美国和联邦德国在1963年共同签订了“20世纪70年代主战坦克研制计划”协定。研制的代号分别为MBT-70坦克(美国)和Kpz.70坦克(联邦德国)
1963年12月,双方确定了研制坦克的战技指标,主要有7条,包括:
①战斗全重50吨左右
②单位功率在25马力/吨以上
③装备152毫米两用炮管,有双向稳定器
④装备自动装弹机,乘员3人
⑤装备高性能火控系统,提高首发命中率和夜战能力
⑥采用液气悬挂装置,车高和车姿可调
⑦具有对抗敌弹直接和间接攻击的坚强装甲防护力,有三防装置

其中,采用152毫米两用炮管这一条,明显地带有当时的“导弹万能论”的色彩。所以在钢华中自然会给她加上导弹的弹种啦~不出意外的话。
到1966年,两国分别各研制出2辆样车,看上去还不错。
MBT-70/Kpz.70坦克,几乎把20世纪60年代的坦克先进技术全都用上了,炮射导弹、自动
装弹机、液气悬挂装置、多燃料发动机、多种遥控操纵装置……简直就是高科技的堆砌物。

然而到了炮管选用的时候,美国和德国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坚持采用152毫米两用炮管可以发射“橡树棍”反坦克导弹,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则认为炮制导弹不可靠,坚持采用120毫米滑膛炮,并且同时指出反坦克导弹成本太高(约是炮弹的20倍……)
双方争执不下,可以认为,两国军方在主炮口径和类型上的意见相左是MBT-70/Kpz.70计划最终告吹的原因之一。
聊回钢华,
到了钢华里的话,MBT-70/Kpz.70坦克估计会合并历史上两国的最终设计,不让她抱憾而终,至于归属国的话,也许会划分给美国?(毕竟炮射导弹啥的还是美帝主推的黑科技)
最终下降时间当然还是老·样·子!(我也不知道!)
大家下期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