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去向何方——浅谈玩赏家与taptap(持续更新)

修改于2020/05/27974 浏览反馈建议
转眼一算,我来到taptap已经有一千多天,从一开始的过客用户到现在的“深度”用户,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最深刻的是我的“应援文”被折叠,又被误解为段子,愤怒的我写了一封反馈信给taptap,taptap用心的给我回了一封回信,因为这封信,我决定留在了这里,周先生绝不会想到,一位玩赏家的诞生,与他关系密切。
Taptap玩赏家,究竟是什么?这是年哥在2017年给出的定义https://www.taptap.com/topic/211643
但很遗憾,这个定义早已经不适合现在。
而对于部分用户眼中,玩赏家是这样的定义https://www.taptap.com/topic/11683198
玩赏家?发现好游戏?我们究竟该如何定位自己?又该如何选择未来?
首先我们从玩赏家数量来看(借用行业玩赏家Acer cheung大佬的图,数据统计于12月31日。)
TapTap
现存玩赏家里,绝大部分是18年以后的担任的玩赏家,用户注册时间在17年的偏多。但也存在很多新注册的账号。
而2020年的数据,根据玩赏家月报,初步估计新增玩赏家30人。这30中大多用户为8位数及以上,这表明7以上位数已经能占玩赏家位数的80%。
新鲜血液多固然为好事,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玩赏家质量下降。
从2018年决定扩招以后,玩赏家数量就”剧增”,按照taptap2019年大赏画册来估算,18年是玩赏家新增最多的一年,数量达到了16年的5倍。而19年比18年少那么一些(仅初步估计,具体数据有待考证)。
扩招真正给玩赏家群体带来好处了吗?固然是有的,但我认为弊大于利。
玩赏家群体质量大幅度下降是从19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也许是因为18年的普通质量玩赏家比较喜欢沉默,在11月的复核机制里和大家说了再见,而新的一批玩赏们又喜欢发言,使得问题暴露了出来(与审核机制所需要达到20评价有一定关系)。TAP生活区的热度逐渐升高,很多玩赏家都会在生活区露面。
TAP生活区?是玩赏家走进了生活区,还是生活区走出了玩赏家?
对于taptap玩赏家在生活区活跃这一件事,应该被看做是好事,意味着玩家活跃度与互动值的上升,但这也造就了一个问题,生活区的分享风气带到了taptap的评价价值系统里。下面简单举例几位玩赏家,没有任何情感偏见,仅仅是用于例子,请相应的玩赏家理解。
比如一位女性玩赏家A,就严格来说,她的评价是归纳为普通评价。即未有深度分析,但有个人真实情感。这一类评价是在玩赏家里比较常见的评价,属于正常类评价。这位玩赏家A,是一位美少女,她在生活区的活跃,一定程度上增添了互动值,使得玩赏家与普通玩家关系更近,这种类型的玩赏家保持这样的少量优质,对taptap热度有很好的帮助。回归玩赏家本身,这位玩赏家应该是算作走进生活区的好例子。
现在新进玩赏家大多数是从生活区走出来的,并不是说这种情况不好,也不能说这种情况是好事。就此而言,它从侧面映射出玩赏家的一个现存标准——活跃度。
有一点很遗憾,似乎活跃度与质量并未共存,很多批次的玩赏家都在抱怨,现在的新进玩赏家质量不行。就举例今年上半年新进的一位玩赏家B,他是典型的从生活区中走出来的玩赏家,但他的评价就和他的生活区贴一样,仅仅是分享游戏过程。
评价越发公式化,玩赏家评价正逐渐变得机械。
细看曾经的安利墙,你会发现大多数评价都是给出音乐,剧情,画面的评分星级,然后附带一些客套话。这样的评价固然直观明了,但水分也很大,假设我想水一篇评价,只需要看看攻略,随便玩玩,不到二十分钟,甚至新手教程都不用打完,我就可以写一篇这样模棱两可的评价。
玩赏家的评价究竟该怎样?我认为是“保持多样化,避免公式化,尊重个性化。”
所谓多样化,是指的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评价特色,比如我喜欢用故事+系统评价,或者直接论述文类评价,有的人喜欢用小说体评价,还有的人喜欢讲述自己的游戏经历作为评价。
所谓公式化,指的是机械的评价游戏音乐,玩法,画面等基本元素,不带任何灵魂和想法,仅仅是答题罢了。
所谓个性化,即“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众人虚高分的时候,敢于点出错误,在众人打愤怒的低分时,敢于说出优点,尊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保持自己的评分标准,不随大流而行。
当今的玩赏家评价,已经被磨平了棱角,被玩赏家准则里的“中肯”牢牢的限死,再加上玩赏家风评下降,使得用户对其攻击情绪越来越重。玩赏家,发出带有自己见解的评价,是危险的。而很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有一个思维闭圈。即“中肯”定义,想法相同即为中肯,不同即为不中肯,一旦觉得不对,又看见玩赏家标签,一发祖安炮便向你打来——“这就是玩赏家吗?”,玩赏家质量下降,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偏见。
【因高三学业原因,暂停更新,具体更新时间不定】
34
4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