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将风云之蜀道南
2021/11/2962 浏览九州阁文章集合
1、最早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关羽、张飞,而是简雍。
据《三国志》记载: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可见,简雍和刘备是同乡人,年少的时候便和刘备相识相知,比关羽和张飞更早追随刘备

2、向朗80多岁的时候开了家私人图书馆。
据《三国志》记载:(向朗)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可见,向朗80多岁辞官后,开始潜心研究学问,他喜好藏书,开了家“图书馆”,欢迎青年学者前去阅读和讨论典籍。
3、麋芳归降东吴后,生活得很憋屈。
据《三国志》记载: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国舅爷麋芳归降东吴这一举动,遭到了吴国士人的鄙视,虞翻就曾骂道:失去忠心,凭什么侍奉君主?丢失了荆州重要城池,也配叫将军?

4、蜀锦产业是蜀国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
据《诸葛亮集》记载: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可见,诸葛亮很重视蚕桑生产一事,它不仅仅可用来缝制衣物以充实国库;还可以出口魏国和吴国以换取资金。

游戏可以用来换皮肤那你比别人帅。![[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5、诸葛亮死的时候,长子诸葛瞻才8岁
据《三国志》记载: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即建兴十二年的时候,诸葛瞻才8岁,诸葛亮是46岁的时候才生下了诸葛瞻。不知道这个新英雄什么时候出?![[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6、孟获并非造反的唯一头头,还有一个头头是雍闿。
据《资治通鉴》记载:(雍闿)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闿。雍闿乃是南中地区豪强,而孟获是少数民族首领,二人皆算是头头。

7、刘备临终前,刘禅并没有陪在其身边。
诸葛亮从成都赶去永安时,后主刘禅是留守成都的。当时,黄元起兵叛乱,攻烧邛县,据《三国志》记载:杨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即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将黄元造反一事启奏太子刘禅,刘禅下令派遣将军陈曶、郑绰率领亲兵卫队前往平乱。期待出一下这个英雄![[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8、刘备自称汉中王后,从汉中返回成都的时候风光了一番
据《典略》记载: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可见,刘备拿下汉中地区后,确实飘了,在汉中返回成都的途中,设置了几百个奉迎据点。
9、蜀汉官员来敏活了97岁,是三国历史上活得最久的人。![[嗒啦啦2_好家伙]](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de1c097575d107fb14e4d7b86fdfd55a.gif)
![[嗒啦啦2_好家伙]](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de1c097575d107fb14e4d7b86fdfd55a.gif)
据《三国志》记载:年九十七,景耀中卒。即,景耀年间,来敏以九十七岁的高龄去世了。
10、钟会、邓艾大军攻打蜀汉,东吴不思救援,反而想趁火打劫
据《晋书》记载: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外托救援,内欲袭宪。即吴国听说蜀国快灭亡了,派盛曼将军向西而行,表面上假装是去救援的,实际上是去攻打永安的。
![[嗒啦啦2_AWSL]](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4fb2918ccda80458f33a6ea9a4e44a7.gif)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会有史官存在,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后人很好的记住历史,也可以让自己的继承者更好的知道自己的责任,不过蜀国的历史纪录十分的混乱,在《三国志》里面,陈寿说蜀国是没有设立史官的,所以才导致了蜀国的历史记录比较混乱,其实在蜀国的历史上,是设立了史官这个职位的,只是因为陈寿为了增加自己《三国志》的真实性,才会这么说,而且因为当时蜀国更多的精力是在北伐上,内部争权也是比较混乱,才导致了史料记录比较混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嗒啦啦2_AWSL]](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74fb2918ccda80458f33a6ea9a4e44a7.gif)
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在刘备还掌权的时候,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很严重,后来刘备去世了,而刘婵继位,但是蜀国的实际掌权者却是诸葛亮,当时吴国和魏国两个国家,直接把诸葛亮当成了国家元首来看待,完全没有把刘婵放在眼里,这样的君臣关系,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了。蜀汉也不是一直“汉贼不两立”
大家知道,蜀汉一直奉汉室为正朔,对于僭越汉室自己称帝的曹丕一直不予承认,并说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但是嘛,三国时期尔虞我诈,自然不可能死脑筋。
![[嗒啦啦2_起了杀心]](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347f4af191f7dbd436f74aabcf4616a9.gif)
很多人认为应该立刻和吴国断绝关系,并且宣誓大汉为唯一正统,但是出于现实考虑,诸葛亮还是承认了孙权的称帝,并派使臣回访以加强双方的友好关系。
![[嗒啦啦2_吃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6eb1d083dff1c09692102cb5a98727f3.gif)
在三国里面,蜀国的人数应该是最少的了,虽然说在诸葛亮的管理之下,蜀国的人数增加了,在公元263年,当时蜀国灭亡了,人数为1082000,只有一百多万,但是这个数字肯定是假的,毕竟要承载五次北伐,没有足够的人数是很难进行的,后面经过推断,蜀国的人数应该在四百万人左右,只是因为少数民族,还有那些豪族隐瞒了人口,所以说,蜀国的人数统计是比较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