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2021/12/2118 浏览大佬速成

各位看官老爷子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讲一讲新出的武将曹植这个英雄[嗒啦啦2_嗯嗯]

TapTap
个人感觉非常的帅气,在构图上也能给人予体现出历史上曹植的放荡不羁的感觉[嗒啦啦2_AWHL][嗒啦啦2_AWHL]
主要还是非常的帅气
TapTap
我们再来看看他自带的技能,很明显是用来组合出闪避队伍的,能够作为一个闪避队伍的辅助,能使随机二名武将回血以及减伤,用来搭配张辽和公孙瓒是非常不错的[嗒啦啦2_AWHL]
TapTap
TapTap
因为张辽和公孙瓒都是自带闪避技能被动的,所以用来配合曹植是最合适不过了[嗒啦啦2_起了杀心]
“七步成诗 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嗒啦啦2_嗯嗯]
才高八斗:
来源于南朝.宋.无名字《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嗒啦啦2_AWSL]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嗒啦啦2_经验+3]
---------
这两个比较有名的。
=========
下面就没有那么整齐的词了,记载了一些小事。
1.音乐:三国志曹植传中曾经提到“植常为琴瑟调歌”。一本佛教的书籍中记载到“曹植所做的佛曲很多,见于书面的共有四十二首,口头流传的多达三千首”。[嗒啦啦2_AWHL]
2.剑术:三国志中有段话“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说邯郸淳初次拜见曹植时,曹植没有先整理仪容,而是先舞剑后颂诗。[嗒啦啦2_AWHL]
3.性格:传记中的“性简易,不治威仪”,争储的过程中“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嗒啦啦2_抱大腿]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1] [嗒啦啦2_再见]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2]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3] 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嗒啦啦2_嗯嗯]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