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的春节,诸葛亮、曹cao们都怎么过?
修改于2021/12/2127 浏览九州阁文章集合
冬至已经过去了,那么春节还会远吗?这只是一种调侃,不过说到春节,这可是我们国家最重大的节日了,外国人虽然有自己的节日,但还是羡慕我们中国这种传统的文化,所以啊,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过春节的热潮。说起春节,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吃饺子还有除夕那天的守岁,在这一天,我们都会闲下来,认认真真地过节,一家人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光是说说就觉得很热闹啊。

图片上传中…抑或是吃完饭一家人聚在一起打牌斗地主,一起守岁,等着午夜钟声的敲响,迎接新年,其实无论是年夜饭还是守岁,这些都是数千年传下来的,但是大家知道春节的来源吗?
小编在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汉代以前都是没有春节这一说法的,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它的原型,也有很多有关书籍记载道,
后来人就增加了春节这个节日,直到汉魏时代,春节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节日了,因为春天意味着生机和耕种,所以人们格外重视这个节日,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娱乐设施,小编就很好奇人们究竟会用什么样的食物和仪式来表达对新年的问候呢?

就拿三国时期的名人,诸葛亮来说吧,他的除夕就过得就不像平常人一样高兴,一是因为刘备的去世,又加上偏偏少主刘禅又是个大傻子,整天有吃有喝就成,心里一点儿忧虑都没有,故而整个蜀国的担子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而他背负着先主的嘱托,
一边给刘禅又当爹又当娘,一边还要操心北伐的相关事宜,所以他是心事重重,又何谈过节的喜庆啊。这天,儿子来叫他去吃年夜饭,还告诉他妻子做了他最喜欢的糕点,但是年后他就要出征北伐了,有很多事情还要交代,所以就还在伏案写作,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出师表》。

妻子也深感无奈,一是对丈夫的一番忠肝义胆感到无奈,二是对少主的无奈,于是放下饭菜就走了。正在这时,马谡来了,他说诸葛亮就是他的亲人,愿意陪丞相一起守岁,两人讨论了年后的北伐事宜,他挺身而出,说自己愿意为国家效劳,愿做马前卒,诸葛亮也觉得他是人才,就同意了。
相比于诸葛亮的忧愁,二十八年前的曹操,他的除夕夜就有点过年的气氛了,那天,他跟手下的几员大将一起饮酒作乐,桌上有着很多美味佳肴,美酒的度数虽然不高,但是每个人都开心得好像喝醉了一般。
这期间,曹操喝多了,心情也是大好,竟然还起了作诗的兴致,还做了一首打油诗,因为都是武将,没有什么很高的文化,所以听到这样的诗,内心对于主公的崇拜又多了一层。

后来荀彧还提起了董承一直想要谋害曹操一事,这对于曹操来说当然是小事一桩,他想要灭掉董承还不是随时的事儿。
当时曹操手握重兵,粮草充足,已经是大名鼎鼎的魏王了,而手下大将又非常给力,不仅有张郃、夏侯惇等人的助力,还有虎豹骑这个王牌部队。
这些人可是擅长打闪电战的顶尖人才,天下的战争,只有速度足够快,才能占尽先机,让敌人死于出其不意之中,更何况,他的军队不仅速度快,打仗也是一样的勇猛。
有这样所向无敌的队伍,曹**心里谁也不怕,所以才有这样的底气,才会如此的霸道,也是在这一年内,董承的衣带诏事发,曹操说到做到,灭了董承整整一族。
不过东汉末年那个时期,一个兵荒马乱的乱世时期,百姓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争,每天不仅生活在战火中,还要担心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危,每天都特别恐惧,所以也需要一些精神的寄托。
而春节恰恰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在这天,人们祭祀祖宗,好像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保佑,得到一些心灵上的慰藉,所以在那个时候祭祀祖宗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儿,就连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曹爽也按照寻常百姓那样,去高平陵祭祀祖宗了。
![[嗒啦啦2_吃瓜]](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6eb1d083dff1c09692102cb5a98727f3.gif)

权力大了之后,他整个人也是真的飘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受小人的挑唆,他软禁了太后,还以皇帝自居,十分猖狂。与他同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也怀有反叛的心思,默默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曹爽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这天是除夕,他身边的大臣丁谧也劝他说司马懿的势力不断扩大,还是不要冒险了。
他不以为意,还是决定要去 祭祀,结果就在这时,司马懿发起了政变,还在前往高平陵的路上抄近路包围了曹爽,经过权力的更迭和变迁,他从高位便成了阶下囚。
于是曹魏灭亡,不久之后,司马懿以谋反之名治罪曹爽,株连三族,而曹操一辈子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被交到了其他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