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三国时期春节风俗之屠苏酒的来源及其意义
2021/12/2230 浏览九州阁文章集合
大家好,上一期我们讲了屠苏就的简介和做法,这一期我将带给大家屠苏酒的典故和包含的诗词歌赋。![[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嗒啦啦2_期待]](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4586b6e33f74e054079a0d9aaed70aee.gif)
屠苏酒的风俗
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又为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等诸多名家所推崇,无数典籍所传载,以及民间千百年实践之口碑,使其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元旦佳节饮屠苏酒便形成了民风民俗。遍及全国各地,朝野共之,代代传承。无数名人和典籍均有记载和遗篇。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酒中,屠苏酒一枝独秀,文化内涵无与伦比。有些地方,还传为神话,以为屠苏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赐吉祥、降福祉。

诗词中的屠苏酒
诚录若干资料及诗词,以飨大众:
《红楼梦》五十三回: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
唐·韩鄂著《岁华纪丽》:“元旦每人饮一杯屠苏,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饮屠苏,先幼后长,为幼者贺岁,长者祝寿”。
唐·顾况诗:《岁日作》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宋·王安石诗:《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王安石(1021—1096)宋神宗时名相,从此诗可知,屠苏风俗已入宰相家。
宋·陆游诗:《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文天祥诗:《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注:文天祥(1236—1283)作于元人狱中。
宋·苏辙之诗《除日》:
年年最后饮屠苏,
不觉年来七十余。
宋·郑望之诗:《除夕》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
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
宋·毛滂词:《玉楼春·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露,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明·叶颙诗:《己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董必武诗:《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女士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注:董必武1942年元旦作于重庆
唐·裴夷直诗《戏唐仁烈》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
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历代名人有关屠苏酒的作品甚多,有些原作已无从嵇考。如清末林则徐,**战争后期被流放新疆伊犁时仍思念屠苏酒,在诗中写道:“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宋苏辙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等等。
屠苏酒的复苏
随着气候变暖等大自然异常现象加剧,疫病流行的频发和人类日益追求健康长寿的生存理念,屠苏酒的春天已悄然而至。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春节饮屠苏防病祈平安的风俗渐淡,屠苏酒也已失传。但仍有广大人群怀念它,有人发出:“欲饮屠苏祈平安,踏破铁鞋无觅处”、“新春宴上无屠苏,顿觉情趣短三分”的慨叹。河南省养生殿酒业公司为了满足人们饮屠苏酒的热望,经过数年研制,既严格遵守古配方,又采用最新技术处理,终于使屠苏酒获得新生,再续艳史,重新问世。该酒具有柔和适口,香味纯正,回味悠长,酒度适中等特色,《中国屠苏酒》必将唤回人们久违的愿望和情趣,点燃民风民俗,书写多彩人生,而成为历史文化名酒中的佼佼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一期屠苏酒我们就讲完了,下一期我么将讲第二个春节习俗,请大家多多关注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