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令”原型和元素考据,词中之龙

精华宝藏2022/01/251.7 万浏览攻略
TapTap
一、词中之龙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2022年新春出现的新限定干员:。我们的第一个线索,来自于她的阵营:炎国的“岁”,与已登岛的年和夕同属。因而,令的对应原型与设计元素必然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且是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TapTap
在令的身后,异常清晰地出现了背后灵的形象: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似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鹰。毫无疑问:这是一条中国真龙,但又不完全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源自一些游戏中我们得出的经验总结,主要是种族不对。
TapTap
理由很简单:原型为“中国真龙”的干员,种族必然是“龙”;而令的种族是“未公开”。目前已知的真龙干员仅有陈、老鲤与魏彦吾三人,顶多再加上一些未出现的炎国皇族成员,他们的种族都白纸黑字写着“龙”。
而令就和她的姐妹年、夕一样,种族均为“未公开”,这代表着:虽然她们的背后灵都是中国龙形,但却代表着一些其他具有真龙血脉的神话生物。这里的可能性很多,从龙生九子的传说,到蟠、蛟、螭、虬这些极其接近的传说龙种,再到应、蜃、夔、鼍、螯等等,均有可能。那么具体是哪一种呢?
TapTap
这里就要说到第二个线索,令的武器了。通过观察,能发现它是由长短两截组成,当中靠铁环连接:令手持长棍部分,上面盘踞着一条真龙;短棍部分则是一个形态特殊的灯笼
在之前暴雨的考据中,我们曾经聊到过连枷这种武器。而这里所展现的,正是另一种形似连枷的武器,在其上加入了更为浓厚的中国特色:“盘龙棍”,只不过经过了一些魔改
TapTap
盘龙棍由一长一短两根棍子外加铁锁构成,在民间也称“梢子棍”,是双节棍的前身。传说中的盘龙棍是由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将折成两截的齐眉棍连在一起后现世。其外形特征也正如赵匡胤所言:“此棍似断非断,似折非折,有头有尾,首尾一体。”不仅挥动起来犹如鞭梢,能产生巨大的“鞭击力”,且在击中目标后具备一定的“渗透力”。
只不过这武器到了令的手中,又发生了许多改变:短棍部分化成了一个灯笼,长棍部分顶端则盘踞着一条真龙。这两份细节变化显然都是具有深意的,先说长棍的变化,暗示了令背后灵的神话原型:蟠龙。盘龙棍,蟠龙棍
TapTap
蟠龙,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专指盘成一团的龙,也可延伸为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它们在出现时总是呈盘曲环绕态的。不仅是谐音“蟠龙棍”的盘龙棍,在许许多多古代的传统建筑中,蟠龙们也往往会绕在柱上、缠在梁上出现,颇为常见。我们再回来观察立绘,这一点无疑也呼应了令的背后灵与手中盘龙长棍上的龙形象,为何总仿佛是在缠绕着什么。
TapTap
我们可以根据这两条线索,得出有关令的第一重考据结论:她的背后灵非真龙,而是“蟠龙”。但这不是她的全貌,单一个蟠龙未免太过单薄,难以支撑起所有。更多信息出现在了令的各个技能、天赋名称之中。
TapTap
二、词中之龙
“枝夭袅,蟠龙斛”,令的核心人物形象与性格塑造来源于:南宋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她的各个技能、召唤物名所引用的典故中无一不在显示着这一点。首先是天赋与召唤物名称:一曰“挑灯问梦”,一曰“弦惊”,均出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TapTap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上文中提到过一点:令手中盘龙棍的短棍部分,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灯笼,呼应的正是这里的“挑灯看剑”
TapTap
令的一技能“重进酒”、二技能“唤鸣瑟”,来自于辛弃疾的《贺新郎》的上篇:“老大犹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唤呜瑟。”
TapTap
三技能“宁作吾”,取自《鹧鸪天·博山寺作》:“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TapTap
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令的原型:自身的原型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背后灵的原型是“词中之龙”,同时采用了一些蟠龙的形象设计,让这个形象能够落地。正如后世人所云: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令亦如是。
TapTap
此时我们再回顾立绘,可以在背后灵蟠龙的下方、令的身后远处,发现:大量手执军旗的古代军队,正呼应着这位创制飞虎军的南宋一代名将。辛弃疾曾经就是如此地立志抗金、满腔壮志。但可惜,这不一定是现实。
在乌有对令的那番夸张介绍中,如是描述:“身为年和夕的姐姐,她既不暴躁,也不孤傲,反而洒脱随性,豪气干云。真正的酒客、诗人、旅行家、军事家、做梦爱好者——令。”前半句自不必说,令那份豪气干云正对应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性格;但后半句却有一个描述很令人疑惑:做梦爱好者
三、梦与长安
但这个外号如果安在辛弃疾的身上,未免有些不合适。要解释的话,角度只能是:这支背景中的军队,或许只是令的一场梦。“梦里金戈铁马, 眼前山河破碎”,就是辛弃疾一生的写照。
就拿《破阵子》来说,前几句是痛快淋漓地练兵、杀敌,眼看着就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在末句,突然就是“可怜白发生”,点出原来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现实只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是的,“梦”。
TapTap
曾经意气风发的辛弃疾,以为活捉张安国的精彩一战只是自己戎马一生的开端,没想到竟成为了他此生的唯一。此后的他,再也没有机会亲临一线抗敌。他的词中亦是如此,无数山水,无数悲愤,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在立绘下方出现的那支队伍,或许就是他在湖南任安抚使时所专门训练出的那支“飞虎军”,这支嫡系部队虽只有2500人,却勇猛善战,带着辛弃疾满腔“收拾旧山河”的期望。遗憾的是,始终未能如愿,也化为了一场“报国之梦”。
TapTap
正如上文中这三首词所展现的一般:他本是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满心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愿景,最终却只能壮志难酬、英雄迟暮。二十年的金戈铁马,二十年血泪交加,换来的只是无尽的谗劾。“做梦爱好者”,如果真是去描述辛弃疾的,怕是对他的最大讽刺,因而我们否定这个可能。那么哪位诗人能够谈“梦”自若,甚至以之为己爱呢?
答案是:令的身上还有另一个诗人的影子,“诗仙”李白。这并非是空穴来风,她身上的其他众多元素,都无一例外指向了这位谪仙人,包括:做梦写梦、一生足迹、关中方言、爱酒如命、一身白衣。尤其是梦与长安,这两个特殊的意象成为了李白与辛弃疾之间的纽带,结合后共同化作了令的一部分。
TapTap
四、梦与酒
首先我们先聊聊佐证,第一点是:令这一生漂泊的足迹,与李白“反向一致”。在她的密录中写道:“从江南到塞北,再到这尚蜀山巅的无名古亭,千载时间,百样世情,不过一场酣梦而已。”
令所描述的这段经历完全对应了李白的游历路线,但过程却恰恰相反,历史上的“诗仙”先是游历了蜀中各地,然后才是出蜀远游,最终于江南去世。或许这颠倒的过程,最终也颠倒了结局。不同于李白的“醉致疾亡”,令许得到了永生。
TapTap
尤其是在令的个人档案中,还着重提到了“玉门”,同塞北的经历一同与李白的《关山月》相关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仙似乎是将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能见到的云月苍茫,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了一起,显得格外恢弘壮阔。正因如此,才有了令档案中的那一句感叹:“那一日我站在玉门的城楼上,方知天地偌大。”
TapTap
第二点原因是:令所掌握的方言,正是李白的家乡话。如果大家听了令的语音,那么就能发现她还有挺有佟掌柜那范儿,所说的无疑是:关中话(如今的陕西话),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这种语言是活着的历史,被称为“雅言”。
TapTap
第三点原因,就是我们要继续聊的做梦了。“做梦爱好者”的外号,呼应了李白的“寄情于梦”。尤其是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记梦游仙诗绝对是对这份外号最好的诠释,将满腔浪漫主义情怀化在其中。不止是做梦的爱好者,更是理想主义者的济世手段,这才是干员令的精神缩影,而不是辛弃疾的满腔忠愤。
TapTap
既然聊到了令身上李白的影子,接下来的这份重要元素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嗜酒如命、醉酒吟诗,“酒”正是李白诗作的灵魂。就连岛上“喝酒担当”星熊,都对令发出了:“这姐们是练过的!酒品也好!”的超高评价。
我们来一一看一下令的各个喝酒场景,都可以在李白的诗作中找到影子:从不强拉旁人作陪,有人主动坐下时她会笑着递过酒杯,对应“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独身一人时,也能自酌自饮悠然半日,对应《月下独酌四首》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TapTap
她从未耍过酒疯造成不良影响,醉后唯一的出格之举便是放声作歌,并将歌词用尾巴写在墙上,对应“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但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归于这首《将进酒》之中,豪饮高歌,借酒消愁。《将进酒》,也因此成为了此次的活动名称。
TapTap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新春限定干员令,在人设上主要参考了“诗仙”李白;背后灵采用了一些蟠龙的元素,原型则是“词中之龙”辛弃疾,技能设计上也以此为据。就如同诗仙李白一般,风雅之时、豪放之时、浪漫之时、惆怅之时,令都会以酒解怀,以诗当歌。
TapTap
404
43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