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曲】谈“墨化”

2022/01/28446 浏览综合
某日,一位领航员找我问了问题——关于墨星。
这问题比较出乎意料:如何墨化星球?
当时因在忙自己的事,没来得及多想。而后他又问我一遍,我大概是也感到些有趣,回了他“将星球上的有机物替换为无机物就行了吧?墨化的形式和途径很多的。”
嗯,大概是这样。
那颗星星上发生的事,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传来的,与现实毫不相关。
而后,一个下午都泡在图书馆,我称其为“研究院”,对我这种无所事事的闲人是好去处。出来已是日落西山,想附庸风雅地吟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图书馆附近有个观星台,登上去,高处凉爽的风令人省悟:没有大漠,更无长河。
落日早已隐没于远方的钢铁森林中,草径被开辟为供汽车行驶的通道,此地原先的蛮荒被某种力量扭曲为某种“城市”的规章。
他还问我,人类能够墨化星球吗?我原先持否定态度。
可是,但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砍伐而被城市取代,当有机的土壤上被灌注了名为“沥青”的化工产物,当高楼一座一座地拔地而起,而群山一座又一座地消失而不见踪影……
人类有能力墨化星球,那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那长河落日,大漠荒荒的雄奇景象将仅能苟延残喘于语文教材之中,人们将不知青树翠蔓随风飘荡时有多么令人着迷,不会理解“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的哀伤与失望——因为再找不到隐天蔽日的篁竹,也没有险隘的小道供人们去跋涉了。
生活中一切自然之美,都会退化为上古时期人们传诵下来却无法被感受的意象,而心灵触摸不到的景物,就像逝去的人,终将被遗忘。
人类完全可以墨化星球,可我们再也无法将此地原先的样貌拼凑。
听中科院用二氧化碳“11步制取淀粉”的新闻,作为科幻迷,我为此而感到极大的欢欣。与此同时,我仍愿望未来的土地不会被自动运转的机器所取代。
假如所谓的墨化是大势所趋,那我原做母星的守墓人,用一抹青葱,一株粉红为其装点遗容。
——致那孕育我使我生长的地方
2022年1月20日10:07:20
19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