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西大将魏文长

修改于2022/04/2060 浏览九州阁文章集合
魏延是三国蜀国后期大将,在后期中蜀国的五虎上将已经基本上都没有了,所以在后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诸葛亮对他不放心,多次提防他,更是再临终中安排马岱杀他,因为在蜀军中魏延只害怕诸葛亮一人,诸葛亮死后料定他必会造反。而正史中到底是如何记载的呢?
TapTap
一、魏延是谁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他率领私人武装跟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自立成为汉中王时,迁治所至成都,需要一位重要将领镇守汉川,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
二、魏延在蜀国得到重视
一日,刘备大宴群臣,问魏延道:“现在对你委以重任,你作何打算?”魏延回答说:“如果曹操带领天下兵马前来,请让我为大王您去抗击他;如果是其他将领带领十万人马前来,请让我为大王您把他们吞并。”刘备闻言叫好,众人也都觉得他出言豪壮。刘备称帝后,又升魏延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223年),魏延被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更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三、魏延的性格让他走向死亡
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兵, 都想请求单独率领一万人马,与诸葛亮分兵两路进发而会师潼关,像从前韩信所为,诸葛亮总是制止不允。魏延常以为诸葛亮胆小,叹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魏延既善于养兵,又勇猛过人,加上性格矜持高傲,当时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惟有杨仪对他不宽容让步,魏延对此十分仇恨,两人关系有如水火。可见他的性格和关二哥一样,都很自负。但是他的军事才能是很厉害的。
TapTap
四、魏延的死是怎么造成的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的意思就是我死了以后,这个仗就不能打了,咱们撤回去,撤回去的时候让魏延断后,他若不撤呢,就不用管他了。
诸葛亮就病故了,杨仪,费祎,姜维一商量,便让费祎去找魏延,传达丞相的命令去,给魏延一说,让魏延断后,魏延一听,可不干了啊,说了句:“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虽然丞相死了,但是我魏延还在啊,为什么要撤退呢,我还可以继续北伐啊。不能因为丞相死了,而把天下的大事给耽误了啊?再说了,我魏延什么人啊,凭什么我给杨仪断后啊,杨仪算老几?我不干,然后给费祎说:“不管,我们这继续部署北伐,继续打曹贼。”费祎说:“魏将军,这杨仪是个书呆子,他那会打仗呢,这么着吧,我回去给杨仪做做工作,让杨仪听将军的,好不好?”魏延也不耐烦了说:“好好好,你走走走。”这费祎一出了门,便赶紧跳上马,掉头就跑。魏延想不能放走这个费祎啊,来不及了,赶快派探子他们怎么动作,一打探,说杨仪他们准备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杨仪便带着部队往成都撤了。魏延一听怒火冲天,你撤我也撤,而且我先撤。于是魏延抢在杨仪的面前,往南撤。而且再撤退的途中,走一路烧一路,把桥路什么的都给烧了,一路就这么跑,跑到了南谷口。杨仪一看魏延比自己先跑了,而且把桥路什么的也给毁了。杨仪也带着自己的部队往回撤,然后赶快砍山上的树搭桥。
而且魏延和杨仪都同时上书朝廷,说对方谋反,魏延说杨仪谋反,杨仪说魏延谋反。这两个人的告状信,前前后后的都送到了刘禅的面前。这刘禅可不明白什么情况啊,于是就把董允,蒋琬一些人找来,各位爱卿看看,魏延告杨仪谋反,杨仪告魏延谋反,他两个到底谁反了。董允,蒋琬这些大臣说:“陛下,臣等敢担保,这个杨仪是绝对不会反的,而魏延反不反,不好说。”于是刘禅命令蒋琬带禁卫军,北上拦截魏延,杨仪也带着部队南下追击魏延,就把魏延堵在了南谷口,这个时候何平就冲上前去说:“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这样。”魏延的部队一听,原来我们错了啊,一哄而散。
魏延只好带着几个亲信,又往南逃,逃跑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杀了魏延以后就把魏延的首级送到了杨仪的面前。杨仪起身用脚踏踩魏延的头说:“***!我看你还能干坏事吗?”于是诛杀魏延三族。
TapTap
五、魏延到底有没有反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延只是不服杨仪这个人,加上他自负的性格,打骨子里就没有瞧得起这个书呆子。再说了魏延跟随刘备和诸葛亮,身经百战,功勋赫赫,怎么会服一个没有立过大功的杨仪呢?如果魏延谋反的话,肯定会投降实力强大的魏国,到了魏国,他的地位也不小于现在的地位,而他只是想杀了杨仪他们,没有任何背叛蜀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