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高频词归类

2022/5/117 浏览文字读书
各位,祝你们五一快乐!所以送你们一个大礼包。
初中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反正我觉得挺有用的。
还有这是以别人的文档为基础修改的,但也属实不易。如果觉得还不错就请点个赞再走吧。[嗒啦啦2_求求你]
正文: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高频词归类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2.禄:官吏的薪俸。
3.秩:官吏的俸禄。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3.兴:兴起,建立,与“ 衰 ” 或“ 亡 ” 相反。
4.盛:旺盛,兴盛。
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6.亡:灭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
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3.卑:地位低微,卑贱。
4.豪:收天下之豪杰。所居郡,必夷其豪。
卓越的人,豪杰。 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gěng)、耿(介)、厚、(仁)矜、悫(què)、刚、毅、恺(kǎi)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nìng) 、诈、谄(chǎn)、谲(jué)
1.鲠(gěng):直爽,正直。骨鲠:正直,刚强。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3.厚:忠厚,厚道。
4.矜、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仁爱,善体恤人。
5.悫(què ):悫,诚实,谨慎。
6.刚:刚强、坚强。
7.毅:意志坚定,果断。
8.恺(kǎi)悌:亦作“岂弟”,或作“ 恺弟 ”。平易近人。
9.鲠切:刚正率直。
10.木讷: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11.奸:邪恶,狡诈。
12.佞(nìng):善辩,巧言谄媚。
13.诈:欺骗。
14.谄(chǎn ):巴结,奉承。
15.谲( jué ):欺诈,玩弄手段。
补充:
勤:努力,尽力。“勤王”,为王事辛劳。
恭:恭敬,谦逊有礼。
循吏 :循礼守法之吏。
俊杰:才智出众的人。孤高,不趋时。
切:恳切,率直。介:操守,志节;独特,不合群。
矜:夸耀;骄傲自满;庄重;同情。
五、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1.行:品行。
2.德、操:品德,道德,品行。
3.节:气节,节操。
4.清(廉):清正廉洁。
5.贪:贪婪。
6.淫:荒淫。
7.靡:奢侈,浪费。
六、表敬重的:恭、敬、重、尊
1.恭:恭敬,谦逊有礼。
2.敬:尊敬,尊重。
注意:“恭”和“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
3.重:敬重。
4.尊:尊重。
七、表受到诬陷的:中、谮(zèn)、诬
1.中(zhòng):中伤,污蔑别人使受伤害。
2.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
3.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八、表赞扬的:多、嘉、誉、与、许、叹
1.多:称赞。
2.嘉:赞美,嘉奖。
3.誉:称赞,赞美。
4.与:赞许。
5.许:赞许,赞同。
6.叹:赞叹,赞许。
九、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怨、患、疾
1.恶(wù) :讨厌,不喜欢。
2.厌:讨厌,厌恶。
3.憎:恨,厌恶。
4.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
5.怨:怨恨,仇恨。
6.患:憎恶,讨厌,厌恶。
7.疾:恨,憎恶。
补充:
疾:大病/努力
十、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过:责备。
2.责:责备,责罚。
3.咎:责怪,责备。
4.诛:责备,谴责。
5.让:责备,责怪。
6.谴:责备。
7.尤:指责,归罪。
8.折:指责。
十一、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容:宽容,容忍。
2.贷:宽恕,宽容。
3.恕:宽恕,原谅。
4.宽:宽宏,度量大。
十二、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乐:快乐,高兴。
2.欣(然):喜悦,高兴。然,……的样子。
3.悦(说):高兴,愉快。
十三、表哀怒的:怒、愤、忿恚(huì)、涕泣、切厉、罹(lí) 、诟、恼
1.怒:生气,愤怒。
2.愤:愤怒。
3.忿恚(huì):恼怒,发怒。
4.涕泣:哭泣,流泪。
5.切厉:严厉。
6.罹(lí) :忧患,苦难。
7.诟:怒骂,辱骂。
十四、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后写作“谘”)
1.谓:告诉,对……说。
2.诏:告诉,告诫。
3.诰(gào) :告诉。
4.告:告诉。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来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5.敕:告诫,嘱咐。
6.白:告诉,陈述。
7.陈:陈述。
8.对:回答,应答。
9.语(yù ):告诉。
10.谕:告诉,使人知道。
11.喻:告诉,使人知道。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
12.晓:告知。
13.辩:辩论,申辩。
14.问:问,询问,与“答”相对。
15.谢:道歉;推辞;辞别;告诉。
16.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17.诘:责问,追问。
18.诉:诉说,诉苦;告状;诽谤。
19.咨(后写作“谘” ):商议,咨询。
补充:
白:杯
十五、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谤、谏
1.说:劝说,说服。
2.劝:劝说,劝告。
3.规:规劝,谏诤。
4.讽:用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
5.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6.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十六、表害怕的畏、惧、惮、骇、遽(jù)
1.畏、惧、惮:害怕,恐惧,畏惧。
2.骇:害怕,吃惊,惊骇。
3.遽(jù):恐惧。
十七、表揭发的:劾、讦(jié)、揭
1.劾:检举揭发罪状。
2.讦(jié):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3.揭:显露,公布,揭发。
十八、表违背的牾(wǔ)、忤、逆、倍(背)
1.牾(wǔ)、忤:违逆,冒犯,触犯。
2.逆:抵触,违背,不顺。
3.倍(背):违背,背叛,反叛。
十九、表告别的辞、别、谢
1.辞:告别。
2.别:离别,告别。
3.谢:辞别,离开。
补充:
谢:道歉
二十、表拜访的造、过、访、顾、谒(见)
1.造:拜访。
2.过、访、顾:探望,拜访。
3.谒(见):拜见,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二十一、表朝见的:朝、觐
1.朝:朝见,封建时代臣见君。
2.觐:朝见(君主)。
二十二、表暗中的阴、间(jiàn)、密
1.阴:暗中,暗地里。
2.间(jiàn):秘密地,悄悄地。
3.密:秘密,隐密。
二十三、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1.去:离开。
2.迁、徙:迁移。
二十四、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幸
1.如:到,往。
2.过:走过,经过。
3.诣、往:去,到……去。
4.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二十五、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匿
1.步:行走,步行。
2.趋:快走。
3.走:跑,逃跑。
4.遁、亡、逃、匿:逃走,逃跑。
二十六、表饥饱的饱、饥、饿、馁、馑
1.饱:吃足,与“饥”相对。
2.饥:饿,与“饱”相对。
3.饿:严重的饥饿,因饥饿而病倒。
4.馁:饥饿。
5.馑:饥荒。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常“饥馑”连用。
注意:“饥”“馑”。分开讲时,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但连用时“饥”、“馑”无区别。
二十七、表食物的糗(qiǔ) 、馔(zhuàn) 、肴、膳、羞(馐)、蔬、果
1.糗(qiǔ):炒熟的米、麦等干粮。
2.馔:食物,多指美食。
3.肴:熟的肉类食物。
4.膳:饭食。
5.羞(馐):美味的食物。
6.蔬:蔬菜。
7.果:果子,果实。
二十八、跟粮食有关的粟(sù)、黍(shǔ)、禾、稷(jì)谷、稻、菽、稼穑(sè)、耕耘、稔(rěn)、熟、刈、籴(dí) 、粜(tiào) 、廪(lǐn) 、荒、欠收
1.粟:谷粒 。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粮食的统称。
2.黍:黍子。碾成的米叫黏黄米。
3.禾:谷子,稻子,泛指庄稼。
4.稷(jì) :谷类。
5.菽:豆类的总称。
注意:上古时“豆”是一种盛食品的器皿,与“菽”的意义完全不同。汉代以后,“豆”才逐渐代替“菽”,成为豆类的总称。
6.稼穑(sè):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7.稔(rěn):庄稼成熟。
8.刈:割。
9.籴(dí):买进粮食。
10.粜(tiào) :卖出粮食。
11.廪(lǐn):米仓。
12.荒:年成不好;凶年。
13.稼穑:泛指农业生产;庄稼
14.荒:荒年,收成不好
15.歉收:年岁欠收,收成不好,与“丰”相对
补充:
丰、饶:富足,多
赡:富足,充足;供给
足、给:足,丰足
二十九、表容器的斛(hú) 、斗、觞、樽
1.斛(hú):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2.斗:古代盛酒器。也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3.觞:古代酒器。
4.樽:盛酒器。
三十、表死亡的(驾)崩、薨(hōng)、卒、不禄、死、山陵崩、没(殁)、终、圆寂
1.崩、薨、卒、不禄、死:都是古时对人死的称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山陵崩:比喻帝王的死亡。
3.没(殁):死,去世。
4.终:指人死亡。
5.圆寂:指僧尼死。
三十一、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jī) 、京、京畿
1.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2.阙:朝廷;皇宫前面两边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
3.畿(jī):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
4.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十二、跟皇帝有关的上、帝、朕、孤、寡人、践祚、登基、用事、御、诏、诰、(驾)幸、膳、奏、表、疏
1.祚(zuò):帝位;践祚:即位,登基。
2.用事:执政,当权。
3.朕、孤、寡人:古代帝王自称。
4.御: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如:御驾(皇帝驾临);御膳(皇帝的饮食);御酒(专供皇帝、宫廷饮用的酒)
5.奏: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6.表: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7.疏:给皇帝的奏章。
8.(驾)幸:特指皇帝到某处
三十三、表时间的词语:
1.岁:年。
2.期年:满一年。
3.积年:好几年,多年。
4.曩(nǎng):以往,从前。
5.向:从前,往昔。
6.旦日:明天。
7.明日、翌日:第二天。
8.即日:当天。
9.是日:这一天。
10.是月:这一月。
11.旦:早晨。
12.宵:晚上。
13.久之:很久。
14.后:过了。
15.既而:不久,一会儿。
16.须臾、俄、俄而、有顷、顷之、少间、顷刻、少顷:一会儿。
17.寻:不久。
18.他日:以后。
19.将:方,刚才。
20.良久:很久。
21.尝:曾经。
22.既:已经。
23.素、雅:一向,平素,向来。
24.适:刚才。
25.卒:通“猝”,突然。
26.已而:过了些时候。
27.且:将近。
28.辄:立即,就。
29.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30.当是时:在这时
31.先是:这以前
32.尝:曾经
33.昔:过去
34.比、迨、逮、及、洎:等到
35.居无何:过了不久
36.当、方、会、适、属:适逢,正赶上
三十四、表刑罚的髡(kūn)、黥(qíng)、劓(yì)、笞刑、杖刑、刖(yuè)刑、膑(bìn)刑、宫刑、大辟 (pì) 、炮烙、汤镬(huò)、车裂、凌迟、腰斩、弃市、枭首、菹醢(zū hǎi)、极刑
1.髡(kūn):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qíng) :即墨刑,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
3.劓(yì) :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4.笞刑: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
5.杖刑: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
6.刖刑:一种砍掉脚的刑罚。
7.膑刑: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8.宫刑: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
9.大辟:是一种砍头的刑罚。
10.炮烙: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
11.汤镬(huò) :把人投入滚烫中煮死。
12.车裂:将人头、四肢分别栓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
13.凌迟:将罪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地死去的一种刑罚。
14.腰斩:将罪人从腰部斩断。
15.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
16.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出示众。
17.菹醢(zū hǎi):把犯人剁成肉泥。
18.极刑:分割肢体、零割全身的酷刑。
三十五、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 、指科举考试
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
登第:登科 ,科举考中(进)进士
进士: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
中第:科举考试及格
落第、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状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会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解元:乡试第一称解元
乡试: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三十六、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弁(biàn)、弱冠、免冠、跣(xiǎn)
1.纨绔(wán kù):古代贵族子弟穿的细绢裤。常用来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2.布衣:麻布衣服;平民,老百姓
3.履:鞋
4.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5.绶:丝带,常用来拴玉或印
6.冠:①是帽子的总称;古代的一种礼仪。②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7.冕: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8.巾:扎在头上的织物
9.弁(biàn):①古代用皮革做成的一种帽子;②男子成年加冠称弁。
10.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11.免冠:脱帽。常表示谢罪
12.跣(xiǎn) :赤脚
三十七、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1.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2.夷:东部少数民族。
3.戎:西部少数民族。
4.狄:北部少数民族。
三十八、表布匹的:
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xiāo) 、缣(jiān) 、绸、罗、缎、绮、纱、绦(tāo) 、缟、缯
三十九表、桌床的;
案、几、床(供坐卧的器具)、榻(床;几案)
四十、与马匹有关的:
马、驹、厩(马厩)、策、羁( 马笼头 )、縻(mí)(缰绳,捆,拴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驭、御、驾、辕、辙、秣(喂马的饲料;喂养马匹)
四十一、与水利有关的:
堤、决(疏通水道)、溃(水冲破堤坝)、溢(水漫出来)、涨、灌溉、涝(雨水过多,淹了庄稼)、旱、堰(挡水的低坝)、芜秽(荒废,杂草丛生)
四十二、与学校有关的:
庠、序、太学(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傅(辅导太子)。庠序泛指学校。
四十三、表年龄的:
襁褓(婴儿的被子)、孩提(刚会笑而处于提抱之中)、黄口(幼儿)、黄发(老年人)、垂髫(儿童或童年)、弱冠(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豆蔻(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而立(三十岁)、不惑等。
四十四、表祭祀的: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牢(牛羊猪三样齐全)、少牢(只有羊猪)
四十五、表古代赋税的:
赋、敛、课、调(征调)、庸(唐代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催科(催办缴纳赋税)
四十六、表军事行动的:
讲武(训练军队)、将(率领)、部(率领)、总统(总领)、禽(捕捉,捉住;战胜,制服)
四十七、表丧事的:
丁忧、忧、丁母忧、吊(慰问;悼念死者)、唁、縗絰(cuī dié) (用麻布做的丧服)、殓liàn (给死人穿衣,装入棺内)、椁(guǒ) (外棺,套在棺材外面的部分)、不豫(有病)、瘳( chōu)(病愈)、渐(病情加重)、大渐(病重)
四十八、表主管的:
知、典、主
四十九、表监狱的:
囹圄(líng yǔ)、狱
五十、表房舍的:
宇、舍、馆、宅、第、邸、庑(wǔ)、屋
五十一、表粮食丰收的:
丰、饶、赡、足、给、佚
五十二、常见的官名、官司府名:
4.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5.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6.主簿:秘书
7.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8.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9.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0.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1.待郎侍中:官庚侍卫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5.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16.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
18.翰林学土:管文件,图书,侍读
19.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20.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21.围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22.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23.还相:相当于宰相
五十三、表官职变化的: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3.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4.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5.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拙(黜)
6.表黑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juān)
7.表恢复的:复、还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五十四、其它常见字词:
1.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逸:马脱缰奔跑。
3.工:工匠;乐工,乐人;善于,擅长。
4.孤:幼年死去父亲。
5.阪:山坡。
6.课:按一定的标准试验,考核;
7.故事:按旧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8.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9.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10.檄(xí):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11.狱:官司、案件、监牢
12.按:追究、考察、调查
13.典:主持
14.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15.竟:结束、完
16.甫:才能
17.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18.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1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害
20.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21.僭(zè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22.白:告诉
23.遽(jù):急速、就、恐惧
24.延:邀请
25:省:减免、检察、官府名、探望
26.坐:因……而犯罪、因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