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奇才司马懿

修改于2022/05/23105 浏览九州阁文章集合
在那个风云聚汇,英雄辈出的时代。魏、蜀、吴三个国家,众多在历史上排得上号的顶级名将与谋臣们,拼得你死我活,最后却让一个不起眼的司马氏得到了天下。
有人说,这是因为司马懿是“属乌龟”的,他的寿命足够,他熬死了与他同一时代的能人。这当然也是一个理由,但是并不全面。
TapTap
当政治家提到司马懿时,说了三句话,直接点破了司马懿成事的秘诀:一,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二,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三,司马懿计谋比曹操高明。
一、“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
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叔伯父兄都曾出仕当官,他和七个兄弟在历史上合称“司马八达”,各自在官场占据了一席地位。
汉魏时期,因为选官制度的弊端,国家统治阶级上层,基本被士族所垄断。司马氏庞大的家族和他们的姻亲联盟,最后事实上控制了整个魏国。所以,这就是司马懿能发动“高平陵政变”的基础。
但是,光有了这个基础还不行。还得司马懿本人有智谋,否则他和他的家族早就被曹操铲除了。
所以我们看到司马懿一开始始终回避曹操的征辟,在家里装病。后来他当上了辅臣,在与曹爽争权时,他又装病。司马懿不光擅长装病,他还故意假装与妻子不和。
《世说新语》里面有一段提到司马懿因纳妾一事,与妻子张春华不和。张春华闹绝食,司马昭、司马师就和张春华一起绝食,这样司马懿才服了软。事后司马懿对别人说:我不是怕老东西死,我是舍不得我的好儿子。
TapTap
张春华和司马懿一样出身士族,她比司马懿小十岁。二人成亲的时候,张春华才十五岁,就可以为了帮丈夫瞒骗曹操的探子,亲手杀人。
司马懿和张春华的感情一直很好,偏偏要到司马懿准备发动政变篡位的时候,才“临老入花丛”一口气纳了两个妾,并表现出与张春华及两个儿子失和,这只不过是想转移世人的注意力罢了。
另外,单有智谋还不行,司马懿能成事,主要还是因为他在恰当的时候,坐到了魏国较高的位置。
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他就只需要练好“龟息大法”,发挥自己的“忍”功,把他的敌人全都熬死就成了。
二、“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TapTap
《三国演义》一百零三回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另一次交锋。当时司马懿父子三人中了诸葛亮的计,被困上方谷,几乎被火烧死,全靠天降及时雨,浇灭了大火。
于是司马父子三人退到一个军营,闭门不出。诸葛亮想激他出战,派人送女装去嘲笑他不敢出战。司马懿居然当场把女装穿在身上,走了一圈。
司马懿的内心当然是十分愤怒的,可是他的头脑却非常地冷静。因为他知道自己完全不是对方的敌手,被骂成女人,不痛也不痒,总好过出去白白送死。
他穿了女装,最后反过来打听诸葛亮的三餐饭量如何,然后马上就知道这位老朋友的来日无多了,这就是司马懿厉害的地方!
一个要成大事的人,能狠能忍。当上一时片刻的“乌龟”,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诸葛亮不如他的地方在于,他为了蜀汉呕心沥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
TapTap
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先保全自己,才谈得上实现理想,否则就只能“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三、“司马懿计谋比曹操还高明
曹操在拿下汉中之后,没有听从司马懿的建议直取西川,反而说出那一句著名的“既得陇,安望蜀”,指责司马懿贪心。
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刘备集团正处于一个爆发增长的节点上。司马懿提出这个建议,绝对不是出于一时的贪心,而是他素有斩草除根的之心,他不会允许潜在的对手存活。
而曹操却在明知他有“鹰视狼顾”之相,并且梦到“三马同槽”的情况下,让他活了下来。后来高平陵之役时,司马懿却没有这么仁慈,他果断地对曹氏赶尽杀绝。可见成大事的人,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
当然,曹操只是偶尔才表现出他仁慈的一面。尽管曹操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他远不如《三国演义》中那么“坏”。
TapTap
比如我们看他如何对待关羽,就知道他还颇有一些文人风度和品格。但是,司马懿根本不算文人,他就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人的成功,除了选对时机,站对位置,有可能还真的是因为活得够久。
司马懿的成功,占了天时、地利,还欠一点人和。他的智慧与才华在三国群雄中,绝非最出色的几位之一。他深知正面作战不是诸葛亮对手,所以有意避其锋芒。
于是“死诸葛”吓跑了“活司马”,最后“活司马”又拖死了所有的对手。我们通过他在上方谷一役中,打探诸葛亮饭量的事情,就可以窥见司马懿真是一个很懂养生的聪明人。
毕竟一切的权力、名誉和地位,甚至是“胜利”,都只属于“最后活着的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