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343 浏览综合
英明君王第二期,下期更新昏君第三期
10北齐齐宣帝高洋:北齐开国皇帝,也是北齐一代英主,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劝农兴学,编制齐律。其时,重用杨愔等相才,删削律令,并省州郡县,减少冗官,严禁贪污,注意肃清吏治;筑北齐长城四千里,置边镇二十五所,屡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出击萧梁,拓地至淮南。被称为“英雄天子”,为北齐一代英主,只不过后期饮酒过度暴毙了
9.晋武帝司马炎:开启了太康盛世,可惜这个盛世就如昙花一现
8.宋哲宗赵煦: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新党执政后,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后来新党内部分裂,使新法大受影响,党争愈演愈烈。 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可惜他25岁就没了
7.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大力治理了黄河,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军事上进行了军制改革,训练水师、分置边帅,可惜他被赵光义个货给砍死了
6.沛公刘邦: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统治基础。对外与匈奴和亲,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5: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起义军大破秦宫,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可惜被刘邦那个小人偷袭了
4:唐玄宗李隆基:开启了开元盛世,善恶分明,可惜后期太烂,最后马嵬坡前赐死杨玉环
3:耶律大石:他在西北“养兵待时”,联结西夏、南宋等国及西北各部对抗金朝,西辽的开国皇帝,耶律大石在艰难之中率众西征,于中亚开创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结合占领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西辽国家的基本制度,促进中亚社会发展与民族交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
2:吴越国主钱弘俶:懂得放弃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好帝王,从陈桥兵变之后,赵匡胤做强做大,已经逐步统一北方,这时候南边还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李煜的南唐,还有一个就是钱弘俶的吴越国,李煜抗争一阵,打不过赵匡胤,于是被ko。 但钱弘俶坐拥江南,家大业大,完全有实力赵匡胤碰一碰,但钱弘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决定,他放弃了自己的皇帝位置,放弃了吴越国的绵延传承,举国投降了。他举国投降,尊赵匡胤为帝,舍别归总,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士卒,悉数献给宋朝,促成中华统一。
而吴越国的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毫发无伤。
文治武功难免杀兄弑弟,文韬武略难免血债累累。
皇位,是多么的诱人,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再有易主的可能。
但钱弘俶却做到了。
做开疆拓土的帝王,做贤明聪慧的皇帝,做仁爱慈善的君主,都很简单。
但做一个懂得放弃的帝王,确是难上加难。
为了天下苍生和百姓,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帝位,哪怕是有战胜赵匡胤的可能,他也选择了放弃。
1:后周世宗柴荣:(951)年,后周建立,郭威委任柴荣治理澶州。他为政清肃,使盗不犯境。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 。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他要再早活几年,就没赵匡胤的北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