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世萌”才是最好的二次元“萌战”
2022/08/012088 浏览综合

夜間瀨玻璃丨文
“你知道吗?世萌要死了。”
2022年7月26日,在上海一个明媚的上午,一张满是字的截图带着一条死讯传遍了我所有的ACG群聊。没有什么骇人听闻的业界新闻,也没有什么光怪陆离的奇闻异事,连续举办了15载的萌战因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理由,宣布即将彻底停办。

世萌全称“国际最萌大会”,是一个面向全世界的日本动画角色人气投票活动,从2008年2月开始举办,一年一届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4年。

其前身“萌战”的出处则是日本的“萌え”文化,通过“萌”既可以用来形容角色的可爱,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角色的喜爱,不过这几年可以用来表达喜欢的词汇太多,“萌”与“萌战”也逐渐离开了大家的视野。
世萌是一个贯穿了御宅族历史的活动,没人愿意根据一张单薄的截图去判断它的未来。于是我顺着这张截图找到了百度世萌吧,通过官网进入了它的官方论坛。在论坛的首页置顶了一篇名为“2022赛季世萌前瞻”的帖子。

这篇帖子证明了截图的真实性,根据世萌运营组所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面临着没有足够人手与技术支持去支持萌战,虽然这些年萌战文化在逐渐回暖,但运营组已经没有能力再去长时间举办萌战,所以他们决定将2022国际最萌大会定为已知范围的最后一届世萌。

很快“最后一届世萌”的话题就流布于各大社交平台,成为新一轮的焦点。在B站话题中,我看到了不少人戴着话题标签,为所爱角色应援。他们的应援同样贯穿了历史日本动画,你可以在其中看到红极一时的阿妮亚,也可以从缝隙中找到曾经的萌王夏娜。

我从15年开始关注萌战,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将近7年,这段时间里我从一个不懂规则随缘投票的外围路人,变得开始热衷萌战,但我从来没有见到曾经有哪一届萌战会像今年一样如此声势浩大,当我把我所见所闻分享给世萌国内运营“星夜”时,他对我说:他也没见过。
国内世萌的主战场有两个,一个是用来投票的世萌官网,而另外一个则是用来给同好们相互交流的世萌吧。星野佬是世萌吧的吧主之一,也是现如今在中国大陆活跃于运营第一线的唯一一人。
相比“世萌吧搬运组”只负责一些搬运一些世萌官方的资讯,星夜作为中国的世萌运营直接参与进了世萌活动中。

他告诉我,“世萌停办”是运营组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作出的决定。
就如同公告所说,“世萌”对于一些运营成员来说已经不再是依靠热情便可以轻松支撑的活动,它并不年轻。在跨国的交流中星夜观察到一些活跃于世萌的运营成员并不像他一样是20岁左右的“Z世代”,而是早已步入中年拥有工作、家庭甚至经受病痛折磨的一批爱好者。面对需要长时间维护的网页与论坛,整个运营组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对于人手不足,星夜也表现出了无奈。世萌运营组从未考虑通过这个面向全世界的活动盈利,只会从用户的打赏中每年收取300~400美元来维持服务器的运作,这个建立在运营成员热情上的活动很难再扣除额外的预算聘请外包,只能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为爱发电。

世萌官网的捐赠名单,第1名是个冰菓厨
但另一方面,世萌作为全球萌战的代表需要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去公平公正地举办,轻易地吸纳外部成员很容易造成世萌内部的混乱,所以在新人选择上慎之又慎,能成为新鲜血液的寥寥无几。
同时,每年都会有人退出世萌运营组,爱与热情与梦想在现实生活的拷打下显得苍白无力,再加上每一年世萌都会因为萌战自带的对抗性而饱受争议,论坛贴吧充满攻击性的内容同样在一点一点磨灭着他们的热情。

对于星夜自己来说在国内运营世萌也并不轻松。就拿早年间在贴吧内组织筹备的各种吧刊打比,星夜在国内更多负责内容的翻译产出,以及世萌内容的规制。世萌虽然发源于欧美,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来自中国的投票却将近占领了票仓的一半,政治敏锐性的不同让世萌在中国很容易就被推上一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2020年对他来说就算得上多灾多难的一年。
2020年2月,堀越耕平在自己的代表作《我的英雄学院》中以731实验的施暴者为灵感给角色赋名,这件事很快在国内曝光,遭到了无数人的指责,相关作品也在之后全平台下架,但在欧美地区,《我的英雄学院》依然统治着当地动画。但作为一个面向全球的比赛,如何去妥善处理这些敏感问题是不同地区世萌运营所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同年6月,桐生可可关于“香港”的发言又在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此时hololive正在新兴的VTuber业界一家独大,世萌为了比赛的多样性正在筹备围绕“hololive”的表演赛,为了减少争议,星夜联合了一些国内世萌运营的参与者建议延后了这一届比赛,并且将圈层进一步扩大,将本身局限于“holo系”的比赛扩大为了面向全部VTuber的比赛。

这场表演赛最后由VTuber的始皇帝绊爱获得了冠军
但即使面对世萌可能会引起的各种争议,以及运营组内的人手紧缺,星夜也并不想简简单单地结束世萌,他告诉我运营组内仍有一批人愿意继续下去。通过他们的努力世萌的“死亡公告”从初版的“最后一届世萌”变更为如今“在没有得到超乎预期帮助的情况下,已知范围的最后一届世萌比赛”,给世萌的再办都留有了余地。
但与星夜想让世萌继续办下去的想法不同,在世萌吧中有不少路人看到世萌即将死去的消息都欢呼雀跃,在他们的眼里世萌早已与7年之前停办的日萌相同。
完全失去了公信力之后世萌不过是又一场藏于二次元皮下的尔虞我诈,一场颠覆了爱与希望的黑箱交易,除了激化不同粉丝间矛盾之外毫无意义的打榜活动。

有这种看法星夜并不意外,作为世萌吧的运营者之一,他可以理解这种想法的由来。
世萌是“萌战”的一个分支,从诞生之初它的对抗性就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萌”所代表的初衷会在“战”的对抗过程中被不断稀释,最后两败俱伤,这是萌战的原罪。

2002年,第一届萌战在日本2ch论坛中展开,彼时淳朴的爱好者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自己心目中最喜爱的Galgame女主角,这项有趣的活动很快被其他板块观察、效仿,最后在动画综合版生根,日萌萌战便由此成型,成为了当时全世界都会关注的大型活动。
但在关注度上升的同时日萌所需要承担的运营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规避“一人多投”的情况出现,萌战组织者建立了“code发行所”,网页会对电脑的IP和Cookie进行核查确认该机器在当天拥有投票资格,最后向参与者发行“投票码”,这项机制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刷票的存在,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造成了限制,但很快就有人藉由code研发出了用来迷惑对阵粉丝的「伪票」。

图源知乎@灵剑
日萌的投票并不透明,投票者并不能在投票过程中看到具体的票数,也不能看到票数的涨幅,只能等待日萌官方最后公布的成绩。为了帮助投票者,一些2ch的参与者自发制作了萌战用的得票计数器来方便萌战的用户,但遗憾的是这些计数器并不能识别伪票,所以很快就有人利用伪票对日萌进行“控场”,面对这种直接违背了比赛原则的「战术」,运营方却并没有像面对一票多投时那样推出解决办法,而是放任自流,很快伪票便衍生出了诸多玩法。
日萌开战初期曾拟定过三条萌战原则:
萌有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萌
不能因为自己的萌而去刻意否认他人的萌
赌上荣耀,为自己的萌投上干净的一票
但在伪票玩法喧宾夺主之后,三条原则彻底沦为了笑话。为了最大化伪票的收益,由同一个作品或者同一类作品集合而成的“厨团”也越来越多。
日萌中有一个“黑五类”的说法,描述的是在日萌开启后先后称霸日萌的五个阵营——“偶炮管蝉钉”,它们分别对应《蔷薇少女》《魔法少女奈叶》《旋风管家》《寒蝉鸣泣之时》4部作品以及钉宫理惠担任声优的角色。

多年的参赛经验让这些厨团研究出了可以直接操控比赛的恶劣战术,比如向对家灌假票营造出落后的假象,在最后形成反超,又或者在临计票时投入大量选票导致投票贴无法正常使用而重投,甚至还有不同势力互相合作将人气热门直接围剿在基础赛,来规避威胁。

在厨团的操纵下路人的选票不再重要,萌战的公信力也丧失殆尽,参与人数逐年减少,曾经声势浩大的日萌终于成为了2ch中尘垢秕糠的一个活动,在2015年划上了句号。

回到世萌,世萌为了更加公平的环境尽可能避免了1对1杯赛制的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繁复冗杂的联赛制,同一个角色在世萌赛程中可能会出现在不止一个赛程中,对于未曾接触过世萌的人或者刚刚接触世萌的人来说,过长的赛程成为了最好的劝退利器。

星夜也曾加入一些零散的厨团:第1次第2次厨团投票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到第3次第4次热情就会开始逐渐下滑,到后面几次就很难组织起来了。
虽然拉长赛程可以减轻厨团对于世萌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积极性较高的厨团来说他们亦有实力强抬角色,以此来稀释对方手中的散票,面对这些战斗力极强的厨团世萌运营组并没有能力去规制,一方面他们的投票合规,而另一方面也并没有使用赛场外的工具操控比赛。
星夜跟我说:“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虽然日萌、韩萌(基于韩国论坛举行的萌战活动)、世萌相继停办,但我并不认为停办是萌战的终点。
在世萌决定停办之后,运营组决定将此前因夺得“萌/燃王称号”而被禁赛8年的角色全部从冠军大赛中放出,让他们参与进最后一次世萌大赛之中,其中有菲特、炮姐这些已经解禁的,也有像加藤惠、雪乃人气一直居高不下的角色。

B站话题中将这最后一次萌战形容为“众神之战”,究其原因我想不是因为萌战赛制更加科学合理,而是大家对于这些角色的喜好从来没有变过。

在萌战中我也有支持的角色,分别是《刀剑神域》中的朝田诗乃,还有《春物》中的一色彩羽。
为这些总体人气不高的角色投票时,我总会觉得自己有一点残忍,对角色也好,对自己也罢。每一年看着他们入选,再在联赛中落入下风,最后在淘汰赛中面对望尘莫及的票数差距望洋兴叹。
但常年下来,关注点开始逐渐偏移到了世萌中的一些边缘赛事,很多陪跑角色在这些边缘赛事,这些「首饰赛」机会更多,竞争也偏小,参与投票的人可能不到一万,但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的萌战氛围却让我这样的外围爱好者颇为开心。

星夜说:他觉得萌战不会消亡。就如同早年在2ch在不同板块中分裂出各种不同的萌战一样,萌战的初衷从来都是“萌”而不是“战”,它代表了参与者的喜好,代表了他们愿意为角色发声的想法,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其实它们都是一样的。
在萌战概念被普及开来之后,国内大大小小也有各种不同的萌战。
根据活动区域划分有围绕后宫动漫吧展开的宫萌;扎根于百度中萌吧的中萌,基于澄空学园举行的澄空萌战,它们都与世萌、日萌相仿,票选出代表自己贴吧论坛的角色。

B萌其实也可以算作其中之一,但它基于商业平台面向的人更多
根据单一作品划分也有NGA举办的少女前线萌战,舰队Collection萌战和《碧蓝航线》在游戏内举办的人气投票。

根据角色之间的关系萌战同样可以继续异化,比如针对“百合关系”展开的百合会萌,或针对“挺好颜”展开的挺好萌。

我觉得萌战从来不应该是一个大众的概念,它应该是一个小圈子中繁衍生长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每个参与萌战的人都明白屏幕上虚拟的角色不过是商业运作下产出的一张张纸头,但是因为动画而被衍生出的情感,想将她展现给更多人的想法是真实的。

在采访的最后,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如果真的得到了超乎预期的帮助,那世萌还会继续办下去吗?”
星夜沉默了一会:“有这个可能,但……不会是明年。世萌在15年的运营时间里向‘战’走了太远,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好好休息一下,再认真考虑我们想要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萌战’。”
他停顿了一下。
“重新开始,有可能是世萌官网,也有可能只是在世萌吧里,但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声势浩大,因为萌战对所有人来说都只是一粒涓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