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熊讲故事 |快戳开看~这些开放世界的事你知道吗
哈喽各位好~
今天阿泽要给大家一个小惊喜
就是——
请来了我们的策划树熊
来给冒险家们讲!故!事!
聊聊关于开发世界的那些事~
大家好,我是策划树熊,负责《诺亚之心》的玩法机制和逻辑设定模块业务,很高兴能有此机会和大家聊聊游戏相关的故事,我们直接开始吧~
最近在论坛上看到冒险家们对开放世界都提出了自己喜爱的开放世界作品,同时也发现很多冒险家们对开放世界的定义也有各自的理解,懒惰如树熊的我也被冒险家的热议氛围感染。
于是
我让我的徒儿针对开放世界进行了一些资料的整理,让我们一起看看开放世界的一些经典作品!

科乐美开发的游戏系列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上个世纪——1986年
早在1986年,许多游戏就在游戏内加入了非线性玩法与“世界”的概念,如知名的《恶魔城》,但是呈现出来的成品与玩家目前认知的开放世界大相径庭,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游戏在当时是十分开放,能满足玩家探索欲的。
还记得2015年引爆E3的《莎木3》正式公布吗?

令无数玩家泪洒当场的《莎木3》
大多数玩家可能对《莎木》这两个字没什么感触,但是1999年《莎木1》的推出,对于游戏界的意义可谓是划时代的,也给当时体验过的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制作人铃木裕的理念十分的超前,打出了一个“free”的概念,希望可以在游戏内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真的做到了,《莎木1》不光拥有昼夜更替和天气系统,甚至还有日期的概念,每天发生的事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NPC的对话也会因此发生改变,这个工作量放在现在也难以想象,更别谈是几十年前。
但是最终《莎木1》的销量十分惨淡,续作难产,但其首创的QTE系统、招式的设计、地图的还原等依旧在游戏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玩家现在认知上的“开放世界”的特点为:主线弱化、大地图、细节丰富、自由探索、互动元素多等,这一概念始于2001年的《GTA3》。

在2001年,《GTA》系列首次3D化,给玩家还原了一个几乎以假乱真的城市,玩家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游戏中的地图还有大量鲜活的NPC,游戏的NPC也没有固定的脚本,会对玩家不同的行为做出反应;警察也会对玩家产生随机不可控的反应。

在2003年足以震撼玩家的3D世界
在这之后开放世界游戏进入了一段缓慢的发展期,这期间游戏在自由交互的深度上没有明显的进展,由GTA创造出来的开放世界模板也难以打破。
但依然有一些高度自由化扮演的游戏出现,主要是由B社提供的RPG盛宴。
如:上古卷轴3、4;辐射3等

被封为艺术品的辐射3
随着2008年《GTA4》的发售,引爆了玩家对于开放世界的热情,游戏厂商们各显神通,把“开放世界”这一游戏设计元素和各种游戏类型题材进行结合,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不仅限于RPG,ACT,FPS等均有涉及。

刺客信条Ⅱ—“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开放世界与潜行暗杀融合

无主之地
在开放世界中融合了第一人称射击FPS的元素和角色扮演
玩家在之后的数年内对于开放世界处于一个十分好奇的阶段,游戏制作者们也在竭力满足玩家的需要,但没能解决开放世界中大量无趣重复内容的问题,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公式化的开放世界”。

看门狗
育碧企图复制GTA系列成功的瑕疵之作

中土世界:摩多
瑕不掩瑜的作品
在2015年之后,玩家对开放世界游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厂商也在开放世界上进行着更精细的设计(剧情多线化、天气系统带来逼真的世界塑造)、融入丰富的小游戏玩法(昆特牌、赛马)、与环境和NPC的高交互(带来多样的完成任务/目标方式)等。
各类开放世界游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015年力压群雄,拿下TGA年度最佳的《巫师3:狂猎》
为代表的重剧情开放世界游戏

以重启后的《刺客信条》为代表的
历史题材高还原、环境高交互的开放世界游戏

以《荒野大镖客2》
为代表的极度拟真、电影化叙事的开放世界游戏
开放世界游戏的魅力就在于,无论游戏中我们是创造自己的历史,还是体验别人的人生,他都给我们提供了更强的代入感和更多的可能性,我是这个角色,同时我也是我,我想爬过这座山我就爬过这座山,我想任性的做一次与世界为敌的选择,那这一次我就抛弃了世界。每个人都能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一切都取决于你的选择,这就是开放世界的魅力。
以上就是今天树熊要讲给冒险家们的故事
是不是觉得意犹未尽
没关系!以后策划树熊还会带来
更多的开放世界的故事
各位记得多多关注哟~
今日冒险话题
你在开放世界中的独特体验
冒险家们快快来留言分享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