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深海队模组平衡性”的帖子,想延展一下
修改于2022/11/11970 浏览闲聊杂谈
从客观角度来说,深海模组和异格系统把本来不具备顶尖强度竞争力的几个深海队干员拉入了版本青睐的范畴,不一定是最优,但一定可用。跨度如此之大的调整,和绝大多数其他模组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讨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看到的是关于深海阵营剧情强度高所以这几个角色理应强这么个事。我个人观点是同意的,和白铁注定不强一样,但这不是出于游戏性的考虑。
游戏和剧情上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强度上的明显区别对待属于纯粹的商业行为。选择剧情靠谱阵营成熟的,无非是''文明的虚伪''和遮羞布。抛开已有角色不谈,阵营buff的成型是对强度平衡的系统性颠覆。深海全员模组不互通只给自己,一个个大概都是40~80分的强度/功能。问题是一旦互通,不管深海还是别的,就会比散装队多了一个永久成长点: 只要出新的阵营干员,就能持续叠加新的buff。当这点成为习惯,成为理所当然,新干员不出阵营天赋,就反而会被诟病被喷。导致的必然是数值膨胀,和对阵营/体系的期待,以及池子的骗氪营销。想组一个阵营队,那之后的该阵营就都得着手准备。想多做几个,那就抽的越多越强。逻辑是为了增加选择性和杠杆,让玩家有更大动机去抽一些单拎出来并不强势的角色,并且把抽卡资源分配给只有在特定配队里才会强过''泛用核心''的''阵营核心''。
换个说法。推王那个模组看着可有可无,但哪天要是真的多来几个“所有先锋干员各种buff”的模组,那推王真就又活过来了,哪怕蚊子腿,毕竟安哲拉再蚊子也带着呢。这类天赋一直都有,但并没有给的很系统,同职业的就业也有着比较明确的限制。如果攻回受回决战者哪天也拐起来,白铁牵头的五花八门工匠互相修改装置,召唤师陷阱师满天撒网,那可玩性确实丰富起来了,压力给到了抽卡这边。如果未来有一天,方舟选择给敌方加针对阵营甚至种族的限制条件,这个布局就真算是圆回来了。
问题是这种事情策划肯定是知道的,这种一看就打破平衡,甚至重铸新的平衡体系的决策也不可能是一个小策划组能决定的。再结合出于各种原因,主线从矿石病和感染者的讨论走向了泰拉种族和生物态危机的转型,罗德岛从制药公司往安保公司的转型,ss的系统性延续,矛盾点逐渐分散。只能理解为运营策略已经不再是慢热了,要开始加速前进。
鹰角没有天灾信使,而天灾随时降临。而离开这片大地前往天空之外是需要养分和资源的,所以只有牺牲。牺牲大群,牺牲深海巨兽,牺牲人类,牺牲驮兽。
一切为了生存,一切为了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