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巨乳的和不喜欢巨乳的,都得沉默?
2023/02/082039 浏览综合

近来游族的一款回合制RPG游戏《绯红的神约》突然间起死回了生。
这款去年十月开服的回合制RPG游戏一直维持着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在小规模的人群中默默苟活,如今却突然流量大增,水涨船高,初始号价格飙升,甚至有玩家一掷180金只为求购一个账号:

这位“利维坦”何以妙手回春?原因无他,实在是她太大了:

本身《绯红的神约》这款游戏的玩法可谓典中之典,就是相当标准的纸片人对撞回合制RPG养成游戏,典到我们放出一张战斗界面截图就能唤起绝大多数玩家死去的某些回忆: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这张突然出圈的角色立绘,《绯红的神约》多半只会慢慢走上二游定番的衰弱之路。
在这位角色突然爆火后,游戏贴吧内的两百人小群瞬间新增了一百多号人,(游戏的wiki群也来了不少),基本全是冲着这张伞吊蜜瓜来的,但淘宝虽然有能抽卡初始号,利维坦的限定池子却已经关闭,唯一的出路就只有角色初始号......这才有了玩家180求购利维坦账号的奇观。

不得不说,比起纯粹的大,这一“伞吊蜜瓜”的服装设计才是抓住玩家们的......心的主要因素,优秀的设计总是能引人注目,就像当年的赫斯缇雅仅凭一根蓝色丝带火遍全网那样:

但在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招来了大量的批判之音:


其实这样的声音并不少见,国内的另一款高人气手游《碧蓝航线》也经常面对这样的声音,其中的角色立绘画风是这样的(真的还需要我们介绍吗):


毕竟常有说法,嫌不够大就看《碧蓝航线》,嫌不够小就看......
什么,你说《碧蓝档案》?那游戏被韩国当局打成R18了,到现在都没翻身呢。

说来碧蓝档案这事也是着实委屈,原本只是《project seikai》(俗称啤酒烧烤)的歌词和谐节奏,结果由于啤酒烧烤作为一款一般向音游有着大量的受众,其中的部分玩家因对被审查心生不满而举报了一堆其它游戏,即所谓被票了也要开枪带死一个。而碧蓝档案......碰巧就被带死了。

无独有偶,有的游戏因玩家举报被当局审查,有的游戏因玩家不满,自己就把自己审查了个透彻。
一款即将推出的开发中手游《交错核心》,因玩家对卡池内的男角色心生不满,一波改动下来直接我杀我自己,删除了卡池中的所有男角色:

出于好奇,我们查看了一下《交错核心》目前为止的宣发图,发现这款游戏对自己的目标受众定位确实......非常明确:

也难怪玩家们会希望删除卡池中的男性角色了......
不仅《交错核心》,隔壁运营已久的《无期迷途》虽然在内测时也有类似的男角色节奏风波,却一直坚持到了公测,着实勇气可嘉——然后直到现在都没再出过男角色(狂级)。
不仅是舆论的风浪,更多的还是流水的考量。毕竟无论如何,还是钱包最重要。那么,男角色难道就一定人人喊打吗?去年流水13亿的《光与夜之恋》有话说。

(看到图中最右侧的的小盒子了吗?那是草莓味带珠XXXL尺寸的......)

身为鹅厂推出后一路爆火的乙游(流水)老大哥,光夜的玩家战斗力一直不容小觑,不仅出钱痛快,出警也同样迅速的不行。
话说回来,乙游的条条框框本来也挺多,近年来更是出现了所谓“国乙法”,看得人眼花缭乱......


——好了,好了,停一停,别再发散了。我们只是想快乐地玩游戏而已。
每个人都这么说着——我们只是想玩得开心,仅此而已。
可是,我们真的有在变得越来越“开心”吗?无论是怎样的游戏模式,放在手游这一持续运营的框架下最终都会演变为日复一日的任务日常。再有趣的新模式,再优秀的新玩法也会被熔融、压碎、解构,最终演变为无意义的折磨。因此,真正能留住二次元手游玩家的,从来都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正如他们所说,是对游戏中角色、剧情、美工、整个世界的热爱。是这份热爱真正留住了玩家,是这份热爱让玩家甘愿忍受枯燥,重复着打卡上班的游戏日常,同样也是这份热爱让玩家们获得了快乐。
那么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有在变得越来越开心吗?

对手游玩家而言,手游早已不能算是游戏,而更应算是某种文化认同,某种身份与圈层的定位。
正因如此,当我们在讨论二次元手游时,我们在讨论的,归根结底应算在讨论某种新生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们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现实与网络的界限也开始逐渐模糊,衣食住行在网络、学习考试在网络,人际交往也在网络。
于是圈地自萌的现象开始越来越普遍。喜欢**的小圈子、喜欢萝莉的小圈子、男性向的小圈子、女性向的小圈子......我们开始这样形容一件事的影响力:出圈。因为出圈了,所以喜欢的**会被出警。
因为出圈了,所以喜欢的游戏会被举报。为了稳固圈内的人心,所以我们会删除圈内人不喜欢的角色。为了稳固圈内的人心,所以我们要排除掉那些擅自进入圈内的圈外人。因为......所以......

当然,也同样有着包罗万象,同时照顾着各种小圈子玩家的大集合,即所谓“一般向”手游。它们有着更高的热度,更高的产出,更高的人气与用户群......以及更高的流水和更高的争议性。


这也是我们总会在一般向游戏中遇到更多矛盾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一般向游戏所具有的文化包容性并没有让氛围变得更开放融合,而是在游戏中继续细分出了全新的小圈子,玩家们互相看不顺眼,都希望游戏公司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营游戏,试图将整个游戏驯化,圈定为自己的所有物,自己双手的延伸。
这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想法,本质上完全符合传播规律——网络环境逐渐发展,信息传播总会变得随意、盲目又激进。
游戏公司为了营收与话题,当然会试图扩大自己作品的受众面,否则《崩坏3》就不会再三试探玩家能不能接受男性女武神,市面上的“一般向”游戏也不会越来越多。
尽管如此,玩家群体的圈层化与复杂化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庞大的文化树总要茁壮生长,总要无可避免地分出一个又一个枝杈,网民们在末端编织出一个又一个茧房,有何不可?
几乎所有一般向的游戏都无法避免这个问题:玩家想教官方做游戏,官方想教玩家打游戏。如何在小圈子与大趋势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个一般向游戏都在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做得好就是两面通吃,做得不好就是两边不讨好。
或许到了最后,游戏文化终将演变成超市里货柜上形形色色的商品,逐渐细分成不同的类型。玩家们守住自己小圈子内的一方净土,让贫乳的归贫乳,**的归**。你有你喜欢的女角色,TA有TA喜欢的男角色;你喜欢**,我喜欢贫乳,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吗?
自由发展本该是好事,互相攻击的事件却越来越多。
圈子越来越细,出圈的定义也越来越模糊,圈子与圈子间互相倾轧,两辆泥头车在高速公路上正面对刚,最终得到的只有同归于尽的下场。
我喜欢贫乳,你喜欢**;我看不惯你喜欢**,你不理解我喜欢贫乳。
捂着对面的嘴,高喊:
谁在让我们沉默?

灵感来源:
[1]崔楠, 苏文颖.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环境下公众的从众心理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3月20日, 40(3).
[2]王慧颖. 女性手机游戏中的女性形象批判[D].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19年3月26日.
[3]情报姬. 干翻了韩国游管委的《碧蓝档案》玩家,没能改变自己是R18游戏这件事[EB/OL]. 2022.11.13[2023.2.8].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73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