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冲击玛娜希斯回响论坛舆论生态——实战篇(一)

2023/03/11405 浏览综合
        笔者认为,“后真相”冲击玛娜希斯回响论坛舆论生态——“理论篇”与“实战篇”,是本文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共建篇”,负责为理论篇与实战篇提供背景事件的全局性描述。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在现实生活中以更为全面的视角分析问题,主动参与读者个人所在生态圈内的共建。
基于逻辑 还是 基于立场?
好好玩游戏 还是 “拿住官方”?
        它们的区别其实挺大的。深刻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现实生活中辨别消息源,分辨“后真相”,做出理性的决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理论篇中,笔者就提到过:笔者发现可以通过虚构捏造曲解消息源原文、恶意嫁接多组消息并建构“后真相”、语言挑唆制造对立情绪、给不良信息大量点赞转发、高频次无依据散播负面消息这几种手段,构建“后真相”。
        在理论篇的结尾,笔者还提到过如何看待第一印象:“最后,在笔者看来,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要急着站在第一印象所形成的情感、观点与立场上急匆匆地下结论。而是更需要站在全局角度考虑,让子弹飞一会儿,去思考如下问题:
1.消息源在哪里?
2.消息源曾经发表过哪些观点?
3.消息源持有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4.如果按照第一印象所得到的事件发展逻辑,全局发展逻辑运转是否畅通?
5.如果替换了某个主语谓语宾语,是否仍在世界范围内满足公序良俗和最低的法律标准?
6.是否满足您和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
        笔者留意到,在笔者撰写全文期间,明明已经提到过:“如果不认同笔者的观点,也请带好对您认为观点不同意见的引述、您的论点和您的论据,友善地在楼下评论”,但还是有某些物种莫名其妙地前来送素材。笔者就从这两条质量低劣的素材为主干,在实战篇仔细观察一下某些物种之前是怎么构建“后真相”,利用部分玩家曾抒发过的情绪,进一步误导更多玩家的:
素材一,连收发双方的信息都拿不出就无端虚构“收钱论”,语言挑唆制造对立情绪:
TapTap
素材二,无依据无同类竞品对比就散播所谓“小破游”,语言挑唆制造对立情绪:
TapTap
笔者就在这里从其中一个角度思考,尽管这两组素材是针对笔者的,但不要急着喷那两个物种,先站在全局角度,让子弹飞一会儿,思考前三个问题:
1.消息源在哪里?
2.消息源曾经发表过哪些观点?
3.消息源持有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素材一来自https://www.bigfun.cn/post/2144602的8L回帖
素材二来自https://www.bigfun.cn/post/2150731的5L回帖
进入素材一的主页:https://www.bigfun.cn/user/31007793/theme
TapTap
TapTap
这两个物种的主题帖与回复帖并未追加各自“收钱论”“小破游”的论据补充,看起来消息源在哪里?的疑问并不足够有说服力。
再关注一下消息源曾经发表过哪些观点?随意地地往下翻一翻: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TapTap
好家伙,这两个物种曾经发表过的观点,已经表明基本立场了。
素材一目前看起来不够活跃,不过看起来素材二搞颜色革命,语言挑唆制造玩家与玩家,制造玩家与游戏团队的矛盾,早就驾轻就熟了:
TapTap
TapTap
人家玩游戏钻石被吞了,心急火燎地发网上倾诉,哪来的物种骂人家智障帖子?
嗯,开始有点意思了。正好还有一个“拿住官方”的主帖https://www.bigfun.cn/post/2087206
TapTap
TapTap
看吧,“拿住官方”这4个字用得多么轻松?网络实名制下就真的有物种敢搞颜色革命。
搞了颜色革命,还跑回这款游戏舔着脸接着玩接着找个新社团?
TapTap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哪个女孩子会看得上这个只喜欢玩不喜欢过脑子的物种?嗯,00年的男生,有什么好的不去学,学怎么挑唆制造对立情绪?学怎么高频次无依据散播负面消息?学怎么搞颜色革命?就这么想当A4纸?你TM要当你自己去当,少TM祸害其他正常人。https://www.bigfun.cn/post/2011765
TapTap
        刚开服的时候,针对“饿狼传说”的风波,起码还有玩家能有拿得出手的补充说明。参考:https://www.bigfun.cn/post/1849616 。而笔者展示的这两组素材,除了无意义的情绪发泄,用老套的手法引导其他玩家的第一印象,进而引发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对立,还能拿得出什么有理有据的补充说明?
        既然前三个问题思考过了,这两组素材所展示出的结论,并没有追加其他补充说明,明显是无根之木。这两组素材的原作者仅仅是狺狺狂吠而已。再加上之前两组素材所展示的基本立场,笔者认为,接下来的其他问题,比如:
4.如果按照第一印象所得到的事件发展逻辑,全局发展逻辑运转是否畅通?
5.如果替换了某个主语谓语宾语,是否仍在世界范围内满足公序良俗和最低的法律标准?
6.是否满足您和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
就没必要再浪费时间给这两组素材了。通过这两组素材的消息源展示,就大概能判断这两个物种的处世之道了。
         “饿狼传说”的风波过了吗?笔者认为应该是已经过了,该修复的BUG应该修复了,该发的道歉发了吗?发了。就是晚了几天,这个效应同样满足六、“后真相”冲击玛娜希斯回响论坛舆论生态——理论篇的三组负责辟谣的热搜,其热度总和赶不上第一时间负责造谣的热搜。直播该道歉的道歉了吗?道歉了,看了那场直播的玩家们都应该感受得到。
        但一码事归一码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在总结篇已经提到过“对于营造‘与玩家共建游戏’氛围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准备不足”了。但如果仍然抱着所谓“拿住官方”的思想,具体以虚构捏造曲解消息源原文、恶意嫁接多组消息并建构“后真相”、语言挑唆制造对立情绪、给不良信息大量点赞转发、高频次无依据散播负面消息这几种手段,构建“后真相”。再通过大量高频次转发被恶意构建出来的“后真相”,让众多受众者更新各自的第一印象,快速形成情感、观点与立场。并通过互联网,利用一个个再构建的、对事实进行重新包装的、隐蔽地设置观点性而非事实性议题的后真相,放大和强化某种情绪或偏见,推动颜色革命的手法。在短线周期内搞极限施压以获取某些收益。从长线周期来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对整个游戏生态上的所有人,包括但不限于众多玩家,众多游戏开发团队,背后的股权投资人和运营商,潜在的新玩家等等,都没有任何好处。
需要监督吗?非常需要。但如果监督的力量过了头,缺乏管控,会发生什么?“拿住官方”
因此,基于逻辑 还是 基于立场?就事论事,分清楚它们的区别,并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好了,最后回应一下世界蛇攻略组的关切:
TapTap
        笔者知道,你社团参与了角色强度的测试,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绝大多数玩家都看得到。但不幸的是,笔者认为,你社团部分成员的一些不够全面严谨的言论,恰好给了本章素材二的https://www.bigfun.cn/post/2087206 推动颜色革命,提供了借题发挥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笔者这就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有限时间内,居然让火斧与小红帽竞争BOSS有限的血量:
TapTap
TapTap
        这两张截图,能清晰地表明,单位时间内火斧输出远超小红帽和红莲。BOSS的血量是有限的,把BOSS的总血量比作一块大蛋糕,其他角色占了更多的输出,分到了更多的蛋糕,小红帽的输出量自然就少,分到的蛋糕就只剩一小块。但按你们的说法,小红帽输出量很菜,为什么让火斧和小红帽在同一场合竞争输出?笔者反正是没看懂这段比较的逻辑。
        要测小红帽手控输出强度,麻烦多来几组测试用例,麻烦把小红帽和其他输出角色分开测评,其他两个非主控角色的所有结晶位全部空置。
        此外,真的有必要不顾角色共有的天赋能力,把每个新推出的角色形态都炒作成输出足够高,比如小红帽?每个新推出角色形态的输出都做得足够高,其后续影响已清晰地表达在四、怎样的平衡才算是大众都能接受的平衡?,至于是否有必要把每个新推出的角色形态输出都做得足够高,笔者已清晰地表达在三、输出角色真的越多越好吗?如何看待辅助角色?,不再赘述。
例子二,纠结土弓的得意技冷却时间长短,忽略了大局观问题:
        假如土弓的得意技冷却时间真按照你们的要求修改到7s,而不是维持目前的10s,基于小红帽强度的风波已经吵翻天了,如果把土弓得意技冷却改短了,变相再加强土弓,会不会继续引发其他角色强度参考土弓加强的新一轮争吵?
        至于土弓的得意技冷却时间,到底多少才合适?需不需要把精度变为0.1秒,通过增加精度的方式,减少每个角色形态的输出量波动范围?如果增加了精度,会不会继续提高各位玩家设备的运算量,造成更严重的发热或闪退?笔者也不知道。笔者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模拟一套全角色形态强度的数学模型与大量的脚本测试用例。但最起码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维持目前的得意技冷却时间10s,不至于把全局参考的远程输出系的锚定输出量波动范围再次大幅度改动,有利于今后新角色形态推出前,从一组稳定的锚定输出量参考系中定位某个合适的输出范围。
        正因为小红帽强度讨论的风波,以及以上两组例子,笔者认定以上两组例子是基于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基于逻辑考虑问题。因此在总结篇提到:“同时也认为,过往对于角色新推出之前,仅让一小部分玩家在测试服参与测试的模式不可持续!这个观点始于从水剑新推出时仅让一小部分玩家参与游戏角色强度直播连麦的评价,在这段周期内玩家群体并未探讨出若干种绝大多数玩家共同认可的平衡度评价方案,直到小红帽新推出后论坛上激烈地讨论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犬酱组官方面对着部分玩家的诉求,抬升了风枪萨拉、水剑米尔德里德的强度。那么水剑之后的新角色形态,比如学姐多洛提亚、小红帽塞纳菲娜、土龙米埃尔等角色形态的输出量,也得做相应的提升调整,对标风枪萨拉与水剑米尔德里德的强度。基于这个背景,以及刚开服“饿狼传说”风波的背景,顶着舆论压力大力削弱部分角色强度,重新回归所有角色相对的平衡,明显就是非常冒险的举措,笔者非常不看好。
        那后续怎么办?不管是沿袭目前部分玩家的诉求,把未来新角色形态的输出都做得很高,给萌新发福利,部分玩家的反馈怎么高兴怎么来?还是需要额外更长的一段时间,构建所有角色形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强度成长曲线模型,通过形态精通、五星武器、专属结晶、还有别的笔者想不出来的潜在手段少量抬升部分角色强度,和更大幅度抬升BOSS强度,重新做出合适的区分度,以软着陆的方式从全局的角度重新构建所有角色强度与BOSS之间的再平衡?(笔者认可这种方式,也许有更灵活的方式笔者水平所限想不出来)还是别的什么方式?犬酱组总有他们的想法和智慧,犬酱组也需要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去执行他们自己的想法。
        一旦犬酱组与你社团参与角色强度测试的成员,对大局观的理解、对角色强度的理解、对“怎么样的游戏算好玩的游戏”的理念有了很大冲突,那怎么办?基于小红帽主C强度期望的过度解读与炒作?那总不合适吧。所以还是要接纳目前能力的不足,并摆正心态。理解不了的,还是在执行中理解吧。或者轻松点换个游戏换个心情也不错。至于最后的结果,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会有正相关的反馈的。
        笔者的所有反馈建议全靠客服传达,也没有与犬酱组交流过。也不知道在行业内,设计角色并确定角色形态初始强度的方式,是否依靠专业的数学建模分析,和大量不同组合测试用例的脚本测试;还是单凭敏锐的直觉,再加上一次又一次地机械化测试;还是其他的什么方式组合运行。笔者不太确定犬酱组的团队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专业能力能否撑起一个大的商业项目的良性运转。但笔者能肯定的是,你社团参与角色强度测试的成员,专业能力并不足以撑起专业角度下某个角色形态的设计与强度评测,就更不用说把单一角色放在大局观上,放在项目整体生命周期的运行上了。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有机会进入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有真材实料的团队并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生命周期的其中一部分参与实习,其实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大厂的实习门槛,其实一点也不低。笔者认为,尤其是新人和实习生,还是先做好适应,摆正在团队中的位置,向行业更优秀的人学习更合适一些。
        花了大钱,想要更好的游戏体验很正常。但如果“养服大佬”的专业知识和所提出的建议,并不足以支撑游戏的长期发展,那该怎么办?笔者个人认为,要想吸引更多玩家,并“伺候好养服大佬”,还是要从实践出发,基于逻辑考虑问题,尊重专业性,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不能盲从“养服大佬”的所有建议,尤其是涉及到影响游戏全局角度的关键性建议。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在游戏里面做出足够明显的区分度,不经过一定的原始积累就轻轻松松地打出高额伤害,那么为游戏所撰写的攻略又有什么价值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