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境界线——乱星港

2023/3/15123 浏览同人创作
乱星港
[starry port]
【其他名称】:帝国第105中转站,繁星港,星光港
基本概况
【主要城市】: 伊卡利亚①,海姆达尔,潘托城
【主要种族】:人类,亚帝利人,赛博人,新罗姆人,哈涅人②。
【主要势力】:兄弟会,哈涅人,星际海盗,新罗姆人舰队,织火者教会
【运作方式】:城市自治
【陷落时间】:帝国历220年12月18日
星港前身
乱星港的前身,是帝国的第105中转星,主要职能是帝国用以存储以及运输μ星区及附近航线开采及转运的稀有金属、矿物、生物样本材料等资源。虫潮爆发后,μ星区所属的部分运输舰以及军队被调转至战争前线。此时,以分散在μ星区附近的的流犯,星际海盗团伙迅速集结了一支联军迅速洗劫并占领了偏远帝国中心的105中转星。①
帝国历220年12月17日,森王町失守,次日105中转站被星际海盗,兄弟会等势力组成的联军迅速占领。在经过商讨后,这些势力决定并炸碎了105中转星附近的数颗小行星,在人为干预下,行星的碎片,在乱星港前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小行星带,从而成为了105中转星天然的屏障。
自此105中转星正式更名为乱星港,而那片横跨于星球前的小行星带,也被称为乱星海。
内忧外患的帝国并没有选择夺回乱星港,更何况,在105中转星陷落之时,未必就没有帝国高层的包庇与干预。
城市建设
105中转星星体型十分巨大,然而105中转星55%的表层结构为冰层,并且星球表面有着风暴等极端自然现象。并不适宜建设城市。因此,不计算105中转星早期建设的运输基地外,在帝国历220年-229年之间,仅有五座城市被建设成功。
在五座城市中,哈涅人建设的城市以商业为主体,兄弟会建设的城市则具备一定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105中转星的行星轨道炮由兄弟会负责。罗姆人继承了星港前身的运输职责,105中转星的运输基地也由罗姆人在其他四座城市的监督下管理。剩余的两座城市则由部分星际海盗,流匪势力,帝国反叛组织,以及某些不被帝国承认的宗教势力联合建立、管理。因此城市相较于其他三座城市显得尤为混乱。这两座城市主要进行货物走私,帝国管控武器贩卖,人口暗杀,甚至是人口贩卖等一系列灰色活动。五座城市相互联通,各城市的居民能够前往其他城市,而由于风暴的侵扰以及地上交通的不便捷性,城市的物资运输则由地下交通来完成。
105中转星环境不同于迦南之环等宜居星球不同,极端的自然现象使得105中转星的开发异常困难,在效仿105中转星的运输基地建立了“天穹”防御系统后,几大势力才拥有了在这风暴多发的星球上建立城市的资本。而天穹系统高额的造价以及不菲的能源支出,使得许多早期占领105中转星的势力没有在此长期停留的打算,仅有为数不多的大型势力选择在此长久发展。
而相较于地面城市的建设,几座城市似乎更热衷于对地下城市的扩建,毕竟相对于“天穹”庞大的能源支出,对于地下城市的建设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
城市管理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在星港中,哈涅人建设的伊卡利亚城、新罗姆人的海姆达尔城,以及兄弟会建立的潘托城。这三座城市都有着相当完整的法律③。在哈涅人重新拥有迦南帝国的实际政治地位之前④,任何发展的机会都不能放弃。潘托是兄弟会的工业城市之一,海姆达尔城也是罗姆人重要的据点之一。所以城市法律不可或缺。而另外两座城市至少能为它的管理者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因此两座城市虽然略显混乱,但依旧维持着某种秩序。因此,整个乱星港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混乱无序。
交易中心
乱星港的出现,填补了μ星区黑色交易中心的空缺,大量在以前找不到卖家的黑色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涌入了星港。
一时间,在乱星港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在乱星港,除了凯撒的位置,没有什么是用钱买不到的。
这个说法自然是夸张的,但也并非无的放矢,在225年时,七艘帝国诺瓦兰级主力战舰,在被拆解后悄然运输进了潘托城,这几艘战舰为兄弟会的研发中心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资料⑤。
而且两年后,在227年,在事情败露后,震怒的凯撒对帝国舰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洗,并且借机铲除了许多议院以及至高院的暗线。
①哈涅人的城市伊卡利亚城名取自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之子伊卡洛斯的坠落之地,意为折翼之城,寓意为向往自由的城市。
②乱星港的这一支哈涅人并没有参与105中转星的攻占,但在经过多方商议,以及付出了一定的利益之后,105中转星的多方势力允许哈涅人建设自己的城市。
伊卡利亚城的表面统治者是一名叫做威廉的人类,而它实际的统治者则是哈涅王族的一位成员。
③详见221年7月9日颁布的《伊卡利亚城市宪法》,221年7月12日颁布的《伊卡利亚城市法》,以及221年7月18日颁布的《伊卡利亚城市公民法》。
④详见《迦南帝国种族自治法案》。
⑤关于《AS75战舰走私案件判决书》
------------------------------------------------------------
■■■■■■■■■■■■■■■■■■■ ■■■■------您的访问权限不足-----■■■■■■■■■
■■■■■■
■■■等11人,于223——225年间以职务之便,以战舰受损严重,修复成本过高为由,使■■■号,■■■号等7艘战舰提前退役,并将拆解后本应由军部回收的战舰部件重新组装,贩卖与兄弟会等反动武装。277年7月,本院正式审理此案,现已审理完毕。
审理结果如下:
■■■■■■■■■■■■■■■■■■■
■■■■------您的访问权限不足-----■■■■■■■■■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