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镜下的食脑虫
修改于2023/03/19431 浏览综合
电子显微镜下的食脑虫。
福氏耐格里变形虫(Naegleria fowleri)并非阿米巴原虫,但由于其在环境适于生存时,会以类阿米巴的状态存在,故被广泛误认为是阿米巴原虫的一种。俗称“食脑虫”。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淡水和土壤中。常见于25℃以上的温水环境,在约42℃时繁殖力最旺盛。河流、湖泊、温泉、不卫生的自来水等地方,都有可能出现它们的踪影。
人在江河湖中游泳、跳水时,在偶然的几率下,譬如呛水,福氏耐格里虫就有可能会进入鼻腔,由于找不到其他食物来源,福氏耐格里虫便会沿着嗅觉神经透过筛板中央的缝隙进入脑部进而引发“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phalitis,简称PAM)。
初期症状可能包含头痛、发烧、恶心等,晚期则会出现颈部僵硬、思考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平衡感、癫痫、幻觉等。症状通常于受感染后1-9天内出现,一旦症状出现,患者通常会在两周内死亡。“食脑虫”(brain-eating amoeba)由此得名。
国内参考案列:2016年8月14日,深圳一名43岁男子在景区玩水。19日开始头疼咳嗽。9月3日死亡。经检验确认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脑膜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