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练到漂流,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想去BW?
2023/07/24136 浏览综合

夜間瀨玻璃丨文
01
几乎没有人敢吹牛,说自己能在一天内把BW(BilibiliWorld)逛明白了。
如果给今年BW安排个第一印象,那就是“大”和“多”,二次元特种兵回家之后都是腰酸背痛。就算第一天大雨磅礴,几千人淌水出展馆,也没有浇灭大家参加BW的热情。

今年BW一共设置了5个场馆,贯穿了9个完全不同的主题,安排了无数的互动活动、现场节目,塞满了整本场刊。
其中不仅有惯例的大小游戏厂商推出现场试玩,也包括了一些相对冷门的品类,像猫耳FM为女性玩家制作的全新广播剧,PTCG这样在国内新兴的卡牌对战也有对应的展区。这让“日行上万步”,根本无法应付每个项目都深玩。

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把BW当成是B站举办的普通漫展,将它与其他国内知名的同人展并列在一起。但这样的比较其实并不恰当,即便以展会的形式举办多年,BW依然保有自己的特质——各种年轻文化的宽容性。
02
回到今年的展会。硬要做个类比的话,BW 2023的组成更像是东京动漫展览会,是由不同厂商参加,所形成的一场大型集会,只不过相较于纯粹的商业展览,BW又在现场中表现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在BW,你能感受到很多平常在线上或者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的热情。
你可以在《蔚蓝档案》的展台,看到大家戴着纸袋头套,搓着银行不妙曲,拿着喷钱枪在舞台周围欢呼;

也可以在「暗影精灵」的展台,找到国内风头无两的《无畏契约》选手康康,和他一起开黑,或者单纯地在台下放肆地喊几声“老公”。

当然,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漫展还能参加二次元音乐节,在BW的搭建的舞台下,等待G团,蝶团,milet,Liella!的演出,然后和粉丝们一起掏出荧光棒,去尽情地感受这种线下打CALL的狂热氛围。

在BW,热门IP与冷门细分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它足够包容,容得下新鲜事物的加入,容得下不同文化的碰撞,所以BW不会让任何人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方寸。
但这对于BW来说还远远不够,它想要实现的,明显还有更多。
这两天时间,我逛遍了BW大部分展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主题分区中,我注意到了一个在其他以动漫内容为主的漫展上很难看到的分区,叫做“模魂英雄”。

展台上的高达模型
正如分区名“模魂英雄”一致,这个分区其实完全垂直于国内的“模玩”文化。



@RAY的模型世界
在B站,你可看到各种各样有关模玩的视频,它们有的是单纯拼厂商模型,有的会在厂商模型上进行二次加工,还有的则是纯粹的DIY,结合自己对于模型的理解,独立造型,铺色……
这些视频有不少动辄百万播放,引起近千人讨论,但是它依然没有改变“模玩”的性质,它还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的积累,需要一个人长时间专注的娱乐。

@RAY的模型世界

@绝斥深红
“模玩”这种特殊的性质,让它在更大圈层的SNS上鲜少有人讨论,大家往往都是盯着模型上下翻飞的价格,心惊肉跳;而在作品这方面却大多寡淡,往往是在赞叹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至于那些更加偏向工艺的,与“模玩”相关的讨论,最后也大多被拘束于更加私密的群聊,不被外人所知。
而BW在这样一个小众的主题分区中,插入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节目,分别是“胶佬工作室”以及“模王争霸赛”。
“胶佬工作室”可以说是半档子访谈节目,B站官方找来了站内模玩区的UP主,将很多在SNS上鲜少出现的讨论,搬到了这期节目上;

之后举办的“模王争霸赛”更是依靠作品,为这一亩三分地吸引到了相当的关注度,甚至有不少路人会特意邀请伙伴,来一同参与其中。


我想“模魂英雄”就是BW的一个缩影。
它给很小众爱好的同好们搭建了一个没有隔阂,可以随意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与UP主交流自己的经验心得,可以轻松地与同好分享自己制作模型的经历。


同时,BW也没有停留在模型的展示,也将“模玩”的有趣之处进一步放大,让争霸赛这种碰撞火花的活动,依靠展台上那些不一的作品,吸引到了不少感兴趣的围观路人,将属于“模玩”的兴奋与快乐,传递给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
03
与“模玩区”相仿的事情,同样发生在隔壁的另一个场馆,在“桌游区”同样聚集着这样的一批因为兴趣而走到一起的人。
抛开那些传统的桌游,在这个“一起桌游”的分区中,“对战”才是主旋。
提到“线下卡牌对战”,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刚刚闯进国内的“PTCG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其实我在桌游区第一时间注意到的,并不是宝可梦卡牌,而是一张《赛马娘》。

至于在我抵达桌游区的时候,我所见证的第一场对决更是微妙,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所目睹的对决双方分别是“赛马娘”以及“五等分的花嫁”。

我有点惊讶,他们告诉我,这两副牌其实都是其中一位玩家的收藏,至于两人一开始也并非朋友,刚开始只是凑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桌游,之后就突然因为话题的展开,开始了这样一场莫名其妙的“对决”。

而在桌游区域向后100米,BW设立了几个纯粹的对战区,用来进行它们自己筹备的卡牌比赛。
这片对战区覆盖了从游戏王,到宝可梦主题的PTCG,再到海贼王主题的OPCG,以及数码宝贝主题的DTCG四个或火热或冷淡的卡牌对战项目,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每一个对战区域都被参赛者塞得满满当当。

这种事要是放到平常,真的很难见到。
大家常说打游戏的最高配置,就是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而线下的卡牌对战明显需求配置要更高一些,它还需要你的好友在身边,除了相同时段的空余时间,还得要求你俩约定在某个地方线下,想想都感觉难。
得益于游戏王,PTCG两类卡牌各处线下道观的开设,国内卡牌对战环境还不至于显得逼仄,但这些也没能很好地缓和OPCG,DTCG在国内尴尬的受众问题。
我和其中不少朋友聊了聊,不够大众,很难开办主题道观,很难将同好聚集起来,正是这些冷门卡牌对战需要面对的问题。

也正是看到这些玩家希望有更丰富的比赛,希望遇到更有趣的对手,BW才考虑专门搭建了卡牌对展区,在漫展打一天卡牌对战成为今年很多人特殊的体验。
在对战区待的久了,你会发现有不少人会在比赛结束后,依然在对战区和陌生的同好玩牌,没有讲求胜负之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的内容也逐渐变多;
有时候还能见到不同卡牌的玩家熟练切换自己的卡组,上一秒还在PTCG打的火热,下一秒就到了DTCG分区熟练地掏出自己的卡组,来一场崭新的对局。

就像“模玩区”一样,“桌游区”所呈现出的更多是一种文化的生命力。这片区域不仅仅承载了多种题材不一的卡牌对战,还同时承载了玩家们对于卡牌的喜爱,热情。
在BW这个舞台上,卡牌对战的生命力被再一次放大,与不同的对手交流,甚至是与不同题材卡牌之间的交流,都是那么得恰如其分。

BW到底特殊在哪里呢?我想正是特殊在这份“多元化的交流”上,对于二次元,或者更多细分的兴趣爱好、青年文化,BW可能就是最好的文化聚集体。
04
从展会现场的活动内容上,你就能看出BW并不只想停留在搭建一堆展台然后让大家拍拍照结束,而还会更深入展示不同文化爱好者所关心的话题。
它不仅邀请到了为《孤独摇滚!》赋声的青山吉能,水野朔来和大家畅聊“波奇”与“凉”的台前幕后,还在展会上又演了一出别样的“贝斯笑话”。


它还邀请了《时光代理人》的主创,聊到关于角色的种种,以及后续可能的各类发展。

而在动画主创与粉丝的互动之外,B站还将站内不同分区,受众不同的UP主一并邀请来了BW的会场。
在这里你可以找山城小栗旬做发型,可以和梦泪一起玩王者荣耀,还可以和手工耿一起展开奇思妙想;

如果你是看虚拟主播,那在BW上,你可以调侃雫るる这个赛博下头女,可以与三语精通的Hiiro聊唠上几句日常,可以在舞台上为一个魂A-SOUL应援……
当然你也可以在某个镜头前发癫,把自己的喜爱用最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来。

在BW的舞台上,不同的虚拟主播轮番出场,不同属性的粉丝在节目安排下,互相聚到了一起,没有了针锋相对之后,这里所呈现的可能是虚拟网络中最和谐的一面。

连东雪莲的见面会都是那么的和谐
所以,在BW饱满的生命力影响下,你能找到自己可以自己的容身之所,可以接触到,触碰到,了解到,拥抱到那些曾经自己感兴趣的,热爱的事物。
在这个热闹的会场,互联网的交流终于不再是隔着一层又一层的“心之壁”,在这里没有党同伐异,没有冷嘲热讽,能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遇见同好后迸发的生命力。

我们常常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大家都会停在某时某刻,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片方寸;
但同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大家总会遇到某个特别的舞台,在舞台上去触碰陌生,去了解新鲜,去拥抱相悦,去沉浸于那些从未接触过的美好。World(世界)不正是由一片片生态各异、文化不同的大陆、海洋组成的吗?
你一定会遇到那个舞台,就像我现在站在“ BilibiliWorl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