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艾迪芬奇的记忆这款游戏

2023/08/10123 浏览
TGA2017最佳叙事,实至名归。**雀终于被业界认可了,看他们台上那么动情,可以想见现在的环境下坚持做这种游戏多不容易。
不剧透,而且这游戏要亲自玩儿,语言描述太干枯了。真相隐藏在细节里,各种日期、场景,尤其是最后的餐厅对质。第一次玩很容易被刻意带偏。这个故事本身是自洽和完整的,最好二刷才能注意到各种细节。
我认为这个游戏的历史地位真是被大大的低估了(好在已经得了奖),不该亚于风之旅人。片段式关卡本身生产价值极高,房屋可以拿来当真实装修参考,日常物件被设计成精巧的鲁布·戈德堡机械。日常物件和各种笔记的用法不是什么独创的设计,但比前人都要高明上一大截。
游戏的调性像极了韦斯·安德森和提姆·伯顿的电影,虽然谈论诅咒、死亡但是不让人觉得沉重。游戏长度也控制的足够短,能量密度够高。我顶看不惯现在很多游戏不尊重玩家时间,自从微交易渗入3A游戏以来更丧心病狂了。线性叙事类游戏短是好事啊!人家能在这么点时间里输出这么多东西,这才叫本事!
这类走路模拟器年年都有那么几个精品,比如去年的看火人评价不低,各家都在差不多的范围竞争,各出奇招。结果这位一下蹦出去三丈远,大家看傻了。什么叫每个设计都在为叙事服务,这就是教科书般的例子。
走路模拟器这个类型量变到质变我觉得可以从这算起。如果说一个流派的深度与探索这个流派的人数息息相关的话(参考戏剧流派的例子),这个游戏起到了巨大的启发和带头作用,这类互动叙事的潜力通过这个游戏被更多的人看到,甚至可以说让人对这个媒体的未来感到兴奋。
比方说,中间那段一边切鱼一边白日梦的段落,得进关卡设计教科书。这就是典型游戏独有的语言,别的媒体给不了。以后再做这类游戏,都得拿自己跟这个比比看。
业界有幸,能允许**雀这种小团队憋5年做出2小时高浓度的超现实体验,对比某国产98这个只要68,外加完美的本地化。人比人,真是。。你说是吧。
总结一下,《艾迪芬奇的记忆》的剧情是我玩过的最好的之一,它的叙事手法是我玩过最棒的没有之一。
TapTap
TapTap
Tap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