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周年庆剧情谈谈瑟琳(约4k字,含剧透)

修改于2023/08/17803 浏览茶水间
前言
①以下内容均带有浓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有大量想当然的观点不保证严谨性和准确性,也欢迎不同的声音加入讨论
②这里不是**(美好辛迪加)的沙滩,海豹别**(美好辛迪加)的在我这晒卡**(美好辛迪加)的要是还在这晒卡,我就只能当你默认自己是**(美好辛迪加)的沙滩之子
③本帖不站边瑟琳为人是好或坏,只基于剧情表现探讨瑟琳的能力、瑟琳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以及瑟琳与其他角色的互动。
一、引子
・在业师档案里,关于她的能力只说是能够抽取精神力做成狂厄之花,却没有提到她能像剧情里那样直接从别人或自己身上抽出武器。而且,看剧情里业师对瑟琳使用能力时的动静,抽取对象是禁闭者的话似乎会连狂厄的力量一起抽出来,但档案中也没有给出相关的描述,所以我决定主要结合剧情中的表现来理解可可莉克的能力。
・再看瑟琳在剧情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即标记),很明显也是和生命力有关的――在前面剧情里,瑟琳能够用标记治愈重伤垂死的罗睺还能说是普通的治疗效果,但她最后能给业师续命显然已经不是一般的治愈能力能够相提并论的了,毕竟物理意义上的损伤和狂厄侵蚀造成的损伤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果瑟琳在治疗罗睺时所说的关于标记能力的一切都是实话,那么她的这种『治愈』能力和她的『支配』能力应该是强相关的。但是,这些话的真实性存疑,很有可能是以误导上庭为目的故意说给黑石英听的,为的就是要让上庭相信罗睺已经被她用标记彻底洗脑。
二、疑点
・在活动剧情中,小侦探于上庭搭建的特殊空间里对已经发狂的可可莉克说,瑟琳的能力会强行改变人的性格(联想的对象是她自己和罗睺)。
・但我认为小侦探给出的这种猜测,其实是编剧借角色之口向玩家抛出的烟雾弹因为在活动剧情接近末尾时,上庭内部的通话频道里有提到:瑟琳曾两次对同一个低级禁闭者(即小侦探)使用标记能力,却始终没有同化她――也就是说,瑟琳从来没有洗脑过小侦探,那么小侦探以自身为例子展开的猜测已经变得不可靠。
・不仅如此,就在活动剧情的结尾,我们便能可以得知,罗睺其实根本就没有像他人认为的那样被瑟琳完全控制心智而性情大变,从而就此变成上庭或瑟琳的狗。她自重伤被瑟琳治愈后一切看似反常的表现,根本就是做给上庭看的骗局。所以能够得出肯定的结论――小侦探以自身和罗睺为证据提出的猜想完全不成立。
・瑟琳有意引导小侦探相信标记拥有操控人心的力量,并让她由此得出自己曾经被瑟琳用标记洗脑的错误结论,所以小侦探才会前去阻止瑟琳对可可莉克进行洗脑――而小侦探会来打断瑟琳对可可莉克的洗脑进程这件事同样也在瑟琳的算计之中,所以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即瑟琳根本没有打算真正意义上地洗脑可可莉克。
・重点在于后面可可莉克的感受。在亲身体验瑟琳感情的化身(即『利贝尔』)的力量后,可可莉克产生了利贝尔与自身灵魂发生共鸣的感觉,从而推断瑟琳能够通过贝利尔操控他人心中与利贝尔发生共鸣的情感(可可莉克认为是『仇恨』),进而控制他人。
・瑟琳的回应是:『不是仇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力量……说出来就不灵了
三、初步推断
・结合剧情不难发现,发动标记明显是有两个必要条件:①对象生命垂危濒临死亡(小侦探两次被标记时都是重伤状态,罗睺濒死,可可莉克生命即将耗尽);②对象情绪极不稳定(对于狂级禁闭者往往伴随『狂厄暴走』的状态)。
・在上庭秘密频道的对话中,上庭成员在对瑟琳两次标记小侦探的讨论中还提到:该目标(即小侦探)不值得瑟琳对其使用标记。如果标记是一种能够随便使用的能力,那上庭就不会用『不值得』这个字眼来评价被标记的人了。换言之,瑟琳使用标记必然伴随某种相当严重的代价。
・关于标记具体的作用机制,初步推测为:瑟琳首先需要将自身的生命注入他人重伤的身体,再通过这种彼此生命相连的深层接触让瑟琳深入内海的感性化身『利贝尔』施展其力量与对方当下最为强烈的情感达成共鸣,最终影响甚至操控他人的思想意识。
・瑟琳之所以能够轻描淡写地使用标记,一方面是在已经被切割感性的她的眼里,自己的生命也不过是一种筹码而已。再加上清理人本来就不可能活到正常死亡(到期就会被上庭销毁),所以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无视掉预支生命的代价。
・同时,因为使用标记所支付的不是『生命力』这种比较直观的能量,而是『生命』或『寿命』这种更加虚无缥缈的概念,所以在她发动能力的时候也不会有明显的外在表现。
四、引入更多论据
小侦探只是给出了自己眼中的正确判断,她所认为的正确结论未必就是正确的。就像瑟琳两次对她使用标记但根本没有同化她,可她却认为自己在第一次被标记时就被瑟琳洗脑,进而认为瑟琳第二次对她使用标记『』是为了对她进行洗脑。
・至于小侦探为什么认为罗睺被瑟琳的能力洗脑改变了性格――以瑟琳向来表现出的滴水不漏的作风,如果帮助罗睺打入上庭的计划无法做到连小侦探这个自己人都骗过去,又怎么可能骗过上庭呢?
・而且,瑟琳还有一个行为特点――只要最终的效果是对实现目标有利,那即便被误解也无所谓,更没必要澄清这种『对实现目的有利的误解』。直接证据就是,在可可莉克以为她真的兔鲨了整个花园而臭骂她的时候,她都能够笑着附和。
・瑟琳默认小侦探对自己的误解,或许是在清楚知道彼此之间恐怕此生再也无法见面的情况下,选择背负小侦探的误解,从而让她能够彻底摆脱自己的庇荫完成内心的成长。
五、进一步推断
・如果再大胆一点的话,我认为小侦探和可可莉克对于瑟琳能力的最大误解是没有正确地意识到瑟琳发动标记的目的。大概就连创造出标记这个能力的上庭成员自身都不曾意识到,他们赋予瑟琳的标记能力究竟被瑟琳理解、掌控到了何种程度,否则他们不可能不清楚罗睺根本没有被瑟琳洗脑控制。
・而且,在上庭秘密频道通话结束后,紧跟着的就是罗睺的一句斜体台词:『……你们对工具一无所知。
・罗睺这句话中提到的『工具』,恐怕不止是指被上庭视为工具的瑟琳和罗睺及更多的人,大概也包括了上庭高层自认为十分了解的『标记』能力。
六、发散思维
・在这里还需结合前文说过的内容――可可莉克认为瑟琳是通过利贝尔来操控有着同样情绪面(愤怒及仇恨)的人,但瑟琳并未承认这一点。在此,我认为可以引用游戏内的『诫典』功能展开推测。
・首先,瑟琳在诫典中的分类为『怠惰』。诫典中,对于怠惰者的描述是――『怠惰者的心停留在此岸,哪怕面前有无数道路,也只会驻足不前。』看似是在描述某种执念,但怠惰者与执迷者的『执迷者不断抬头望向绝壁上的高空,就像望向那可望而不可即的执迷对象。』不同,怠惰者并不是在追求某些事物,更像是在恪守某些事物。
・被瑟琳使用标记的三个人中,罗睺小侦探在诫典被归类为愤怒可可莉克则被归类为混沌。愤怒的描述是:『愤怒者跋涉在泥泞之中,找寻坚实坦途。答案不宜向外求索,却该反思本心。』混沌的描述则是:『混沌者努力看破命运的安排、却发现人生的意义竟这样难以寻获。
愤怒者因急于寻求目标而被蒙蔽双眼,因而忽视本心所追求的事物――就像罗睺为了给在她所知的信息中牺牲得毫无意义的战友复仇而急于进入上庭寻找仇人,但她激进的行为却反而更加不可能得到进入上庭的机会;小侦探迫切追寻着正义和真相却因为不想怀疑瑟琳而一直对瑟琳身上的可疑之处视而不见,她本该贯彻心中正义,却因为对瑟琳的依恋让心中的正义产生动摇。
混沌者试图打破命运的安排,却也因此难以正视自身真正想要为之奉献一切的存在意义――就像可可莉克为了打破一次又一次被夺走重要的事物的命运而不断向冒犯自己的人寻仇,甚至重复自我欺骗着做人应该只顾自己,于是逐渐麻木的内心让她不愿承认其实自己愿意为花园的成员付出一切乃至放弃复仇,她也不曾直视过花园的成员同样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真心。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在活动剧情结束为止,无一例外都开始正视自己内心的本愿。罗睺不再像自爆卡车一样歇斯底里地释放愤怒,已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进入上庭后依旧保持理性、隐忍不动。小侦探下定决心要贯彻自己心中的正义,即便作恶之人是她最喜欢的瑟琳也不会再次选择逃避事实。可可莉克终于意识到,比起在无休止的向他人寻仇的过程中燃尽自己的生命一死了之,她其实更想抛开这一切和花园的姑娘们一起过上平淡的生活。
七、结论
标记的能力理应确实可以控制他人的思想,否则上庭不会对其信心满满。但具体到使用者身上,瑟琳或许从未这样做过,至少她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洗脑控制剧情中登场的主要角色。
・可以合理推测,瑟琳只是利用标记能力可以让他人与自身情感产生共鸣的特点与他人达成某种共识从而让他们基于自主思考或有意或无意地选择成为她的助力――对小侦探如此,对罗睺如此,对可可莉克亦是如此。
・在整个周年庆剧情中,瑟琳从来没有通过洗脑的方式(如篡改记忆、修改人格等)让三人成为自己的傀儡而是在理解并认可她们各自秉持的信念的基础上,坚信她们会贯彻自身的信念――再以此为前提,将她们拉入局中自由发挥。瑟琳作为棋手的可怕之处正在于此:基于对上庭成员以及三人的了解和信任,她几乎完美预判了所有人的行动,仿佛发生的一切都在她的剧本之中,没有丝毫变数。
・更惊人的是,在瑟琳坚定地相信着他人的同时,他人也坚信着自己印象中的瑟琳就是真实的瑟琳,并以此为基准理解并回应瑟琳的行为。在上庭眼中,瑟琳是完美的清理人;在罗睺眼中,瑟琳一定会遵守承诺让她进入上庭;在小侦探眼中,瑟琳是给予她希望的理性而强大却又行恶之人;在可可莉克眼中,瑟琳是没有感情的冷酷机器……然而,他们对瑟琳为人的理解,甚至基于这种理解所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同样也都在瑟琳的掌控之中,真可谓是算无遗策。
・当利贝尔出现时,可可莉克与瑟琳如此对话。
・可可莉克:『说来,它叫得好惨啊,你不心痛吗?
・瑟琳:『不会的,分离技术很完美,我早就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瑟琳与罗睺达成协议时,瑟琳必然能够理解罗睺对于同僚死得毫无价值的愤怒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上庭的憎恶,她也必然相信着罗睺能够为打入上庭付出一切努力。如果瑟琳不理解罗睺心中的愤怒、不相信罗睺对牺牲的队友的情感,不相信她愿意为复仇付出最大程度的努力,她又怎么会冒着极大的风险大费周章地将罗睺送入上庭?
・当瑟琳向年幼的小侦探诉说何为『正义』时,她所说的必然是她本人心底里所认可的正义,否则那些话不足以让小侦探一路走来始终保持对正义的信仰。即便是在瑟琳『抛弃』小侦探的时候,她也一定相信着小侦探能够贯彻正义。如果瑟琳本人都不相信那样的正义存在、不相信能够贯彻那样的正义的人存在,如何能够让根本没有被标记能力洗脑的小侦探如此深信那样的正义,又如何能够让小侦探为了那样的正义冒死前来阻止被她视为邪恶的瑟琳的计划?
・当瑟琳向口口声声只爱自己的业师说出业师本心里其实珍爱着花园成员时,瑟琳也必然能够理解业师与花园成员之间的情感牵绊,并且由衷地相信着那样梦幻般美好的情感是确实存在的。如果瑟琳不能理解花园成员之间的情感、不相信那样的情感真实存在,又如何能够引业师入局并最终达成合作?
・再回想起瑟琳说的那句话:『不是仇恨,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力量……说出来就不灵了。』在当前语境下,我认为瑟琳所说的『我们与生俱来的力量』所指的正是『信任』一种存在于她们彼此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信任
・也只有依靠这种脱离语言的心照不宣的信任,瑟琳、小侦探、罗睺、可可莉克才能在黑石英、其他上庭人员、HUSH等大量耳目的监视底下完成一场隐秘的布局,否则可不就是『说出来就不灵了』吗?
――――――――――――――――――
―――2023/08/17更新―――
――――――――――――――――――
※※※修正了由于把『利贝尔』错看成『贝利尔』导致的一系列错称及相关联想,以免造成误导。
一、关于『利贝尔』的含义
・由于『利贝尔』这个名字并不存在与之绑定的、带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加上本人没有太大的动力去了解外服资讯,所以原本没有打算进行相关的分析,但在评论区的提醒下,我还是忍不住去电子词典上搜索了与之相应的人名。
・其中,在我个人能力范围内能够查到的、能够延伸出其他含义的几种外文名称是:
Rebel,英语:背叛;反抗;反叛
・Leibel,德语:身体
・Liberl,意大利语:自由
如无意外,Rebel(反叛)应该就是官方翻译了,因为活动终章的章节名就叫做『静默的反叛』。虽然三种名称我都能给出相对应的解读,但这样做难免显得牵强附会,所以我最终还是决定仅对我个人看来应该是官方译名的Rebel作出解读:
・不必向他们发出怒吼,因为怒吼没有足够的力量撼动以丧失人性为代价巩固的王座;无需对他们抛去质问,因为质问没有足够的锐利刺痛早已麻木的权威……只有无声的白蚁能够摧毁截断江河的巨堤,只有从内而生的尖刀能够刺破层层盔甲保护下的心脏。
二、基于审查剧情谈谈罗睺
2.1 罗睺的一阶段审查剧情
・在罗睺的第一阶段审查剧情之中,罗睺与局长从最开始就是相互猜忌的状态,且罗睺对于自己被派来调查局一事非常不满,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当罗睺声称自己忘记了老队长的名字时,局长的内心想法不是带有怀疑的、不确定的『她在说谎?』而是非常肯定的『她在说谎。
・当局长根据审查资料再次追问罗睺是否真的忘记了老队长的名字时,罗睺的反应为:先是沉默良久,接着并未直接给出明确的『是』或『不是』的回答,而是以创伤后应激障碍为理由阻止局长继续追问后才说:『不需要记得的,不该记得的,我都不记得了。这样无论是对我,还是对其他人,都更好。
如果罗睺真的忘记了队长的名字,那不论此时的她是否信任局长,都应该直接给出明确的回答。或者说,不信任局长的她更应该立即给出回答,但罗睺表现出来的反应明显是在结合档案上的内容背书而局长依旧笃定此时的罗睺还在撒谎旁白原文:但你知道她依旧没有说实话,至少不全是实话。),只是觉得再纠缠这个问题有害无益,所以选择揭过。
・紧接着,当局长为了转移话题说出:『很庆幸你能从那段经历(只有罗睺一人幸存的那次作战)中走出来。』时,罗睺立即怒了旁白原文:你能听出她语气中极难察觉的一丝怒意。),但接着又是大段的语言博弈和背书。接着,进入康拉德相关的剧情。
・以上种种情况都在表明,即便罗睺想不起来瓦尔纳和其他同僚的牺牲,她的潜意识也仍旧清楚知道那些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当她认为这些人的死遭到冒犯时,她甚至本能地感到愤怒
2.2 罗睺的二阶段审查剧情
・一阶段审查剧情末尾提到,康拉德(罗睺在FAC时的最后一任队长)因为小队在执行上庭命令的过程中团灭加上接触到罗睺曾经收集的上庭的罪证(即罗睺的日记本)而对上庭充满仇恨,在传播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被扣上『狂厄深化导致精神失常』的罪名关押。而二阶段审查的主要剧情就是罗睺与局长一同前往关押康拉德的监狱,尝试解决他的『精神异常』现象。
装作被瑟琳彻底洗脑而成功打入上庭的罗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行为切割,也就意味着她只能装作对自己曾经收集的那些证据不知情。然而,她可以接受康拉德的辱骂、质疑、责怪,但她却做不到对自己昔日的手足兄弟所受的折磨无动于衷,当局长对即将暴走的康拉德使用枷锁时,她更是直接表现出愤怒的情绪
・在康拉德的情况稳定后,罗睺更是以监禁、监视及看管为名义,变相提出了保护康拉德的要求,这一点同样也被局长看穿。
・同时,整个审查剧情中,罗睺一再强调局长不应该去挖掘埃丽卡山庄的真相,更不应该接触被康拉德藏起来的她的日记本。这其中或许有两层含义:①如果局长完成调查后选择站边上庭(阻止罗睺的复仇),罗睺会为了清除复仇的阻碍而做掉局长;②如果局长调查过后做出触怒上庭的行为,那么一旦上庭要求抹杀局长,罗睺为了不暴露自己也只能袖手旁观,甚至可能需要亲自动手以证明忠诚……至少,她以为自己能做到。
・局长能够理解罗睺话语中变相的提醒,所以才会说罗睺是在保护自己。而罗睺之所以对局长执着于真相的行为那么愤怒,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局长身上看到了为寻找真相而把他人拖下水的自己。
2.3 罗睺的三阶段审查剧情
・在二阶段审查剧情中,康拉德通过暗号的方式将那份证据(即罗睺的日记本)的所在地告诉了局长,于是三阶段审查的开场剧情就是局长前去一间废弃小屋入手罗睺的笔记。
・在三阶段审查剧情中,官方首次借角色(局长)之口说明罗睺并未被控制,原文如下:『我曾以为你被洗脑或者控制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同时,罗睺也首次承认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在保护康拉德和局长,原文如下:『如果你们越界被他们发现,现在的我找不到方法让你们活下去。
・接着,局长和罗睺在小屋内的会面被埋伏已久的HUSH撞破。同时,局长和罗睺也识破了从康拉德被拘捕到现在的抓包都是这几名HUSH急于向上庭证明自身价值的自导自演。而后,几名HUSH以背叛上庭的罪名要挟罗睺杀死接触过罗睺日记的康拉德和局长,但罗睺在想不出对策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对局长发动攻击,而是选择挡在局长身前,物理意义上的保护局长。
・最后,局长通过以枷锁命令罗睺去破坏HUSH的方式巧妙破局,让罗睺不至于被上庭判定为叛徒。接着罗睺在取得胜利后因为伤势过重陷入昏迷。
2.4 罗睺的四阶段审查剧情
・在昏迷之中,罗睺回想起了与老局长(瓦尔纳)及其他同事之间的往事。
・在回想结束后,瑟琳的意识出现在罗睺的记忆中与她展开对话。通过二人间的对话得知,瑟琳为了避免罗睺因无法控制愤怒情绪而暴露,选择让罗睺暂时忘掉与老队长之间的回忆,直到她不会再因为过往的回忆而暴走才能回想起这段记忆(瑟琳原台词:没办法,谁让你想起往事就生气。气成那样被上庭动起手来,我是不会管的。不过现在,就算梦到他们你也能安心睡下去……看来已经没问题了。
・在梦境的最后,罗睺与瑟琳相互道谢。
・瑟琳:你现在有路可走了。
・罗睺:……
・罗睺:谢谢。
・瑟琳:该道谢的人是我……去吧。
・显然,此时的罗睺完全理解并且认可瑟琳封存她过往记忆的行为。同时,二人的对话也进一步证明了,罗睺与瑟琳是相对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之前为了迷惑他人而特意表现出来的控制者与被控制者的关系。以罗睺的性格,如果瑟琳是抱着玩弄、操控之类的目的封锁罗睺的记忆,那么罗睺找回记忆后的反应不可能会那么的平静。
・罗睺苏醒后,事情得到了相对圆满的结局:那几名试图格杀局长和罗睺的HUSH被上庭人员判定为程序错误;局长装疯卖傻倒打一耙敲诈了大笔物资;康拉德也被局长联合FAC接到狄斯城保护起来,原本的指控也被撤销,甚至有可能入职MBCC。
・审查剧情的最后,上庭下令要将罗睺召回。局长试图挽留罗睺留在MBCC,但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罗睺毅然选择回到上庭,一方面是找机会接触能够成为助力的上庭人,同时也是为了在暗中保护局长和康拉德。审查剧情到此结束。
2.5 总结
・单就局长已经掀翻棺材盖爬起来这一点,基本可以把罗睺的审查剧情看作是周年庆剧情的后日谈了。虽然在我看来收尾得太高仓促、太过轻松了些,但毕竟是要在较短的篇幅内迅速拉近局长和罗睺的关系,所以剧情中的小瑕疵基本可以无视。帖子写到这里已经是早上六点,所以我就简单总结一下罗睺审查剧情中比较有推敲价值的几个点吧:
・①罗睺在上庭已经基本站稳脚跟。现在的罗睺已经学会与上庭人相处的方式,甚至对于哪些人可能可以成为力量都有了眉目。之所以在审查剧情中表现得那么狼狈,她承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多年共事的康拉德对她而言太过重要,加上此次康拉德遭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留下的日记,最终导致她乱了方寸。
・②罗睺能够在梦中(意识中?)与瑟琳对话。从梦境瑟琳的话语来看,她似乎是一直关注着罗睺找回记忆的情况,而罗睺对于瑟琳会出现在自己梦境中的情况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这或许能够说明她经常用这种方式与瑟琳进行交流……吗?但在整个审查剧情中,瑟琳就只出现过这一次,而且还是以和其他梦境回忆中的人物一样的看不清容貌的剪影姿态出现,所以不排除这个瑟琳是罗睺想象出来的可能
・③HUSH被闲置了。虽然瑟琳遭到封存,但上庭人暂时没有找人替换掉她的打算,这也导致与清理人紧密绑定的HUSH系统因此停摆,所以那几名HUSH才急于通过证明罗睺背叛上庭的方式来证明推举她的瑟琳背叛上庭,好让上庭赶紧换一个清理人X。
35
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