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火遍中国的“卖崽青蛙”,已经开始在日本流浪了
2023/11/212962 浏览综合

星彡P丨文
几年前,记得BB姬介绍过一个回归慢节奏生活浪潮的手游,叫《旅行青蛙》,来自日本,当时在朋友圈掀起过一阵“逃离时代”。
眼见着呱儿子背起行囊开始自己的旅行,很多国人一夜之间当起了呱妈妈,纷纷在自己幼崽的旅行日记里重新寻回生活的盼头。

半年前,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十八线小县城,不知怎么的,经常能看到一群街头小贩穿着青蛙皮套,到处走街串巷的身影。
这些“网红青蛙”成了衡量一个商业化的标准。他们三三两两出现,向路人兜售着自己的“幼崽”,越是人流量大的地方,越是能短视频的曝光。

当然,互联网是速朽的,热度是短暂的。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不管是《旅行青蛙》还是网红青蛙,都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了。
然而就在前两天,一张“日本街头惊现巨大青蛙”的照片,又在X上引起了热议。

一段时间不见,网红青蛙竟然“旅行”到日本去了?
——对于上网冲浪的中国人来说,也许会有一种网易客服打电话催你回归,或者被呱妈妈放养半年的青蛙儿子,突然送来自己近况的错愕感。
2023年的某一天,你可能也在哪个地方见过这只网红青蛙的同款。
孙悟空会给他递烟,迪迦会跟他舌吻。


他的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半张的嘴巴撅得高高的,凸出一副白肚皮。随便往路边这么一站,懵逼诧异的表情里流露出一种憨批气质,莫名喜感。
在探寻网红青蛙起源的时候,我发现,皮套的形象最初来自《葫芦娃》里的龙套小兵。小小感慨了一下,怪不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想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是重复而平凡的。世界如此单调,每天两点一线,没有奥特曼打小怪兽,不用担心贷款30年的房子被殃及,虽然没什么不好的。
但是当一种生活方式持续时间太长,会产生一种期待发生些什么的浮躁情绪。这时候,网红青蛙一定是街上最靓的仔,光是路上碰见都能让人心情愉悦。

这群青蛙除了跟蜜雪冰城不太对付,平时没啥攻击性,唯一的谋生手段就只有售卖用气球做的青蛙幼崽。
10块、15块随手买一只,路人也就图个新鲜,可能回头就进了附近的垃圾桶。后来这些身穿皮套的青蛙小贩又被称作“卖崽青蛙”。

(经常能见到脱头套的视角)
网上卖崽的青蛙很多,故事也很多。就像这张照片,白发老人遥望远方,台阶上的青蛙头套叼着一根烟,静静呆在那儿。没有文字,已经写满故事。
正如青蛙们的slogan,“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忍心卖儿卖女。”

(青蛙产仔的“珍贵场面”)
最后大家反倒越来越同情起“上街卖娃”的孤寡青蛙,每每上街遇见都会立正敬礼,致以崇高敬意。这时的青蛙们也会踢腿跺脚,郑重回敬。
随着抖音快手上全国各地的“记者”第一线报道出击,这种青蛙敬礼文化迅速传播,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演化能力。

一夜过后,全国各地似乎都能找到青蛙卖崽的身影。青蛙数量指数级上升的同时,网上的视频也逐渐固定了风格:
比如大青蛙带着小青蛙卖萌,忽然来个后空翻;向青蛙敬礼得到回应;还有青蛙与城管交警的各种生死追击场面等等……


这些视频经过转手,流传到了国外TikTok很快便爆火出圈,其中讨论度最高的主要还是青蛙敬礼的切片,所以在国外又被叫做“敬礼青蛙”。
只要在TikTok上搜索关键词 frog + salute (敬礼),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内容,不少播放量都是以百万次计数。


我后来翻了翻点击量最多的几个视频,大多是直接搬运自国内抖音快手,稍微简单剪辑了一下,甚至连BGM都还是中文的歌曲,没有变。
然而评论区不乏感叹视频有趣的留言,觉得青蛙太魔性了。我不清楚他们是否看过葫芦娃,知不知道这些青蛙的出处。
只道是在中国社交网络上流行的网红青蛙。还有老哥好奇从哪里能入手这身行头,最后得到了“你可以试试TaoBao”的回应。


——当然,这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网红青蛙多半过气了,路上再看到有青蛙卖崽,已经很难向路人兜售了吧。然而青蛙皮套吸引视线的效果依旧拔群。
在闹市街头仅有那么一批“留守”青蛙。他们流连在人群之中,似乎只要套上蛙皮,不管干啥,都自带聚光灯的节目效果,收获附近行人的瞩目。

与求生存的街头小贩不一样,他们可能上班时间是996的格子间打工人,办公室里的小透明,下班以后套上青蛙皮套,立马i人变e人,开始社牛起来。
有人说,穿上的是皮套,脱下的是面具。
回过头来看,青蛙大军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走街窜市,又是什么时候在一些城市逐渐消失的,我们不得而知。除了本身热度,也有可能是天气吧。

这玩意不像在游乐园打工。打工人一旦穿人偶服就没法随意脱去,一年四季按时出勤不说,顶着太阳还得在游客面前扭屁股卖萌,又汗臭又闷热。
本来卖崽青蛙5、6月份还挺火的,结果天一热,穿皮套容易中暑,大街上就看不到了。一直到最近天气降温,青蛙们慢慢又开始出街。

这批新的卖崽青蛙们不但在国内出没,就连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周边国家也有人目击,甚至连日本网友都见过这种“会敬礼”的青蛙在街上乱窜。
——话题回到了最开始的日本X(旧推特)文。
评论里有人试图用北海道天气太冷,玩偶服可以保暖来解释。也有人惊叹于四周的路人竟然直接就从身旁走过了,对这么一个奇葩玩意视而不见。


可能是因为日本原本就有「ゆるキャラ」文化(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可爱的吉祥物文化),所以大家对路上有人身穿玩偶服不会大惊小怪吧。
还有人调侃,毕竟札幌是一个鹿、熊、狐狸出没的城市。有巨大的青蛙为了准备冬眠,出门采购食物被人撞见,好像也没什么稀奇的。

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卖崽青蛙(敬礼青蛙)在日本竟然还有景品周边。就是那种在娃娃机里抓取的小奖品,可以随意揉捏,然后变成各种奇怪的形状。
这种恶搞的小商品在日本挺常见的,每次SNS(社交网络)上有什么爆火了,立马就会有人复刻,之前BB姬也介绍过中华大加农,这种多半也没有版权。


(可以随意扭曲身体的“敬礼青蛙”)
“敬礼青蛙”的人气很微妙,处在很多日本年轻人看过短视频,被TikTok推送过,知道是一种来自国外的网红奇葩玩意,但现实里几乎没有接触过的程度。
后来我也在TikTok上搜到了几个日本当地的卖崽青蛙扮演者,名字很容易联想到一部古早动画,《青蛙军曹》。


青蛙军曹是一个有趣的笨蛋外星人。就像灰太狼一样,很多时候因为只想摸鱼,只想在地球上玩乐,最后总是被自己的侵略计划自食其果。
敬礼的网红青蛙被人认同,可能跟青蛙这种生物拟人后既单纯可爱,又搞笑有关系,能给无聊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欢乐。就像游乐园的小丑。


仿佛只要套上皮套成为“青蛙”,在现实里狠狠发癫,就拥有肆意妄为的豁免权——于是有人看笑话,有人照镜子。
但不管喜欢网红青蛙的原因是啥,青蛙们早已经比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如开头所说,现在漂洋过海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日本的大街上流浪了。
青蛙侵略地球进行中,不紧不慢。

(欧美流行的悲伤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