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逸闻】张择端:最会“藏”的人间巨匠
提及我国古代现实主义风俗画的经典之作,脑海中闪过大概只有《清明上河图》。
皆说它是奇作,但又有多重要呢?不从艺术角度,但从它的“画生轨迹”便可见一斑。
创作之初为皇帝宋徽宗所喜爱,收藏于宋朝宫廷;北宋灭亡,又被金兵掠至金国;偏再起波折流落民间,几经辗转,后为大明第一奸臣严嵩收藏;至严嵩一众被清剿,再次被收入宫廷。而这也不算完,明灭清入关,《清明上河图》踪迹再度成谜,直至被湖广总督毕沅收藏,三入宫廷。它的最后一位个人收藏者是末代皇帝溥仪,后又几经转手颠沛流离。至今,这幅被历朝历代奉为珍宝的画作才终有归宿,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这样一幅旷世之作,他的创作者张择端传世之作却不多,除去《清明上河图》仅余《金明池争标图》。

纵观张择端的一生,除去画作,生平事迹颇为神秘,不甚详尽。仿佛他的出现,便是为了这惊世之作。他的画作擅用“藏”展现“有”,而他本人也如同自身画作一般“藏”于历史洪流,隐于市井万千。
张择端的人生开局稍显“平庸”,并非拿了什么拥有主角光环的剧本。
不同于读书从仕,父母眼中“别人家孩子”的路数,张择端自小便不擅于此。他的理想是“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游学汴京之旅由此开始,他的人生转折也就此展开。进入汴京,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乐事是作画,仅三年,便小有名气。
或许是时也命也,他所在的时期,皇帝是被后世誉为“千古画帝”的宋徽宗赵佶。纵然他能称得上一个合格的皇帝,但艺术造诣却无可厚非。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宋徽宗更是为科举增添了画作一科。他一作“深山藏古寺”便吸引了宋徽宗的注意,成为当科第一。后供供职翰林图画院,开启了他职业画师的生涯。要知道,这里可是人才济济,比如与他同供职于此的,还有做出《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
得到了稳定的工作,得到了圣上的赏识,前途一片光明的张择端却觉得不能忘记初心,“想到外面去看看”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这一走,便有了《清明上河图》。而“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也正是它的第一位收藏人宋徽宗,亲笔所题。
只可惜,当人们以为《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震惊世间的开端,没想到却成了巅峰。宋代之后,文人画风逐渐兴起,人物画派逐渐被人们所忽略,甚至在风俗画领域再没有产生与《清明上河图》媲美的作品。
在水云乡与张择端相遇,白泽最想做的便是让他开班授课!仙君们觉得如何?
----------------------------
《淡墨水云乡》仍然处于开发阶段,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和大家分享更多内容。您可定期访问官网了解最新讯息,也可以在TAP和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
小红书:淡墨水云乡
微博:淡墨水云乡手游
微信公众号:淡墨水云乡手游
更多问题请添加企业微信客服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