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独访:角色即人类/作家即组织/虚构即真实

2024/06/29161 浏览综合
完整标题:
蔚蓝档案独家采访:角色即人类,作家即组织,虚构即真实
标题限制,只能把蔚蓝档案独家采访简写成ba独访了
*
全文内容过长,只贴部分
*
《蔚蓝档案》的本质,以及梁先生的夙愿是“搞笑”
至止,我们谈论了《蔚蓝档案》的制作。接下来,我想深入了解一下您的存在对本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直截了当地说,您在《蔚蓝档案》中最大的功劳是什么?
梁:
幽默,总之就是搞笑啦。搞笑是我的强项。
搞笑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娇小的美少女突然变得肌肉发达,或者戴上面具抢银行……这种突如其来的情节让人措手不及,也让玩家向作品世界敞开了心扉。
搞笑能够使上下文变得浅显。最近的文化内容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短,越来越适合感官消费。我们有责任不断思考符合时代的叙事方式。为了向他者传递内容,必须不断磨砺我们的表达方式。
*
贯穿《蔚蓝档案》的思想
齐藤:
《蔚蓝档案》巧妙地让玩家代入老师这一角色。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老师”呢?
梁:
我们尽量不详细描述老师的性格和特点,以便让玩家容易代入。因此,有时老师的角色可能看起来很暧昧,但这没有关系,老师只是玩家的化身而已。
在前作《库拉雷:魔法图书馆》中,将玩家视角也就是主角的视角设置为美少女角色本身,带来了各种难题。每个剧情都需要主角出场,这就限制了编剧。
《蔚蓝档案》的老师是玩家移情的载体,他在故事中以稍微后撤的位置观察各个女孩的故事。这种老师的立场使现在的群像剧得以成立
*
从这个角度看,我希望《蔚蓝档案》的老师不是家父长制中的私人父子关系,而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存在。大人守护孩子的结构与父子关系是不同的。
而且,我有一个迫切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角色也被视为人。
*
大致看完了全文,感觉主要剧本作者梁主宁(下文简称“梁”)说的很多内容很有启发价值
官方对于老师的相关看法也很有意思
TapTap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