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年轻人,在《心动小镇》里经营生活
02/2684 浏览综合

《心动小镇》“休闲+社交”的游戏模式为何能够打动一票玩家?作为长线经营类游戏如何持续吸引玩家?这种“休闲+社交”的生活模拟经营类游戏又能否成为主流?
作者:苏国仪
图片:来自网络
《心动小镇》是一款以“小镇生活”为背景的模拟建造游戏,一经上线就迅速走红。上线10日后,《心动小镇》仅在TapTap端就下载破1000万,iOS下载量也稳步提升。如今《心动小镇》的下载量已经超过3167万。
问题来了,此类重在“休闲+社交”的游戏模式为何能够打动一票玩家?作为长线经营类游戏如何持续吸引玩家?这种“休闲+社交”的生活模拟经营类游戏又能否成为主流?
心动网络公司将《心动小镇》定位为“生活模拟经营类”游戏,对比普通模拟经营游戏,它到底具有哪些区别于传统模拟经营的优势,使其在众多游戏中脱颖而出呢?

01
首先,《心动小镇》以慢节奏、轻任务为核心。与传统的模拟经营游戏不同,《心动小镇》没有每日任务的压力或体力限制。小镇只有在前期有少数强制引导任务,玩家新入住小镇时,通过完成小镇NPC安妮和波叔安排的简单任务来掌握获取、积累资源的方法,之后玩家便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建房子造家具、观光小镇风景等,从而进入“主动式”的游戏体验。
这样的游戏内容往往不需要太“肝”,玩家可以慢下来遵循自己的节奏来建造房屋。
游戏制作人许慕典此前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之所以围绕‘小镇生活’的核心体验来进行设计,就是因为目前大多数市面上的游戏,都更偏向战斗竞技,希望让玩家在不断打怪练级的过程中成长和变化。但我们希望玩家在《心动小镇》里能模拟现实生活,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式。”
这种慢节奏、轻任务的游戏特征迎合了当今人们日益增长的“佛系”需求,也符合大批玩家始终注重的自主游戏意识。
《心动小镇》的另一亮点或许是可I可E的非强制性社交模式。在上线时,每一个玩家都有“左邻右舍”。这些邻居也同样是在线的真人玩家,这种匹配机制为相互交流提供了场所。但游戏中并无强制性社交任务,与邻居社交与否全凭玩家个人意愿。
同时游戏也设有社交保护机制——在两名玩家成为好友前,只能发送表情或使用动作打招呼。若想要与对方成为好友,则需使用游戏中社交道具咖啡伞或完成NPC任务。
这不仅给交友过程平添了一份仪式感,使得交友不再是一件“随手”的事情,避免了不那么愿意社交的I人玩家过于尴尬的窘境,也给具有强烈社交欲望的E人发挥的空间。既增加了交友的严肃性,也保证了与现实相近的社交环境。
此外,“生活的真实感”也是游戏的卖点之一。除了为玩家分配真人邻居以使游戏更贴近生活之外,游戏内的小镇上还生活了性格迥异的NPC,他们都有丰富的日常行为,且符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这也是增添游戏真实性的小细节。
通过与NPC的互动,玩家可以感受不同NPC的各式性格,了解不同NPC的人生故事。如售卖鱼缸鱼饵的NPC万尼亚拥有完整的家庭背景——出身于有名的钓鱼世家:路亚家族,却因家族受到诅咒无法钓鱼。因此,即便是轻任务重社交的产品定位,玩家可以体验的内容仍然丰富。
最后,游玩高自由度和社交属性使得《心动小镇》成为先天UGC圣体。在各类论坛及社交媒体中,各种关于小镇的短视频,帖子层出不穷,也给《心动小镇》带来了不少流量和曝光度。“刷短视频—进入游戏内模仿—再发布模仿视频”的玩家破圈交流屡见不鲜。同时,相关UGC视频的内容形式也为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如变装视频、日常Vlog、恋爱综艺等。

在小红书上,“心动小镇”的Tag有上百万的讨论度。
同时,《心动小镇》官方账号近7天新增粉丝数11.58万,目前累计粉丝达14万。在抖音上,单是“心动小镇”一个话题有超4.32万人参与,相关视频有超2.72亿次播放。相关视频诞生了众多高赞爆款,有不少内容点赞数已突破十万级别,也使一部分游戏博主乘风而起。
社交媒体中这样的趋势和讨论,不仅让心动小镇持续破圈,同时游戏相关内容也在时刻向玩家的其他生活娱乐场景渗透,以此来持续提升玩家粘性,强化社交属性的同时,拓展游戏玩法。
02
《心动小镇》在初期阶段爆火后,与其他同类游戏相同,如何让玩家体验到长线经营的乐趣,维持、增强用户粘性成为主要问题。尽管心动小镇也推出了不少轻度玩法来获取货币,促使玩家长期经营。但其轻松、简单的特征在游戏后期不可避免地演变为单调、无聊。
对此,游戏制作团队采取了内容扩张战略,即游戏定期推出不同剧情、不同道具的新活动和玩法,如春节潮流季、新卡池等,持续吸引玩家的注意力。同时采取KOL宣传策略,不停推出创作激励计划,设置百万奖金池,孵化出了不少优质内容和自媒体创作者。这些自媒体创作者持续对游戏内容进行种草,帮助游戏持续拉新。
模拟经营游戏与其他品类游戏产品不同,氪金点较少。因此,如何保证商业营收也是这条赛道的一个重要课题。《心动小镇》这种天然的“躺平”特质似乎与传统游戏的商业逻辑相悖。既要向玩家提供悠闲、治愈的游戏体验,传播松弛、减少焦虑的内核,又要促使玩家消费,保证厂商的营收。
面对这样的矛盾,《心动小镇》给出了自己的一套答案。它抛弃了重日常、手游每日定量的体力限制这些无形中对玩家有着一定“约束性”的框架,以便让玩家真正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模拟经营的体验上。付费点则主要通过高品质服装以及家具、高级载具等这些额外的附加项来实现。这一点并不影响到《心动小镇》本身的核心体验,因此不少玩家更愿意为爱付费。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此类游戏的氪金点十分依赖游戏内容质量,这对游戏内容、情绪价值的反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动小镇》的前身是一款名为《创想世界》的以建造为核心玩法的3D沙盒游戏。2020年,任天堂发行的《集合吧!动物森友会》破圈,包括心动在内,不少厂商敏锐地捕捉到了热点,心动也开始转变开发方向。
《动森》在国内的爆火带来了一股模拟经营的热潮,玩家逐渐有了对生活类模拟经营游戏的诉求。但是,动森爆火并未持续太久,以及其他后来者们,包括泡泡玛特的《梦想家园》、米哈游的《星布谷地》、网易的《代号:奇旅》等产品也没能造出媲美《动森》的声势。不仅如此,《心动小镇》也被玩家抱怨缺乏多样化玩法,在完成主线任务后只能砍树摘果,沦为“打工模拟器”。以及游戏活动奖励吸引力不足,操作僵硬等问题。
从上述不难发现,即便这一赛道中有了类似《心动小镇》这样的大体量产品,但模拟经营类游戏“长线噩梦”的“原罪”目前仍未消除。后期操作重复度高、剧情老旧等问题,始终在考验背后厂商的创新能力。
《心动小镇》的火爆无疑给其他生活类模拟经营游戏增强了信心,但这一品类的产品要走的路,也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