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体角度转到非实体角度,把目光集中在集成战略的多结局要素上

04/28109 浏览闲聊杂谈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条顺序:
观光游客→外围清扫&深入重地
分别对应着平民、伺烛客、秉烛人三种身份,同时也可能是难度,那么缺少的第四身份和难度在哪里呢
TapTap
点灯笼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在此不过多分析
界通“颉”,字音相近,也许老天师当年是为了避嫌或者避讳,最终取了界园为名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界为二物相对之界限,分生死,隔内外,同时也是二物相交之所在,连阴阳,接上下
所以第一重含义为界通“颉”,意味着界园本应是颉园,是已死的颉之墓或是残识收容之处,第二重含义则是界“通”颉,意味着在界园内存在某种方法可以让活人与死人相通,让二者获得某些共同之处
到这里第四个身份就较为清晰了,即代理人颉或者说岁兽残识,其实最开始谜底就在谜面上,“岁的界园志异”,本身就是一本充满鬼怪奇闻的书
重要的不是界园有多大,藏品有多稀奇,而是层层包裹中的旧日隐秘,同样的,一本书重要的不在于材质或是怎样装订,而在于故事本身,在于叙述它的文字
但话又说回来,还是不能确定究竟是否为最终结局,也许鹰角还会塞点别的什么剧情呢
那先这样,回见各位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