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切嗣之子”到“卫宫士郎”,也是一场必将到来的“弑父”。

06/2767 浏览综合
今天讲弑父,不过准确来说是“精神弑父”。
跟现实中的弑父不同,精神弑父的含义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暴力行为,它说的是一个人在心理层面的突破。这点在《Fate/stay night》Heaven's Feel线中很适用,卫宫士郎知道了樱是残害冬木市市民的人。
因此,他即将面临一个撕裂其存在根基的抉择:“是坚守切嗣的“正义伙伴”的理想,还是拥抱樱?”
TapTap
前者,将士郎从废墟中救出,给予他第二次生命和家。虽说切嗣不是其生父,但却胜似父亲。而孩子时期的士郎,难免会向往父母。切嗣的“拯救所有人”的理想被幼年士郎全盘接受,成为士郎人生的唯一目标、存在价值和自我理想的来源。
但...切嗣理想的破灭、晚年的悔恨以及他最终的死亡,士郎并未真正理解和消化。他选择性地记住了切嗣“光辉”的理想面,而忽略了这份理想的暗面(手段、悔恨、失败)。
士郎在Fate线和UBW线其实都接触到了切嗣理想的破灭(尤其是UBW线结尾),但HF线樱的悲剧是将这种破灭以一种最残酷、最个人、最无法回避的方式直接砸在他面前,迫使他必须“消化”,无法再选择性忽视。
樱的悲剧和黑化,将“拯救所有人”这一理想的残酷代价和内在矛盾赤裸裸地展现在士郎面前。为了拯救樱,他必须放弃拯救其他人,但这又直接与他一直秉持的切嗣理想相冲突。为此,士郎开始质疑切嗣道路的正确性。
TapTap
“理想可以做到完美,而现实不行,人必须做出选择、取舍。”
在HF线的士郎无疑是个常人的形象,因为这条线的他必须直面自己的问题。就像切嗣当年看圣杯制造的幻想一样,士郎也必须直面理想的“超我”与个体的“本我”之间的矛盾。
当切嗣内化的‘超我’(那个绝对的‘正义伙伴’理想)与士郎面对樱悲剧时产生的强烈‘本我’(保护所爱之人的原始欲望)发生激烈冲突时,他的‘自我’(处理现实的部分)被撕裂了,被迫在不可能两全的现实中做出选择。
TapTap
“人都是自私的。”
如果盲目遵循那个内化的“父亲声音”,不仅无法真正拯救任何人,还会带来一场更大的悲剧。
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
既然无法拯救所有人,那不如听命于自己。
到了最后,士郎承认自己能力的极限、身为人的局限,允许自己为了重要的人,“失败”于那个宏大的理想。
TapTap
在推翻父亲的理想后,士郎并未陷入到虚无之中。他基于对樱的爱、对眼前生命的珍视,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建立起一套更为现实的生存哲学和行动准则。
他的“正义”不再是切嗣那种宏大而残酷的理想追求,而是将自己的生命聚焦于身边具体的人&事。
TapTap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心理学上的“精神弑父”,跟祛魅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从最开始的只了解到事物好的一面,到后面的“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保持客观、全面的认知态度,避免因个人好恶而产生偏见。
不过精神弑父更多的服务于个人人格的塑造,而非单纯的看清好坏。
还有一点儿:“精神弑父”不是要憎恨或否定真实的父亲,而是要摆脱那个内化的、可能已经僵化、限制自我的父亲形象。就像HF线的士郎,他最终理解了切嗣的痛苦和矛盾,但这不妨碍他为了自己去守护樱,进而否定切嗣的道路。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