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搁浅 2:冥滩之上 - 评测
06/2717 浏览综合
相关文章:《死亡搁浅2:冥滩之上》评测
鸭嘴兽精液。巨大、油腻的杀手骷髅头。会说话的碰撞测试假人。泡温泉的木偶。诺曼·瑞杜斯的乳头 —— 以上并非我失心疯之后的呓语,而仅仅是我在《死亡搁浅 2:冥滩之上》中目睹的种种怪诞事物中的大约 10%。但如果仅仅因为怪异、猎奇的元素就对小岛秀夫的作品不屑一顾,那无疑是一种很草率的行为。
我认为我们应当鼓励这种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并为有人愿意向我们展示我们未曾想象过的事物而感到兴奋。从这个角度看,《死亡搁浅 2》简直就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 它将复杂的科幻叙事与得到大幅改进的潜行动作玩法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实验性的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令人惊艳的拓展。它美丽、恐怖、细腻、富有层次,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很好玩。简而言之,这正是我心目中《死亡搁浅》该有的样子。

我对初代《死亡搁浅》的感想是它很有吸引力,但表现并不稳定 —— 仿佛一个充满了可能性,但我无法破解密码的保险箱。而在《死亡搁浅 2》中,我欣喜地发现,这部续作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它的目标,以大片级的制作水准释放了这个 IP 的潜力,呈现出了《死亡搁浅》能够(也应当)成为的样子。
无论是在叙事上,还是在得到显著改进的玩法上,这个游戏都显得更加自信。前作的许多粗糙之处都被抹平,系统中的许多痛点都被解决。与此同时,它也讲述了一个更加专注、感人的故事,并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后启示录世界观的设定。如果你不喜欢初代,《死亡搁浅 2》的变化或许并不足以扭转你的想法。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前作是一种比较模棱两可的态度,那么这一次,你很可能会真正地爱上它。

对于玩过前作的玩家来说,游戏节奏会很有熟悉感。诺曼·瑞杜斯再度扮演山姆·波特·布里吉斯,他依旧需要穿越险峻地形投送快递,沿途依然会经常遇到来自人类或者超自然力量的威胁。
在进行每个任务之前,你都需要做好准备,通过研究地图来决定随身携带的装备。看到一条无法步行穿越的深河?那就带一两架梯子。看到某个区域有 BT(那些出没于特定降雨区域的幽灵般的敌人)?带几个血液手雷以备不时之需。
「事前准备 —— 克服地理与人类(或者曾经的人类)带来的障碍 —— 抵达你的目的地」这种循环构成了《死亡搁浅 2》约 35 小时主线流程的很大一部分内容。

在墨西哥完成一段简短的教学章节后,山姆接到了新的任务:他需要像初代连接美国那样,将澳大利亚连入开罗尔网络(一种用于将灾后的人类文明重新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系统)。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是为了谁?这都需要由你自己揭晓。
这片新大陆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场景,景色频频发生变化,而地形带来的挑战也随之变化。沙尘暴猛烈地拍打山姆,让他难以保持平衡,漫天黄沙遮蔽了视野,使得能见度锐减。地震会撼动地面,让货物翻滚。若是雨势较大,河流的水位会上涨,河道也会变宽。这进一步强化了用未来科技对抗大自然的感觉,仿佛地球本身在抗拒越来越数字化的未来。连接是必要的吗?自然母亲给出的答案似乎是坚决的「不」。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受到了电影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电影式游戏」的爱好者,说实话,这个游戏展现出的艺术性让我百看不厌,尽管有时它可能会过度沉浸于致敬。这些致敬元素很明显:诺兰《星际穿越》中荒凉的景色,以及以开拓者精神对抗残酷的大自然。弗莱德金《千惊万险》里惊险的送货之旅。黑泽清《回路》不知道哪种数字幽灵潜伏在黑暗画面之中的不安感。这些电影的镜头时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这与同样深受电影影响的前作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是这一次,镜头更多地聚焦在了动作性上面。《疯狂的麦克斯 2》危险的广阔沙漠无疑提供了灵感,而《疯狂的麦克斯》之父乔治·米勒的客串绝非偶然。这些致敬绝不仅仅是为了致敬电影而刻意致敬,因为它们也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小岛在玩法上的设计思路,这一点体现在了一种比初代更加侧重动作性的游戏风格上面。
蛇与梯

起初,潜行玩法看上去相当粗浅,主要就是蹲在草丛里躲避敌人以及将敌人无声击倒。但随着武器库的扩展,潜行的复杂性很快就显露了出来。例如,本作引入了一把能够大幅改变战斗节奏的麻醉狙击枪,用它逐个点掉强盗的感觉很爽。
《死亡搁浅 2》或许永远无法成为《潜龙谍影 5:幻痛》那种高自由度潜行动作沙盒。但它经常能够在短暂的片段中让我产生同样的快感。与初代相比,《死亡搁浅 2》在战斗玩法上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使得战斗体验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这一次,你也必须习惯于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战斗,因为你无法完全避免冲突,而战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我总是乐此不疲地将无人机小伙伴「偶人」发射到空中,用他侦察敌人的岗哨并标记我的猎物。敌人从来都不会注意到飘在头顶的小木偶,这可能有些不真实,但让我有了一种成功瞒天过海的刺激感。
随着流程的推进,敌人也会不断发展,你需要知道哪些敌人有装甲、哪些敌人的机动性高、哪种敌人怕哪种弹药,这为遭遇战增加了变量,让你无法总是依赖相同的战术。话虽如此,如果你的狙击技术足够好,大部分情况下你都可以在敌人靠近之前清空据点。不过很重要的一点是,即便你的计划出了岔子,战斗的乐趣也不亚于完美执行战术的时候。

在你成功用***挨个放倒敌人,完美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时,会产生一种一切都按着剧本走的满足感;但是在你打空了一枪,引来了成群的敌人,被迫一边仓皇逃窜一边不停切武器时,那种刺激感也令人陶醉。
在敌人开车向你冲来时开枪放倒司机,顺势将车夺下,然后再开车撞向其他敌人,这套操作让人百玩不厌。而驾驶一辆自己设计的、装了机枪炮塔的越野车绕着敌人射击也同样趣味十足。
总的来说,《死亡搁浅 2》的战斗多了一种玩乐般的趣味性,这是初代较为简单且缺乏想象力的战斗系统所不具备的。它为游戏增添了一些「力量幻想」的色彩,加强了战斗的乐趣,让整个游戏玩起来更加爽快。

敌人 AI 还是不太聪明的样子,不过这也提供了一种「玩弄猎物」的爽快感。我用普通难度游玩时,一直到游戏后期难度略微提升之后,我才感觉到战斗有了一些挑战性。但这种缺乏阻力的体验乃是有意为之 —— 在你拥有更多工具(包括不同噪音响度的各种枪械和手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更加顺畅地推进剧情。
这并非山姆的第一场冒险,所以当他再度踏上横跨大陆的旅途时,《死亡搁浅 2》通过让你成为一名更强大的派送员来体现这一点。这段旅途并不会要求你一犯错就读档,也不会让你动不动就看到「任务失败」的画面,除非你犯了非常、非常严重的失误。
事实上,如果不想打 Boss 的话,你甚至可以跳过整场 Boss 战。不过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 Boss 战提供了《死亡搁浅 2》中一些最精彩的视觉奇观 —— 我特别喜欢前期的一只巨型触手机甲,而后续还有更多令人惊讶的敌人,这里我就不剧透了。

在与新角色尼尔对抗的环节中,你的作战能力将得到真正的考验。尼尔由意大利演员卢卡·马里内利饰演,他展现出了一种细腻而强烈的情感张力。在一系列紧张的枪战中,你需要在华丽的建筑物之间匆忙地奔跑,四处寻找新的武器,并亲手为背景中的烟火秀增添更多的闪光与爆炸,这种体验令人情绪高昂。
这些充满了火焰与美感的场景令人震撼,让我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自己打开了别的游戏。但这种电影化的风格不仅存在于 Boss 战中,也贯穿了每一场遭遇战,以及很多衔接在战斗前后的过场动画。打倒敌人之后会进入短暂的子弹时间,这不仅在面对复数敌人时非常实用,也让每场枪战变得更加帅气。《死亡搁浅 2》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大片感。

随着环境与敌人向你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你也获得了一系列新的能力来与之抗衡。不同于初代较为简陋的角色成长系统,现在你可以用技能点解锁新的工具、提升山姆的数值。《死亡搁浅 2》还称不上一个真正的 RPG,但它确实为打造不同风格的山姆提供了多种多样且令人欣喜的选择。
想当潜行山姆?可以点移除脚印的能力。想当枪手山姆?解锁火力更强的武器吧。如果你自诩气象学新星,想要准确地分析天气,避开 BT 出没的区域,那么也有适合你的选择。虽然最终你会与其他玩家体验相同的任务,但是这一次,每个任务的解法要丰富得多。

这些技能可以自由地装备或是卸下(让人想起了《尼尔:自动人形》优秀的晶片系统),这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为特定任务做准备时的自由度。
你的游玩风格会影响你能解锁哪些强化:如果你经常选择正面战斗,就会解锁「枪械半自动瞄准」之类的新技能。如果你经常给其他玩家的建筑点赞,比如一个很好用的货物弹射器,那么你就能解锁一个提升其他玩家线上建筑(比如桥梁和发电机)数量的技能。
这是一种很好的小细节,可以让《死亡搁浅 2》的游戏体验更加契合你的玩法,再次体现出了前作的许多粗糙之处已经被打磨平整,使得整体游玩体验更加令人愉快。

除了技能之外,山姆还有了很多新道具和新武器可以使用。只要完成支线任务,并提升地图上各个节点的星级,就能以稳定的节奏解锁它们,此外还有部分装备会在完成特定的主线剧情后解锁。比如「血液回旋镖」对 BT 非常有效,但每次投掷都要消耗山姆的生命值。
从这里开始,武器和道具会变得越来越古怪、越来越疯狂,而且解锁新东西的频率很高,几乎每个任务都能用上一种新的武器或者新的潜行工具。从棺材悬浮滑板,到导弹机械狗,创意十足的装备层出不穷。
新装备的用途不仅限于战斗,因为无论《死亡搁浅 2》对动作玩法进行了多少升级,它最根本的玩法仍然是在澳大利亚的各个地点之间送货。而全新的地貌自然而然地催生出了全新的货运方式。

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什么物流方式能比电动六车厢单轨列车更爽了。在任务要求你跨越崎岖的海岸线、运送几百公斤化学品的时候,这种新建筑着实让人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也的确是一种需要你和其他线上玩家一起投入大量资源的大工程。
话虽如此,我很快就养成了尽量减少步行的习惯。《死亡搁浅 2》在非常前期就提供了一辆载具,与前作需要熬上几个小时才能发动引擎相比,显得体贴了很多。我有很多长途送货任务都是用一辆定制越野车完成的,它配备了一个很方便的自动拾取装置,可以自动捡起野外掉落的货物。这辆车陪我度过了流程中的大部分时间,用起来很顺手。我经常把送货的过程脑补成一场后启示录越野拉力赛,虽然车速稍微慢了点,但我依然开得很开心。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初代《死亡搁浅》中的很多痛点都得到了解决,比如在前期就解锁很多方便的装备,而不是让玩家熬上很多个小时才能见到它们。但我认为管理货物仍然很麻烦。虽然背包系统和菜单都得到了简化,但操作起来依然繁琐,在我几十小时的游戏时间中,我花在菜单里面的时间还是高于我的期望值。
不过任务本身都很令人上头,总让我产生「再送一单」的冲动。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死亡搁浅 2》的游戏节奏有很强的递进感,可以让玩家总是觉得自己在向前发展。而且令人欣慰的是,《死亡搁浅 2》中很少出现需要走回头路的情况。无论是为某些苏格兰明星找回丢失的袋鼠,还是给一位虚拟主播送披萨,你永远猜不透下一个任务会是什么。

限时配送订单、需要格外小心的易碎货物等等多样化的任务条件也有助于维持游戏体验的新鲜感。这些额外条件迫使玩家根据任务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准备工作,使得玩家无法用完全相同的工具和方式应对所有任务。
这种持续的驱动力,配合上以稳定节奏解锁的新装备,使得整体体验有了更多的正反馈。《死亡搁浅 2》主线的整体结构远远优于前作,无论是朝着会瞬移的机甲倾斜子弹,还是小心翼翼地渡河,所有内容都美妙地交织在一起,并出色地服务于《死亡搁浅 2》想要讲述的复杂科幻故事。
生活就是个冥滩

《死亡搁浅 2》的剧情发生在前作的 11 个月之后,在这个曲折故事的开端,山姆试图带着洛过上平静的隐居生活,但这个梦想很快就被打破。接下来的故事我实在不忍心剧透,但我敢保证,至少有一半的剧情展开会出乎你的意料。
不过我可以说的是,一种「粘稠感」贯穿了整个主线。焦油、污泥、石油、血浆 —— 你要蹚过这一切。但剧情的吸引力也浓厚到了粘稠的程度,一个又一个秘密在层出不穷的概念与创意中得到揭晓,其中的概念与创意极为密集,让我很难找到另外一款与之相仿的作品。

《死亡搁浅 2》探讨了许多主题,有的聚焦于个人层面,有的则是放眼全球。其中后者像是一篇关于现代生活以及科技如何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专题论文。它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探讨了过度沉浸于数字世界会对人类灵魂造成何种侵蚀,以及面对面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 —— 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
我不禁感到小岛秀夫在向我们倾述他对 AI 的想法,他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 AI 如何被强加于我们,AI 都无法取代艺术与个人表达。

此外,《死亡搁浅 2》也批判了枪械文化以及人类对更大、更强的武器的痴迷。这是小岛秀夫已经探讨了几十年的主题(至少可以追溯到 1998 年的初代《潜龙谍影》),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时过境未迁,在当下,这依然是一个毫不过时的话题,依旧值得在现代语境中继续进行谈论。很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所有这些主题都被清晰地传达了出来,并没有被复杂的科幻设定淹没。

但《死亡搁浅 2》不仅审视外界。与小岛秀夫迄今为止的其他作品一样,它也具有自省性。《潜龙谍影》系列一向会从宏观角度审视地缘政治与核武问题,初代《死亡搁浅》思考了人类在数字时代能否建立真正的连接 —— 在仅仅几个月后,它思考的问题就在疫情期间成为了残酷的现实。而《死亡搁浅 2》则是对初代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追问。它剖析了自我,但是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世界,最终讲述了一个在许多层面都颇有意味的精彩故事。
「连接」这一主题恰如其分地将故事中的各个部分编织在了一起,剧情不仅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如何连接,也思考了如何与自己的过去连接:我们选择保留什么,又选择抛弃什么。我认为尼尔酷似固蛇绝不是一件巧合,在十年前小岛秀夫离开科乐美之后,固蛇就成为了小岛秀夫不得不与之告别的角色,而小岛迟早需要与这次别离和解。而《死亡搁浅 2》几乎就像是一场为他心爱的头巾特工举办的葬礼。

虽然角色们的名字都很直白,但他们都拥有细腻而复杂的个性,在剧情的关键节点中,他们的多面性会逐步展现出来。一些细微的特质,比如真相揭晓时的面部抽搐,或是脸颊上一滴几乎难以察觉的泪水,都为角色们赋予了更多的深度 —— 这样才不辜负他们那极为真实的面孔。《死亡搁浅 2》的动捕和面捕技术令人叹为观止,演员的每一个毛孔和每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都被呈现在了屏幕上面。
诺曼·瑞杜斯依然以冷峻的姿态饰演了山姆·波特·布里吉斯,以冷静、沉稳的方式锚定了故事基调。不过在情感层面上,我认为山姆依然是一个很难让玩家与其产生共鸣的角色,他依旧更像是故事的载体,而非故事的情感核心。尽管这一次他有了更多的情感跨度,但他的表演依然保持在不过分高昂也不过分平淡的区间,再次为配角们让出了展现风采的舞台。

蕾雅·赛杜饰演的芙拉吉尔令人着迷,这位法国女演员将这个有着复杂层次的角色提升到了甚至更高的境界。艾丽・范宁饰演的「明日」神秘莫测而令人惊艳。而那个神秘的红武士则是浑身散发着酷炫的气息。这种时髦帅气的造型,正符合自生化忍者在 1998 年首次登场以来,我们对新川洋司的一贯预期。他是一位仍处于巅峰状态的角色设计大师,而《死亡搁浅 2》也给了他一次又一次尽情施展才华的空间。
我也很喜欢前文提到的「偶人」,他总是在你的腰带上陪伴着你,略微减轻了旅途的孤独感。他的定位很像《战神》里的密米尔,不过他不会讲神话八卦,而是喜欢用高中生的水平解读《白鲸记》主题,并偶尔吐槽一下你的体味。

不过这次最亮眼的演员非重饰希格斯一角的特洛伊·贝克莫属,希格斯几乎每次登场都会抢尽风头。这一次他被赋予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这个角色的戏剧化色彩,他戴着令人不寒而栗的面具,手里端着猩红色的电吉他,颇有重金属乐队主吉他手的气质。
这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很有分量的角色,完美契合了整个故事的宏大感,不过说实话,整个演员阵容当中都没有演技糟糕的短板,每个角色都分别在平静和喧闹的情景中得到了闪光的时刻。
尽管有无数货物需要搬运,但在这个世界中,角色们的情感包袱才是最沉重的,这种情感压力不断积累,最终在令人震惊的尾声阶段彻底爆发出来,剧情的最后几个小时令人震撼,我可以很确定地说,我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展开。

虽然我很喜欢《死亡搁浅 2》的结尾,但我确实希望开局的节奏能更紧凑一些。这个世界充满了谜团,因此要先花几个小时送货才能看到下一段重要的主线剧情,这多少有些折磨人。有时候可能连着几个小时都没有关键角色出场,还有几次,你的基地母舰无法继续航行,你必须先完成一些送货任务才能再次启程。这种情况有时候确实会扰乱节奏,但从来没有让游戏陷入彻底停滞的状态。
不过这些瑕疵很快就会被遗忘,因为《死亡搁浅 2》有很多非常疯狂的展开,而且还有一些经典的小岛式的打破第四面墙的桥段 —— 说实话,这些东西我完全看不腻。它愿意向我们展示我们从未见过的事物,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在大胆的创意与充足的预算相结合时,就能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体验。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是一部标准的「续作」,所以尽管《死亡搁浅 2》内置了简短的前情回顾,但如果你没有玩过初代的话,我建议在网上找一找更加详实的剧情回顾。如果剧情让你感到困惑,《死亡搁浅 2》新增的「知识库」系统可以帮助你快速复习专有名词和剧情。
知识库基本上就是一个听上去更加高大上的词汇表,功能和《最终幻想 16》的「动态时间知识集」差不多,在角色们不加解释地提及「静母」「生物大灭绝」等等仿佛外星语言一样的术语时,知识库就可以帮助你迅速回想起它们的含义。

而说到外星,这个游戏里的澳大利亚看上去简直就是另外一颗星球。不管是大到夸张、仿佛马上就会将你吞没的月亮,还是宛如火星的红色沙漠,都让这段旅程有了一种脱离尘世的感觉。在日出时驱车穿越澳洲内陆是一种非常治愈的体验。3A 大作很少会提供这种让人静下心来的禅意时刻,而这样的时刻也让整个旅途变得更加值得仔细品味。
这些视觉盛宴再次得到了优秀音乐的支撑 —— 无论是 Woodkid 空灵的人声在孤寂的山峰上回荡,还是 Ludvig Forssell 那曲动人的《BB's Theme》在完美的时机插入 —— 所有音乐都起到了令人震撼的烘托作用。尤其是在临近尾声的一段长途驾驶中,一首 Low Roar 的曲子伴随我驶向命运的终点,让我深受触动。

当然,这种体量的游戏绝非一人之功,能够让这样一款佳作成功落地,小岛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都功不可没,无论是负责美术、声音设计还是得到大幅改进的战斗机制的员工。我在 PS5 Pro 上面用性能模式游玩时,游戏全程流畅运行,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因此我也要把掌声献给 Guerrilla Games,因为《死亡搁浅 2》用的是 Guerrilla 的 Decima 引擎。能够完美实现开发者的艺术构想无疑是一项技术壮举。

总结
初代《死亡搁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游戏:它是一份复杂、常常令人困惑,但从不牵强做作的初稿。作为一场横跨美国废土的反思之旅,它以炫丽的方式构建了一个世界及其规则,但途中也有不少磕磕绊绊之处。而在《死亡搁浅 2:冥滩之上》中,新舞台澳大利亚不仅承载了一个更具野心的构想,而且这部续作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比初代更加成熟和完善。它解决了前作的几乎所有痛点,在美得摄人心魄的澳洲广阔大地上呈现了一个充满悬念且难以预测走向的故事,并提供了高自由度的潜行动作体验。没错,这个游戏有时候非常古怪,而且它怪得理直气壮,但这并非它的全部。这是一段充满了震撼与惊叹,而且富有创意的旅程,是一部值得鼓励的大胆作品。它并不完美,但它非常令人兴奋,也非常具有原创性,它总是不走寻常路,而我也因此而愈发喜爱它。
优点
全新的地图和场景
贯彻始终的电影式游戏哲学
对一些前代的不足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
战斗选择更加多样化
缺点
部分内容比较晦涩
剧情展开节奏相对缓慢
评测成绩
初代《死亡搁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游戏:它是一份复杂、常常令人困惑,但从不牵强做作的初稿。作为一场横跨美国废土的反思之旅,它以炫丽的方式构建了一个世界及其规则,但途中也有不少磕磕绊绊之处。而在《死亡搁浅 2:冥滩之上》中,新舞台澳大利亚不仅承载了一个更具野心的构想,而且这部续作在几乎所有方面都比初代更加成熟和完善。